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全巖上保護層開采卸壓增透技術(sh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19 13:41
煤礦開采逐漸轉(zhuǎn)向深部,致使越來越多的礦井面臨高瓦斯低透氣性煤層開采的難題,瓦斯治理形式愈發(fā)嚴峻。降低煤層瓦斯壓力,提高煤層透氣性最有效的方法是進行保護層開采。本文針對無合適煤層作為保護層開采的高瓦斯低透氣性煤層,提出將近全巖(薄煤線厚夾矸)煤巖層作為保護層,以實現(xiàn)對被保護煤層卸壓增透為目的的技術(shù)。在對近全巖保護層開采卸壓增透技術(shù)進行系統(tǒng)分析的基礎(chǔ)上,借助理論分析、數(shù)值模擬等研究方法研究了保護層采厚和層間距對被保護層卸壓增透效果的影響,并通過現(xiàn)場實測對卸壓增透效果進行了檢驗。論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從保護層開采圍巖應(yīng)力變化和移動變形的角度闡釋了保護層開采卸壓增透基本原理,介紹了近全巖保護層開采卸壓增透的主要流程,分析了近全巖保護層開采卸壓增透技術(shù)關(guān)鍵,總結(jié)了保護層開采卸壓增透效果的評價指標。(2)在分析保護層開采下伏煤巖體應(yīng)力變化及塑性區(qū)發(fā)育特征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彈性力學理論和底板破壞塑性理論分別建立了支承壓力分布計算力學模型和塑性區(qū)發(fā)育深度計算模型;推導(dǎo)出了下伏煤巖體任意一點的垂直應(yīng)力計算公式和底板極限塑性破壞區(qū)的最大深度計算公式;分析了近全巖上保護層采厚及層間距對下伏煤巖體應(yīng)力變化和塑性區(qū)發(fā)育的影響。(3)基于平煤十二礦采礦工程地質(zhì)條件,采用數(shù)值模擬的方法,分析了保護層開采厚度及層間距對被保護層垂直應(yīng)力變化特征、垂直位移變化特征以及保護層底板塑性區(qū)發(fā)育特征的影響規(guī)律,對比分析得到了近全巖上保護層合理的開采厚度和層間距。(4)統(tǒng)計分析了平煤十二礦近全巖上保護層工作面煤巖厚度賦存特征,并分析了煤巖體的普氏硬度級別;對近全巖保護層回采工藝和卸壓瓦斯抽采系統(tǒng)進行了設(shè)計;實測分析了近全巖上保護層開采的卸壓增透效果。
【學位單位】:中國礦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D712.6
【部分圖文】:
36(i)推進 125m(頂板) (j)推進 125m(底板)圖 4-4 被保護層垂直位移云圖(保護層采厚 2.0m)Figure 4-4 Vertical displacement contour of the protected layer(Mining thickness is 2.0m)
碩士學位論文為了比較不同保護層開采厚度時被保護層頂?shù)装逦灰谱兓闆r,在相同的煤巖層參數(shù)及保護層推進模式條件下,對 0.5m、1.5m 和 2.5m 的保護層開采厚度進行了模擬,得到保護層工作面推進到 125m 距離時,沿被保護層頂?shù)装迤拭娴拇怪蔽灰谱兓鐖D 4-7~4-9 所示。將各個采高推進 125m 時的頂?shù)装宕怪蔽灰屏考跋鄬ε蛎涀冃瘟繀R總,得到圖 4-10 和圖 4-11。統(tǒng)計不同采厚條件下被保護層最大膨脹變形量如圖 4-12 所示。
為了比較不同保護層開采厚度時被保護層頂?shù)装逦灰谱兓闆r,在相同的煤巖層參數(shù)及保護層推進模式條件下,對 0.5m、1.5m 和 2.5m 的保護層開采厚度進行了模擬,得到保護層工作面推進到 125m 距離時,沿被保護層頂?shù)装迤拭娴拇怪蔽灰谱兓鐖D 4-7~4-9 所示。將各個采高推進 125m 時的頂?shù)装宕怪蔽灰屏考跋鄬ε蛎涀冃瘟繀R總,得到圖 4-10 和圖 4-11。統(tǒng)計不同采厚條件下被保護層最大膨脹變形量如圖 4-12 所示。(a)頂板 (b)底板圖 4-7 被保護層垂直位移云圖(保護層采厚 0.5m)Figure 4-7 Vertical displacement contour of protected layer(Mining thickness is 0.5m)
