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煤自燃全過程熱動力學特征參數(sh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2 03:20
實驗測定了林西礦肥煤樣品30~900℃煤自燃全過程熱動力學特征參數(shù),得出:TG/DTG曲線顯示煤樣DTG初始臨界溫度45℃,干裂溫度122℃,活性溫度195℃,增速溫度265℃,質(zhì)量極大值溫度342℃,著火溫度465℃,最大熱失重速率溫度515℃和燃盡溫度690℃;DSC曲線顯示,煤樣初始放熱溫度60℃、最大熱釋放速率溫度511℃。結(jié)合TG-DTG-DSC曲線綜合分析可知,煤溫達到510℃左右時煤樣反應最劇烈。由煤自燃標志氣體測定實驗系統(tǒng)得出:煤溫130℃后CO,CO2釋放量迅速增加,210℃增加速度下降;CH4,C2H6含量變化具有規(guī)律性且兩者變化相近;C2H4出現(xiàn)溫度為130℃;C2H4/C2H6比值在190~350℃有較強的規(guī)律性,呈上升趨勢且上升速度較快;350℃之后,CH4,C2H6,C
【文章來源】: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20,46(03)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實驗流程
煤自燃標志氣體測定實驗系統(tǒng)由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自主搭建,主要儀器為程序升溫爐,見圖1。STA-DSC同步熱分析實驗采用德國耐馳公司STA449F3型同步熱分析儀,溫度控制范圍為-150~1 550 ℃,如圖2所示。圖2 同步熱分析儀
同步熱分析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氧化煤復燃過程自燃傾向性特征規(guī)律[J]. 陸新曉,趙鴻儒,朱紅青,韓宇,薛雪. 煤炭學報. 2018(10)
[2]基于DSC的煤自燃傾向性研究[J]. 朱建芳,段嘉敏,郭文杰. 華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8(02)
[3]煤氧化特性的STA-FTIR實驗研究[J]. 楊漪,鄧軍,張阓妮,王偉峰. 煤炭學報. 2018(04)
[4]基于活化能計算的煤低溫氧化特征與臨界點預測[J]. 高玉龍,李林,陳軍朝,姜德義,陳結(jié),張立. 重慶大學學報. 2017(11)
[5]基于交叉點法的煤自燃低溫氧化階段特性和關鍵參數(shù)[J]. 徐永亮,王蘭云,宋志鵬,余明高,荊國松. 煤炭學報. 2017(04)
[6]高溫氧化條件下風化煤自燃特性試驗研究[J]. 鄧軍,宋佳佳,趙婧昱,蔣上榮,肖旸,張嬿妮. 煤炭科學技術. 2017(01)
[7]煤自燃傾向性測試方法研究進展與展望[J]. 陳鵬,張弛,張浪,王曉影. 煤礦安全. 2016(03)
[8]煤自燃全過程高溫區(qū)域及指標氣體時空變化實驗研究[J]. 李林,陳軍朝,姜德義,范金洋,高玉龍. 煤炭學報. 2016(02)
[9]煤實驗最短自然發(fā)火期的快速測試[J]. 王德明,亓冠圣,戚緒堯,辛海會,仲曉星,竇國蘭. 煤炭學報. 2014(11)
博士論文
[1]煤自燃階段特征及其臨界點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D]. 屈麗娜.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2013
碩士論文
[1]煤自燃指標氣體生成特性及內(nèi)在規(guī)律性研究[D]. 韓亮.太原理工大學 2017
本文編號:2992447
【文章來源】: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20,46(03)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實驗流程
煤自燃標志氣體測定實驗系統(tǒng)由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自主搭建,主要儀器為程序升溫爐,見圖1。STA-DSC同步熱分析實驗采用德國耐馳公司STA449F3型同步熱分析儀,溫度控制范圍為-150~1 550 ℃,如圖2所示。圖2 同步熱分析儀
同步熱分析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氧化煤復燃過程自燃傾向性特征規(guī)律[J]. 陸新曉,趙鴻儒,朱紅青,韓宇,薛雪. 煤炭學報. 2018(10)
[2]基于DSC的煤自燃傾向性研究[J]. 朱建芳,段嘉敏,郭文杰. 華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8(02)
[3]煤氧化特性的STA-FTIR實驗研究[J]. 楊漪,鄧軍,張阓妮,王偉峰. 煤炭學報. 2018(04)
[4]基于活化能計算的煤低溫氧化特征與臨界點預測[J]. 高玉龍,李林,陳軍朝,姜德義,陳結(jié),張立. 重慶大學學報. 2017(11)
[5]基于交叉點法的煤自燃低溫氧化階段特性和關鍵參數(shù)[J]. 徐永亮,王蘭云,宋志鵬,余明高,荊國松. 煤炭學報. 2017(04)
[6]高溫氧化條件下風化煤自燃特性試驗研究[J]. 鄧軍,宋佳佳,趙婧昱,蔣上榮,肖旸,張嬿妮. 煤炭科學技術. 2017(01)
[7]煤自燃傾向性測試方法研究進展與展望[J]. 陳鵬,張弛,張浪,王曉影. 煤礦安全. 2016(03)
[8]煤自燃全過程高溫區(qū)域及指標氣體時空變化實驗研究[J]. 李林,陳軍朝,姜德義,范金洋,高玉龍. 煤炭學報. 2016(02)
[9]煤實驗最短自然發(fā)火期的快速測試[J]. 王德明,亓冠圣,戚緒堯,辛海會,仲曉星,竇國蘭. 煤炭學報. 2014(11)
博士論文
[1]煤自燃階段特征及其臨界點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D]. 屈麗娜.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2013
碩士論文
[1]煤自燃指標氣體生成特性及內(nèi)在規(guī)律性研究[D]. 韓亮.太原理工大學 2017
本文編號:29924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9924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