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安全工程論文 >

不同粒徑煤塵理化特性及降塵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4 01:23
  煤塵是煤礦五大災害之一,其嚴重影響礦井的高效生產(chǎn)和工人的生命健康。自2005年以來,我國發(fā)生11起與煤塵有關(guān)的爆炸事件,共造成397人死亡;每年約有10000例塵肺病案例,其中約1900例死亡。呼吸性粉塵由于粒徑較小,其理化性質(zhì)與大顆粒間產(chǎn)生顯著差異,更容易懸浮于空氣中,導致煤塵爆炸和塵肺病。因此,研究粒徑變化對煤塵理化特性及降塵過程的影響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選取大柳塔褐煤、補連塔長焰煤、鹿洼1/3焦煤、黃巖匯無煙煤,系統(tǒng)地研究了同一煤化程度的粉塵在不同粒徑條件下的理化性質(zhì)、吸附性和潤濕性的變化情況,并利用SPSS軟件得到煤塵潤濕性的主要影響因素,結(jié)合噴霧降塵實驗測定并分析了粒徑變化對煤塵沉降的影響。利用SEM和低溫液氮吸附儀研究了不同粒徑煤塵的表面形態(tài)、孔隙結(jié)構(gòu)及比表面積的變化,結(jié)果表明,煤塵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隨著粒徑的減小,粒度分形維數(shù)和表面分形維數(shù)增大,煤塵表面更加粗糙;同一煤種不同粒徑的粉塵,其吸-脫附曲線形態(tài)基本一致;隨著顆粒的細化,煤中所含小尺度孔增多,BET比表面積和BJH總孔容增加。利用FT-IR、電泳儀和紫外分光光度計研究了粒徑對煤塵表面官能團、zeta電位、吸附性的... 

【文章來源】:中國礦業(yè)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粒徑煤塵理化特性及降塵實驗研究


論文的研究路線

煤塵,表面形態(tài),放大圖


圖 2-1 煤塵的表面形態(tài)(a)CY_82.68;(c)JM_58.08;(b)(d)a 和 c 的放大圖Fig. 2-1. The surface morphologies of coal dust (a) CY_82.68; (c) JM_58.08; (b) (d) the enlargedphotographs of dust particles為了定量評估煤塵的不規(guī)則表面,本文使用粒度累積體積分數(shù)來計算分形維數(shù),計算公式如下: 0loglog 1nVN Y xDx (2-1)式中, 為煤塵的直徑,μm; ( ) 為直徑小于 的煤塵數(shù)量; 0為粒度測試煤樣中顆粒的總數(shù); 是煤塵粒度分形維數(shù)。根據(jù)式(2-1)可以確定顆粒直徑 與粒徑小于 的煤塵總數(shù) ( ) 的關(guān)系:d ( ) ∝ 1 (2-2)直徑在 與 d 范圍內(nèi)的煤顆粒數(shù),可表示為:d = 0d ( ) (2-3)那么,在這一粒徑范圍內(nèi)煤顆粒體積與直徑的相互關(guān)系為:d = 0 ( ) (2-4)

線性關(guān)系,粒度分形,煤樣,百分數(shù)


可表示為: = 3 (2-8)2.2.2 不同粒徑煤塵的粒度分形維數(shù)采用激光粒度分析儀測定了實驗煤樣的累積體積分數(shù),根據(jù)式(2-7)獲得各煤樣 log ( ) 與 log 的線性關(guān)系,從而得到粒度分形維數(shù) 。本文分別以粒徑 D50為 77.34 μm 和 18.71 μm 的焦煤(JM_77.34 和 JM_18.81)為例,說明這一計算過程。表 2-3 為所選煤塵的累積體積百分數(shù),將對應的各值代入式(2-6),作 log ( ) 與 log 的線性關(guān)系圖,如圖 2-2 所示。表 2-3 JM_77.34 和 JM_18.81 的累積體積百分數(shù)Table 2-3 The cumulative volume fraction of JM_77.34 and JM_18.81累積體積分數(shù)/% <10 <16 <25 <40 <50 <60 <87JM_77.34 15.24 23.69 34.12 70.2377.34 86.42 140.98JM_18.71 1.05 2.44 6.48 12.1518.71 26.07 49.97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18年中國能源統(tǒng)計數(shù)據(jù)[J].   煤化工. 2019(01)
[2]煤表面潤濕性的影響因素[J]. 李嬌陽,李凱琦.  煤炭學報. 2016(S2)
[3]Application study on complex wetting agent for dust-proof after gas drainage by outburst seams in coal mines[J]. Wang Kai,Ma Xiaoping,Jiang Shuguang,Wu Zhengyan,Shao Hao,Pei Xiaod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04)
[4]煙煤煤塵潤濕性與無機礦物含量的關(guān)系研究[J]. 程衛(wèi)民,薛嬌,周剛,聶文,文金浩.  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 2016(03)
[5]不同變質(zhì)程度煤塵潤濕性差異的13C-NMR特征解析[J]. 周剛,程衛(wèi)民,徐翠翠,聶文.  煤炭學報. 2015(12)
[6]煤礦井下高壓噴霧霧化特性及其降塵效果實驗研究[J]. 王鵬飛,劉榮華,湯夢,張文,桂哲.  煤炭學報. 2015(09)
[7]基于紅外光譜的煤塵潤濕性[J]. 程衛(wèi)民,薛嬌,周剛,聶文,劉林勝.  煤炭學報. 2014(11)
[8]粒度對煤塵表面特性及潤濕性的影響[J]. 楊靜,徐輝,高建廣,劉丹丹,王英鋒.  煤礦安全. 2014(10)
[9]煤礦綜放工作面高壓霧化降塵對粉塵顆粒微觀參數(shù)影響規(guī)律分析[J]. 周剛,聶文,程衛(wèi)民,王昊.  煤炭學報. 2014(10)
[10]基于Fluent多噴嘴噴霧干涉數(shù)值模擬分析[J]. 陳曦,葛少成,張忠溫,荊德吉.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4(06)

博士論文
[1]超細粉碎顆粒性質(zhì)對超凈煤分選的影響[D]. 王婕.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2016
[2]超細煤粉物化特性及其對O2/CO2分級燃燒NOx排放的影響[D]. 劉加勛.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1
[3]范德華力和靜電力下的細顆粒離散動力學研究[D]. 柳冠青.清華大學 2011
[4]煤塵的潤濕機理研究[D]. 楊靜.山東科技大學 2008



本文編號:299629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99629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f53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