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風險的特種設備事故隱患分類分級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1 16:20
近年來,我國特種設備數(shù)量呈快速增長的趨勢,致使特種設備的監(jiān)管壓力日益增大。特種設備由于設計不合理,制造不規(guī)范,安裝調試不細致,檢驗手段不完善,日常維護及定期檢修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和安全保護裝置失效等眾多原因導致其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各種隱患,成為政府監(jiān)管特種設備的一個日益重要的瓶頸問題。隱患是事故的致因,是事故發(fā)生的前置條件。有效地消除和控制事故隱患,可以使特種設備的安全做到關口前移和超前控制,從而達到特種設備事故預防的目的。本文從事故致因理論、國內外相關標準比對和其他行業(yè)做法,三個方面來考慮,對特種設備的事故隱患給出一個相對科學合理的定義。通過特種設備已發(fā)生事故的基本信息、安全工程基本原理和分類學理論等方面借鑒,從而確定特種設備事故隱患的分類體系,人—機—環(huán)一管。并以起重機為例,對特種設備事故隱患進行辨識分析,得出起重機械隱患認定表。通過已有數(shù)據分析和其他行業(yè)借鑒,分別確定了特種設備可能造成事故后果的嚴重度等級和發(fā)生概率等級。其中,可能造成的后果嚴重度從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職業(yè);財產損失;設備本身的損壞或者中斷運行;對周圍環(huán)境的破壞;造成的惡劣的社會及政治影響(包括大量人員滯留...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3研巧技術路線圖??論文研巧的主體包括H個部分:第一部分,對各種設備事故隱患進行科學定??義;第二部分,對特種設備事故隱患進行分類;第H部分,對特種設備事故隱患??
(二)、能量意外釋放理論??1961年吉布森(G化son)提出了事故是一種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釋放,??各種形式的能量是構成傷害的直接原因。因此,應該通過控制能量或控制作為能??量達及人體媒介的能量載體來預防傷害事故(肖昭鋒,2011)。在吉布森的研究??基礎上,1966年哈登(Haddon)完善了能量意外釋放理論,提出"人受傷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種能量的轉移"。并提出了能量逆流于人體造成傷害的分類方法,將??傷害分為兩類:第一類傷害是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損傷閥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類傷害是由影響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換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凍傷。哈??登認為,在一定條件下某種形式的能量能否產生傷害造成人員傷亡事故取決于能??量大小、接觸能量時間長短和頻率W及力的集中程度(覃容,2006)。調查傷亡??事故原因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傷亡事故都是因為過量的能量,或干擾人體與外界正常能??量交換的危險物質的意外釋放引起的,并且這種過量能量或危險物質的釋放都是??
特種設事故統(tǒng)計中,持種設備主要包括鍋爐(±鍋爐)、壓力容器(氣瓶)、壓力??管道、起重機(房屋起重機)、電梯、大型游樂設施、廠內機動車輛韋大類,自??2006年科來,各類事故起數(shù)見圖3-1。特種設備隱患分類首先l^i?特種設備類型??進行劃分,在此基礎上起重機為例進一步分析。圖3-2至圖3-4為我國2006??年來的172起重機事故(沒有統(tǒng)計房屋起重機械)就發(fā)生年份、事故等級、死??亡人數(shù)進行的劃分。原始數(shù)據表明,圖3-3中不同年份,事故等級的規(guī)定并不??相同。??各類特種巧備事故總起數(shù),單位:起??250?r ̄—?????—————???—n??201??200?^? ̄ ̄??150?—^?n?贏??100?-yn?????PI?BB???50?—?26?'?ig??Q?■?……I?貨-、?I?I?y.?—?I?.….w ̄..?t?t?I?I??資%/?/?/?令??圖3—?1?2006年元月至2010年10月特種設備類型事故統(tǒng)計數(shù)據柱狀圖??1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及檢驗概述[J]. 柳麗萍. 裝備制造技術. 2011(06)
[2]淺談事故隱患的危害和預防[J]. 宋杰書. 西部皮革. 2009(19)
[3]煤礦事故致因模型的構建及應用[J]. 常萬眾,苗磊剛.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13)
[4]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模式研究[J]. 徐義,賀小明. 設備管理與維修. 2008(02)
[5]礦山事故致因理論探討[J]. 盧建軍. 礦業(yè)快報. 2007(10)
[6]重大工業(yè)事故隱患辨識與評價方法研究[J]. 張新梅,潘游,陳國華,陳清光.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06(05)
[7]特種設備的風險評估技術[J]. 門智峰,張彥朝.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 2006(01)
[8]美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綜述[J]. 梁廣熾. 林業(yè)勞動安全. 2005(01)
[9]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管理體系中的危險辨識、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方法與探討[J]. 徐京龍,由瑞華. 檢驗檢疫科學. 2000(04)
[10]突發(fā)事故概率估算研究[J]. 石劍榮,葉明.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1999(02)
博士論文
[1]特種設備風險管理研究[D]. 楊振林.天津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巖巷掘進工作面的危險源辨識與評價[D]. 李凌麗.西安科技大學 2011
[2]豐臺區(qū)工業(yè)企業(yè)安全績效考核指標優(yōu)化研究[D]. 閆昭鋒.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11
[3]事故隱患兩階段風險評價方法的研究[D]. 張建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0
[4]公共建筑火災隱患分級判定方法研究[D]. 張曉光.西安科技大學 2009
[5]化肥企業(yè)事故隱患分析及重大危險源監(jiān)控管理研究[D]. 劉遠.天津理工大學 2009
[6]特種設備使用環(huán)節(jié)安全監(jiān)察模式研究[D]. 諸源.上海交通大學 2007
[7]基于SuperMap IS Java的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 杜棟.浙江大學 2007
[8]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傷亡事故致因模型構建及預防對策研究[D]. 覃容.三峽大學 2006
[9]供電企業(yè)安全文化的構建及評價[D]. 賀興容.西南交通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093174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3研巧技術路線圖??論文研巧的主體包括H個部分:第一部分,對各種設備事故隱患進行科學定??義;第二部分,對特種設備事故隱患進行分類;第H部分,對特種設備事故隱患??
