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系化合物抑制煤自燃熱動力學研究
【學位單位】:華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TD752.2
【部分圖文】:
圖 1 Wiser 提出的煤的結構模型Fig.1 The structure model of coal proposed by Wiser具有代表性的化學機構模型有 Fuchs(1942)模型、Given(1960)模型、Wiser(1973)模型和 Shinn(1984)模型等。這些模型是由含有雜原子的稠合芳環(huán)基團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它可以代表煤的一般化學結構,有助于解決煤的一些化學反應和性質。其中,Wiser 在美國提出的年輕煙煤的化學結構模型被認為是一種合理而全面的模型,如圖 1 所示。1.2 煤自燃的熱力學研究現(xiàn)狀煤炭自燃的危險是巨大的。近年來,國內(nèi)外研究人員對阻燃劑抑制煤的自燃進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煤自燃過程熱特性研究,表觀活化能研究,氧化自燃動力學研究關于抑制劑對耐煤機理的研究已有很多報道。根據(jù)研究內(nèi)容和方法的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
分析法簡稱 TG(Thermal Gravity),其是在測試物質保持一定的溫度條件下測量物質質量與溫度變化之間的關系的技術。熱重分析法物的脫水,配合物的熱分解,煤和石油的熱裂解。利用熱重法研學具有試驗樣品用量少、試驗過程高效且快速、對試樣樣品反應行分析、且在程序升溫或降溫的全過程皆可對試驗樣品進行研究可分為兩大類,通過其程序溫度的變化可分恒溫法和升溫法。恒法,是測試樣品在某一恒定的溫度下,測定試樣失重與時間之間程即為恒溫失重法;升溫法又稱之為動態(tài)法,是設定好升溫速率升溫速率下進行測定失重量與溫度之間的變化關系,該實驗結果熱失重曲線也是平時較為常見的一種熱分析曲線,對研究熱動力要的意義。
華北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軸表示的是測試樣品質量 m 變化的百分數(shù)。溫度 T 的單位為攝其應用于活化能計算時,一般情況下需要轉化為熱力學溫度(K為基于初始重量的 mg 變化量的百分比。以典型煤樣為例,樣品高,質量也經(jīng)過了先增加在減少,直到最后基本穩(wěn)定于某一重量析法可以對樣品在反應進程中物質的質量變化溫度以及變化量的述。重法簡稱 DTG(Differential thermal gravity),是熱重量 TG 的G 曲線的一階微分圖,如圖 4 所示。 DTG 曲線上的點的實際含義重變化的速率。圖中的最低點對應 TG 曲線中斜率最大的點,此,因此該點也稱之為最大失重速率點。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雪峰;鄧漢忠;鄧存寶;張勛;趙奇;;煤自燃阻化劑選擇及噴灑工藝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3年10期
2 張云剛;胡玉捷;馬永明;寧培森;蔡永源;;磷酸酯阻燃劑市場現(xiàn)狀分析及展望[J];熱固性樹脂;2012年06期
3 高玉坤;黃志安;張英華;黃夢鈺;李立峰;;碳酸氫鹽阻化劑抑制遺煤自燃機理的實驗研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2年01期
4 仲曉星;王德明;尹曉丹;;基于程序升溫的煤自燃臨界溫度測試方法[J];煤炭學報;2010年S1期
5 沈海軍;田紅品;;有機磷系阻燃劑的研究進展及應用[J];甘肅石油和化工;2010年01期
6 郭香鵬;王利生;范瑞蘭;;雙氯螺磷合成工藝的改進[J];化學工業(yè)與工程;2009年01期
7 吳強;陳文勝;;煤自燃的熱重分析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chǎn)科學技術;2008年01期
8 任如意;王大尉;;利用活化能研究煤的自燃傾向性[J];煤礦開采;2006年06期
9 陸偉;王德明;仲曉星;周福寶;;基于活化能的煤自燃傾向性研究[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10 陳文勝,吳強;利用熱重法(TG)確定煤的活化能[J];黑龍江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燕;東烏旗煤及不同化學組分熱解動力學及其揮發(fā)分析出規(guī)律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2 降文萍;煤熱解動力學及其揮發(fā)分析出規(guī)律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8346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834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