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線飛行員的風險傾向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31 03:41
隨著航空運輸量的不斷增長,不斷減少不安全事件及飛行事故的發(fā)生、不斷降低飛機運行安全水平的風險成為民航業(yè)持續(xù)追求的目標。航線飛行員作為民航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其操作行為對飛行安全產(chǎn)生直接影響,而在相同的飛行條件下,飛行員的人格特質與社會認知因素中的風險認知變量將對飛行安全產(chǎn)生影響。因此從航線飛行員的風險心理角度出發(fā),研究風險心理變量對飛行員風險操作行為的影響,挖掘飛行員的風險傾向特征,對安全關口的前移及飛機運行安全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通過事故傾向性理論的引入,提出航線飛行員群體中存在“風險型飛行員”的假設,然后分別對兩種機型的飛行員的超限次數(shù)及超限率的分布進行統(tǒng)計及常規(guī)的分布檢驗,并分別對不同超限率水平的飛行員的平均超限偏差值及飛行員不同時期的超限率做了對比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超限事件的發(fā)生偏向于某一部分飛行員,飛行員群體不同時期的超限率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且高超限率的飛行員的平均超限偏差值顯著高于低超限率飛行員,即航線飛行員群體中存在“風險型飛行員”。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設計一份航線飛行員風險心理測試量表,并對部分量表(風險容忍量表)的飛行情境描述做了語言修訂。以線...
【文章來源】:中國民航大學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標
1.2.2 研究對象
1.2.3 研究內(nèi)容
1.2.4 研究路線
第二章 風險心理變量與飛行操作研究綜述
2.1 風險傾向研究概述
2.1.1 事故傾向性
2.1.2 風險傾向
2.2 風險心理變量研究概述
2.2.1 飛行員風險心理變量
2.2.2 飛行員風險容忍的測量
2.2.3 風險知覺與危險態(tài)度的測量
2.2.4 飛行員風險心理變量研究現(xiàn)狀
2.3 飛行員飛行操作研究概述
第三章 航線飛行員的超限事件統(tǒng)計與風險分析
3.1 航線飛行員整體超限情況統(tǒng)計
3.1.1 飛行品質監(jiān)控系統(tǒng)簡介
3.1.2 A公司飛機超限情況統(tǒng)計
3.1.3 B公司飛機超限情況統(tǒng)計
3.2 航線飛行員個人超限情況統(tǒng)計
3.2.1 A公司飛行員超限次數(shù)個性化統(tǒng)計
3.2.2 A公司飛行員超限率個性化統(tǒng)計
3.2.3 B公司飛行員超限情況個性化統(tǒng)計
3.3 “風險型飛行員”的概念的提出
3.4 “風險型飛行員”的驗證
3.4.1 百分比法
3.4.2 分布檢驗法
3.4.3 不同時期超限率的比較
3.5 “風險型飛行員”的超限特征分析
3.6 “風險型飛行員”的范疇
第四章 風險心理變量對超限行為的影響
4.1 基于量表的風險心理變量測驗
4.1.1 風險容量表的修訂
4.1.2 風險知覺量表
4.1.3 危險態(tài)度量表
4.2 量表實施過程
4.3 被試的篩選與超限率統(tǒng)計
4.4 風險心理變量對超限行為的影響
4.4.1 方差分析
4.4.2 皮爾遜相關分析
4.5 討論
4.5.1 危險態(tài)度對超限行為的正向作用
4.5.2 風險容忍與風險知覺對超限行為的影響
第五章 風險心理變量對飛行操作的影響
5.1 樣本篩選
5.2 飛行員航班信息的獲取與篩選
5.2.1 飛行員航班信息獲取
5.2.2 飛行員航班信息篩選
5.3 飛行操作特征參數(shù)提取
5.3.1 飛行員對應航班的QAR參數(shù)文件獲取
5.3.2 基于Python語言的參數(shù)提取
5.3.3 提取結果
5.4 風險心理變量與飛行操作的關系分析
5.4.1 聚類分析
5.4.2 風險心理變量與飛行操作的關系
5.5 討論
第六章 航線飛行員風險操作傾向評價
6.1 風險操作傾向評價指標的選取及評價標準的確定
6.2 基于熵權-正態(tài)云相似度的航線飛行員風險操作評價模型
6.2.1 飛行數(shù)據(jù)正態(tài)云的概念
6.2.2 正態(tài)云模型
6.2.3 風險操作評價指標論域U和評價標準R
6.2.4 基于熵權法的指標權重計算
6.2.5 評價指標值與評價標準等級正態(tài)云相似度的計算
6.2.6 綜合評價
6.3 實例驗證與結果分析
6.4 風險心理變量與風險操作傾向
6.4.1 風險心理變量間的相互關系
6.4.2 風險心理變量對風險操作傾向的作用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7.1 研究工作與結論
7.2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
