底抽巷鉆場多姿態(tài)鉆探成孔裝備的研制
發(fā)布時間:2021-04-12 06:46
針對現(xiàn)有底抽巷鉆場用鉆探成孔裝備鉆進效率低、深度淺、成孔直徑較小、普通鉆機在底抽巷難以進行多方位鉆孔施工等問題,研制了一種用于底抽巷鉆場的多姿態(tài)鉆探成孔裝備,能夠實現(xiàn)在狹窄底抽巷的多姿態(tài)鉆孔,提高了鉆進效率、鉆孔精度,減輕了勞動強度。應用結果表明,鉆探成孔裝備十分適合底抽巷鉆孔施工工藝。
【文章來源】:煤礦機械. 2020,41(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鉆場孔位布局圖
為解決底抽巷鉆場施工中存在的問題,特開發(fā)多姿態(tài)鉆機以適應底抽巷鉆孔工況,鉆機可以實現(xiàn)傾角和方位角的調整,完成各種不同孔位、不同傾角以及不同方位的布孔與鉆進,其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所有旋轉鉆進裝置都集成于機架,機架可沿著Z軸上下移動,實現(xiàn)豎直方向上孔位的布孔,同時沿著X軸完成水平方向的移動,實現(xiàn)同一施工面上平行孔系鉆進,另外鉆機還可以沿著Z軸轉動,實現(xiàn)方位角的調整以及沿著X軸轉動實現(xiàn)各種傾角的調整。從而實現(xiàn)平行孔系間距均勻、扇形布孔不交叉、1次裝機完成多個孔位的鉆進。3 底抽巷鉆場用多姿態(tài)鉆進裝備
泵站是鉆機的動力源,避免旋轉與推進油路的相互影響,采用大、小泵結構,2個液壓泵采用剛性傳動分動箱設計,大泵對旋轉實現(xiàn)供油,小泵主要實現(xiàn)對推進供油,泵站結構圖如圖3所示,主要由電機、柱塞泵、分動箱、油箱體、冷卻器、濾油器底座等組成,設計的外形尺寸(長×寬×高)1 900 mm×900 mm×950 mm,為減小整機的運輸尺寸,油箱、操作臺與電機并列布置以節(jié)省空間,故采用水平布置的方式。油箱出油口設置有截止閥,更換外圍液壓件時,可封閉油路,避免油箱體內的液壓油外泄。采用了釬焊式板式冷卻器,在保證冷卻效果的同時,可承擔更大的靜壓水壓力。柱塞泵通過分動箱與電動機輸出端聯(lián)接,既方便安裝又保證與電動機輸出軸同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坑道鉆機回轉驅動用液力制動鎖緊裝置設計[J]. 張剛. 煤礦機械. 2020(01)
[2]坑道鉆機鉆進控制回路集成式設計[J]. 張剛. 煤礦機械. 2019(12)
[3]基于煤礦井下用ZYW-6000鉆機夾持器的研究[J]. 周濤,呂晉軍,鐘磊磊,孔震. 煤礦機械. 2019(12)
[4]自動鉆機主動鉆桿可靠性研究[J]. 張始齋. 煤礦機械. 2019(11)
[5]煤礦井下自動化鉆機研發(fā)關鍵技術[J]. 張銳,姚克,方鵬,王龍鵬,陳逢雷,陳翔,邵俊杰,羅鵬平,王松,劉祺. 煤炭科學技術. 2019(05)
[6]薄煤層鉆采卸壓覆巖運動相似模擬研究[J]. 陳忠順,袁永,伏映鵬. 煤炭技術. 2018(08)
本文編號:3132833
【文章來源】:煤礦機械. 2020,41(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鉆場孔位布局圖
為解決底抽巷鉆場施工中存在的問題,特開發(fā)多姿態(tài)鉆機以適應底抽巷鉆孔工況,鉆機可以實現(xiàn)傾角和方位角的調整,完成各種不同孔位、不同傾角以及不同方位的布孔與鉆進,其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所有旋轉鉆進裝置都集成于機架,機架可沿著Z軸上下移動,實現(xiàn)豎直方向上孔位的布孔,同時沿著X軸完成水平方向的移動,實現(xiàn)同一施工面上平行孔系鉆進,另外鉆機還可以沿著Z軸轉動,實現(xiàn)方位角的調整以及沿著X軸轉動實現(xiàn)各種傾角的調整。從而實現(xiàn)平行孔系間距均勻、扇形布孔不交叉、1次裝機完成多個孔位的鉆進。3 底抽巷鉆場用多姿態(tài)鉆進裝備
泵站是鉆機的動力源,避免旋轉與推進油路的相互影響,采用大、小泵結構,2個液壓泵采用剛性傳動分動箱設計,大泵對旋轉實現(xiàn)供油,小泵主要實現(xiàn)對推進供油,泵站結構圖如圖3所示,主要由電機、柱塞泵、分動箱、油箱體、冷卻器、濾油器底座等組成,設計的外形尺寸(長×寬×高)1 900 mm×900 mm×950 mm,為減小整機的運輸尺寸,油箱、操作臺與電機并列布置以節(jié)省空間,故采用水平布置的方式。油箱出油口設置有截止閥,更換外圍液壓件時,可封閉油路,避免油箱體內的液壓油外泄。采用了釬焊式板式冷卻器,在保證冷卻效果的同時,可承擔更大的靜壓水壓力。柱塞泵通過分動箱與電動機輸出端聯(lián)接,既方便安裝又保證與電動機輸出軸同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坑道鉆機回轉驅動用液力制動鎖緊裝置設計[J]. 張剛. 煤礦機械. 2020(01)
[2]坑道鉆機鉆進控制回路集成式設計[J]. 張剛. 煤礦機械. 2019(12)
[3]基于煤礦井下用ZYW-6000鉆機夾持器的研究[J]. 周濤,呂晉軍,鐘磊磊,孔震. 煤礦機械. 2019(12)
[4]自動鉆機主動鉆桿可靠性研究[J]. 張始齋. 煤礦機械. 2019(11)
[5]煤礦井下自動化鉆機研發(fā)關鍵技術[J]. 張銳,姚克,方鵬,王龍鵬,陳逢雷,陳翔,邵俊杰,羅鵬平,王松,劉祺. 煤炭科學技術. 2019(05)
[6]薄煤層鉆采卸壓覆巖運動相似模擬研究[J]. 陳忠順,袁永,伏映鵬. 煤炭技術. 2018(08)
本文編號:31328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132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