本文編號:2822575
【學位單位】:中國礦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D712.6
【部分圖文】:
36(i)推進 125m(頂板) (j)推進 125m(底板)圖 4-4 被保護層垂直位移云圖(保護層采厚 2.0m)Figure 4-4 Vertical displacement contour of the protected layer(Mining thickness is 2.0m)
碩士學位論文為了比較不同保護層開采厚度時被保護層頂?shù)装逦灰谱兓闆r,在相同的煤巖層參數(shù)及保護層推進模式條件下,對 0.5m、1.5m 和 2.5m 的保護層開采厚度進行了模擬,得到保護層工作面推進到 125m 距離時,沿被保護層頂?shù)装迤拭娴拇怪蔽灰谱兓鐖D 4-7~4-9 所示。將各個采高推進 125m 時的頂?shù)装宕怪蔽灰屏考跋鄬ε蛎涀冃瘟繀R總,得到圖 4-10 和圖 4-11。統(tǒng)計不同采厚條件下被保護層最大膨脹變形量如圖 4-12 所示。
為了比較不同保護層開采厚度時被保護層頂?shù)装逦灰谱兓闆r,在相同的煤巖層參數(shù)及保護層推進模式條件下,對 0.5m、1.5m 和 2.5m 的保護層開采厚度進行了模擬,得到保護層工作面推進到 125m 距離時,沿被保護層頂?shù)装迤拭娴拇怪蔽灰谱兓鐖D 4-7~4-9 所示。將各個采高推進 125m 時的頂?shù)装宕怪蔽灰屏考跋鄬ε蛎涀冃瘟繀R總,得到圖 4-10 和圖 4-11。統(tǒng)計不同采厚條件下被保護層最大膨脹變形量如圖 4-12 所示。(a)頂板 (b)底板圖 4-7 被保護層垂直位移云圖(保護層采厚 0.5m)Figure 4-7 Vertical displacement contour of protected layer(Mining thickness is 0.5m)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村;屠世浩;袁永;白慶升;;卸壓開采地面鉆井抽采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J];煤炭學報;2015年S2期
2 焦陽;;帶壓煤層底板采動裂隙發(fā)育的滯后效應(yīng)[J];煤礦安全;2015年10期
3 宋桂軍;;厚夾矸煤層分采分運矸石充填采空區(qū)技術(shù)研究[J];中國煤炭;2014年S1期
4 李以虎;王曉勇;何峰華;;含夾矸煤層回采設(shè)計綜述[J];煤炭工程;2013年S2期
5 陳海波;曹仁舉;;厚夾矸煤層綜放開采巖層移動的相似模擬[J];黑龍江科技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6 楊緒軍;;堅硬厚夾矸復(fù)合煤層安全高效開采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J];科技信息;2013年25期
7 王海鋒;程遠平;劉桂建;孔勝利;張瑞;;被保護層保護范圍的擴界及連續(xù)開采技術(shù)研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3年04期
8 謝和平;高峰;周宏偉;程紅梅;周福寶;;煤與瓦斯共采中煤層增透率理論與模型研究[J];煤炭學報;2013年07期
9 薛東杰;周宏偉;唐咸力;趙宇峰;;采動煤巖體瓦斯?jié)B透率分布規(guī)律與演化過程[J];煤炭學報;2013年06期
10 劉彥偉;李國富;;保護層開采及卸壓瓦斯抽采技術(shù)的可靠性研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3年03期
本文編號:28225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8225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