7.3 本文的不足與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A 航線飛行員風險心理量表
附錄B 航線飛行員風險傾向特征研究知情同意書
附錄C 提取QAR飛行操作參數(shù)的具體程序代碼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管制員心理傾向性模糊綜合評價研究[J]. 馬學鵬,武丁杰,賴桂瑾. 航空計算技術. 2019(06)
[2]基于飛行數(shù)據(jù)正態(tài)云的著陸操作風險評價方法[J]. 汪磊,郭世廣,任勇. 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 2019(05)
本文編號:2948889
【文章來源】:中國民航大學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標
1.2.2 研究對象
1.2.3 研究內(nèi)容
1.2.4 研究路線
第二章 風險心理變量與飛行操作研究綜述
2.1 風險傾向研究概述
2.1.1 事故傾向性
2.1.2 風險傾向
2.2 風險心理變量研究概述
2.2.1 飛行員風險心理變量
2.2.2 飛行員風險容忍的測量
2.2.3 風險知覺與危險態(tài)度的測量
2.2.4 飛行員風險心理變量研究現(xiàn)狀
2.3 飛行員飛行操作研究概述
第三章 航線飛行員的超限事件統(tǒng)計與風險分析
3.1 航線飛行員整體超限情況統(tǒng)計
3.1.1 飛行品質監(jiān)控系統(tǒng)簡介
3.1.2 A公司飛機超限情況統(tǒng)計
3.1.3 B公司飛機超限情況統(tǒng)計
3.2 航線飛行員個人超限情況統(tǒng)計
3.2.1 A公司飛行員超限次數(shù)個性化統(tǒng)計
3.2.2 A公司飛行員超限率個性化統(tǒng)計
3.2.3 B公司飛行員超限情況個性化統(tǒng)計
3.3 “風險型飛行員”的概念的提出
3.4 “風險型飛行員”的驗證
3.4.1 百分比法
3.4.2 分布檢驗法
3.4.3 不同時期超限率的比較
3.5 “風險型飛行員”的超限特征分析
3.6 “風險型飛行員”的范疇
第四章 風險心理變量對超限行為的影響
4.1 基于量表的風險心理變量測驗
4.1.1 風險容量表的修訂
4.1.2 風險知覺量表
4.1.3 危險態(tài)度量表
4.2 量表實施過程
4.3 被試的篩選與超限率統(tǒng)計
4.4 風險心理變量對超限行為的影響
4.4.1 方差分析
4.4.2 皮爾遜相關分析
4.5 討論
4.5.1 危險態(tài)度對超限行為的正向作用
4.5.2 風險容忍與風險知覺對超限行為的影響
第五章 風險心理變量對飛行操作的影響
5.1 樣本篩選
5.2 飛行員航班信息的獲取與篩選
5.2.1 飛行員航班信息獲取
5.2.2 飛行員航班信息篩選
5.3 飛行操作特征參數(shù)提取
5.3.1 飛行員對應航班的QAR參數(shù)文件獲取
5.3.2 基于Python語言的參數(shù)提取
5.3.3 提取結果
5.4 風險心理變量與飛行操作的關系分析
5.4.1 聚類分析
5.4.2 風險心理變量與飛行操作的關系
5.5 討論
第六章 航線飛行員風險操作傾向評價
6.1 風險操作傾向評價指標的選取及評價標準的確定
6.2 基于熵權-正態(tài)云相似度的航線飛行員風險操作評價模型
6.2.1 飛行數(shù)據(jù)正態(tài)云的概念
6.2.2 正態(tài)云模型
6.2.3 風險操作評價指標論域U和評價標準R
6.2.4 基于熵權法的指標權重計算
6.2.5 評價指標值與評價標準等級正態(tài)云相似度的計算
6.2.6 綜合評價
6.3 實例驗證與結果分析
6.4 風險心理變量與風險操作傾向
6.4.1 風險心理變量間的相互關系
6.4.2 風險心理變量對風險操作傾向的作用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7.1 研究工作與結論
7.2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
7.3 本文的不足與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A 航線飛行員風險心理量表
附錄B 航線飛行員風險傾向特征研究知情同意書
附錄C 提取QAR飛行操作參數(shù)的具體程序代碼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管制員心理傾向性模糊綜合評價研究[J]. 馬學鵬,武丁杰,賴桂瑾. 航空計算技術. 2019(06)
[2]基于飛行數(shù)據(jù)正態(tài)云的著陸操作風險評價方法[J]. 汪磊,郭世廣,任勇. 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 2019(05)
本文編號:29488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9488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