(二)、能量意外釋放理論??1961年吉布森(G化son)提出了事故是一種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釋放,??各種形式的能量是構成傷害的直接原因。因此,應該通過控制能量或控制作為能??量達及人體媒介的能量載體來預防傷害事故(肖昭鋒,2011)。在吉布森的研究??基礎上,1966年哈登(Haddon)完善了能量意外釋放理論,提出"人受傷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種能量的轉移"。并提出了能量逆流于人體造成傷害的分類方法,將??傷害分為兩類:第一類傷害是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損傷閥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類傷害是由影響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換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凍傷。哈??登認為,在一定條件下某種形式的能量能否產生傷害造成人員傷亡事故取決于能??量大小、接觸能量時間長短和頻率W及力的集中程度(覃容,2006)。調查傷亡??事故原因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傷亡事故都是因為過量的能量,或干擾人體與外界正常能??量交換的危險物質的意外釋放引起的,并且這種過量能量或危險物質的釋放都是??
特種設事故統(tǒng)計中,持種設備主要包括鍋爐(±鍋爐)、壓力容器(氣瓶)、壓力??管道、起重機(房屋起重機)、電梯、大型游樂設施、廠內機動車輛韋大類,自??2006年科來,各類事故起數(shù)見圖3-1。特種設備隱患分類首先l^i?特種設備類型??進行劃分,在此基礎上起重機為例進一步分析。圖3-2至圖3-4為我國2006??年來的172起重機事故(沒有統(tǒng)計房屋起重機械)就發(fā)生年份、事故等級、死??亡人數(shù)進行的劃分。原始數(shù)據表明,圖3-3中不同年份,事故等級的規(guī)定并不??相同。??各類特種巧備事故總起數(shù),單位:起??250?r ̄—?????—————???—n??201??200?^? ̄ ̄??150?—^?n?贏??100?-yn?????PI?BB???50?—?26?'?ig??Q?■?……I?貨-、?I?I?y.?—?I?.….w ̄..?t?t?I?I??資%/?/?/?令??圖3—?1?2006年元月至2010年10月特種設備類型事故統(tǒng)計數(shù)據柱狀圖??1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及檢驗概述[J]. 柳麗萍. 裝備制造技術. 2011(06)
[2]淺談事故隱患的危害和預防[J]. 宋杰書. 西部皮革. 2009(19)
[3]煤礦事故致因模型的構建及應用[J]. 常萬眾,苗磊剛.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13)
[4]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模式研究[J]. 徐義,賀小明. 設備管理與維修. 2008(02)
[5]礦山事故致因理論探討[J]. 盧建軍. 礦業(yè)快報. 2007(10)
[6]重大工業(yè)事故隱患辨識與評價方法研究[J]. 張新梅,潘游,陳國華,陳清光.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06(05)
[7]特種設備的風險評估技術[J]. 門智峰,張彥朝.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 2006(01)
[8]美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綜述[J]. 梁廣熾. 林業(yè)勞動安全. 2005(01)
[9]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管理體系中的危險辨識、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方法與探討[J]. 徐京龍,由瑞華. 檢驗檢疫科學. 2000(04)
[10]突發(fā)事故概率估算研究[J]. 石劍榮,葉明.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1999(02)
博士論文
[1]特種設備風險管理研究[D]. 楊振林.天津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巖巷掘進工作面的危險源辨識與評價[D]. 李凌麗.西安科技大學 2011
[2]豐臺區(qū)工業(yè)企業(yè)安全績效考核指標優(yōu)化研究[D]. 閆昭鋒.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11
[3]事故隱患兩階段風險評價方法的研究[D]. 張建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0
[4]公共建筑火災隱患分級判定方法研究[D]. 張曉光.西安科技大學 2009
[5]化肥企業(yè)事故隱患分析及重大危險源監(jiān)控管理研究[D]. 劉遠.天津理工大學 2009
[6]特種設備使用環(huán)節(jié)安全監(jiān)察模式研究[D]. 諸源.上海交通大學 2007
[7]基于SuperMap IS Java的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 杜棟.浙江大學 2007
[8]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傷亡事故致因模型構建及預防對策研究[D]. 覃容.三峽大學 2006
[9]供電企業(yè)安全文化的構建及評價[D]. 賀興容.西南交通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0931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093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