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溫度、應(yīng)力變化效應(yīng)的煤巖體滲透率演化規(guī)律研究
【學位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D712
【部分圖文】:
發(fā)射環(huán)境掃描電子顯微鏡(圖2.3),該顯微鏡分辨率如下:高真空模式3.0nm@30kV,8nm@3kV;高真空減速模式7nm@3kV(可選項);低真空模式3.0nm@30kV , 10nm@3kV ; 環(huán) 境 真 空 模 式 3.0nm@30kV ; 背 散 射 電 子4.0nm@30kV,能譜分辨率優(yōu)于132eV。QUANTA200型SEM顯微鏡除了不僅可以在高真空狀態(tài)下對樣品表面形貌進行成像,還可以在低真空模式(15Pa~130Pa)和環(huán)境狀態(tài)模式(130Pa~2600Pa)下直接觀察樣品,且其樣品室大,且工作距離大,能夠更加有效地觀察大塊樣品和磁性材料。該型號的SEM除樣品室壓力最高可達2600Pa,加速電壓范圍為200V~30kV。FEI ESEM在環(huán)境掃描模式下,探測器為8/16bitSSD,視域能夠達到3584×3094像素,能夠單幀或四幅圖像顯示,支持TIF8位或者16位、BMP、JEGP圖像格式。
聚光器則主要由聚光鏡和光圈組成,聚光鏡起到凸透鏡的作用,能夠會聚光線,主要用來增強標本的照明,光圈由十幾張金屬薄片組成,用于調(diào)節(jié)光強度,同時使聚光鏡的數(shù)值孔徑與物鏡的數(shù)值孔徑和相匹配。本次試驗所采用的光學顯微鏡為OLYMPUS的BX52TF顯微鏡(圖2.4),并將加熱臺與該顯微鏡連接進行試驗研究。顯微鏡內(nèi)置透射科勒照明系統(tǒng),采用12V,100W鹵素燈泡(預(yù)先對中)12V100WHAL,光強電壓范圍:直流不高于1.0V到12.0V(連續(xù)),額定電壓:100-120/220-240V、1.8/0.8A,、50/60Hz,額定功率為140W。通過滾軸導軌改變載物臺高度來聚焦,總行程范圍為25mm,視場數(shù)為22~26.5,鏡筒傾斜度能達到30°;載物臺移動范圍:垂直方向52mm,水平方向76毫米。本文試驗放大倍數(shù)為500倍,加熱臺采用5℃/min的升溫速率,溫控精度為±0.1℃。
25(e)制備好的型煤樣品圖3.1 型煤樣品制備3.2 煤巖滲透率試驗研究3.2.1 試驗設(shè)備滲流試驗儀器采用河南理工大學煤儲層實驗室的儲層滲透性動態(tài)傷害評價系統(tǒng)實驗機,該實驗系統(tǒng)主要由儲層滲透性動態(tài)傷害評價系統(tǒng)、環(huán)壓跟蹤泵(KDHB-60)、氣體供給系統(tǒng)以及恒溫箱(KDCT-Ⅲ)三部分組成,氣體供給系統(tǒng)又包含高壓氮氣罐、減壓閥、壓力表以及一些導管等。實驗參數(shù)主要有:巖心直徑,單位CM;巖心長度,單位CM;氣體粘度,單位mpa.s,由于實驗所采用的是N2,所以氣體粘度在此處為定值0.01758mpa.s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單鈺銘;洪成云;尹帥;鄭蓮慧;杜月明;;高煤級煤儲層成巖特征及其力學響應(yīng)間關(guān)系研究[J];礦物巖石;2015年02期
2 薛華慶;胥蕊娜;姜培學;周尚文;;巖石微觀結(jié)構(gòu)CT掃描表征技術(shù)研究[J];力學學報;2015年06期
3 湯曉萍;劉超;韓欣怡;;偏光顯微鏡法檢測工業(yè)礦物粉料中石棉[J];冶金分析;2015年04期
4 劉亞非;趙慧博;高志文;來志慶;葉美芳;;應(yīng)用偏光顯微鏡和電子探針技術(shù)研究安徽銅官山矽卡巖型銅鐵礦床伴生元素金銀鉑鈀鈾的賦存狀態(tài)[J];巖礦測試;2015年02期
5 魏建平;吳松剛;王登科;李富仁;;溫度和軸向變形耦合作用下受載含瓦斯煤滲流規(guī)律研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5年01期
6 李茂華;楊延清;黃斌;羅賢;張偉;韓明;汝繼剛;;先進的電子斷層掃描技術(shù)在材料科學中的發(fā)展——基于透射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4年10期
7 李鳳濱;盛金昌;詹美禮;徐力猛;吳強;賈春蘭;;Evolution of limestone fracture permeability under coupled thermal, hydrological,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conditions[J];Journal of Hydrodynamics;2014年02期
8 李佳偉;劉建鋒;張澤天;裴建良;劉星光;張茹;;瓦斯壓力下煤巖力學和滲透特性探討[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3年06期
9 孫可明;吳迪;粟愛國;陳治宇;任碩;岳立新;談健;;超臨界CO_2作用下煤體滲透性與孔隙壓力–有效體積應(yīng)力–溫度耦合規(guī)律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3年S2期
10 王醒東;林中山;張立永;夏芳敏;孔梅梅;;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結(jié)構(gòu)及對樣品的制備[J];廣州化工;2012年19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寶強;振動條件下煤體滲流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7年
2 王司建;不同溫度、蠕變條件下的含瓦斯煤滲流規(guī)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6年
3 李毅;原煤、型煤吸附—解吸變形規(guī)律對比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4 李明敏;褐煤熱解滲透及其微觀結(jié)構(gòu)變化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528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852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