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山縣山洪災害成因分析與防治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8 16:13
本文關鍵詞:鉛山縣山洪災害成因分析與防治對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山洪災害是指由于持續(xù)強降雨在山區(qū)引起的對社會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損失的一種自然災害。我國是一個山多的國家,山區(qū)丘陵面積約占國土總陸地面積的69%,近些年來,我國山區(qū)山洪災害頻發(fā),且山洪暴發(fā)的次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給當地帶來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越來越大,嚴重影響了當地社會經濟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鉛山縣形地貌復雜,河流眾多,以中低山丘陵為主,具有典型的山洪災害暴漲暴落的特征。本文立足于實地調查和資料分析,在理性分析鉛山縣自然地理和社會經濟的基礎上,科學分析了鉛山縣山洪災害的特征及其成因,調查清楚目前鉛山縣在山洪災害防治方面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積極總結探索出適合鉛山縣的對策與措施。以武夷山鎮(zhèn)桐木關小流域為典型區(qū),分析暴雨洪水特性,對其沿河村落進行防洪現狀評價、危險區(qū)劃分及預警指標計算,基于所得成果開展山洪災害防治對策研究,提出以完善非工程措施和山洪溝治理為主要措施,以最大程度的減輕山洪災害帶來的損失。在此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結合鉛山縣的實際情況,提出“以非工程措施為主,工程措施為輔,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山洪災害防治體系。
【關鍵詞】:山洪災害 成因 特征 防治 對策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X43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緒論7-17
-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7-8
- 1.2 山洪災害防治國內外研究現狀8-12
- 1.2.1 國外研究現狀8-10
- 1.2.2 國內研究現狀10-12
- 1.3 江西省山洪災害防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12-15
- 1.3.1 山洪災害防治建設情況12-14
- 1.3.2 存在問題14-15
- 1.4 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15-17
- 1.4.1 研究內容15-16
- 1.4.2 技術路線16-17
- 第2章 鉛山縣基本情況17-22
- 2.1 自然地理17-20
- 2.1.1 地理位置17-18
- 2.1.2 水文、氣象18
- 2.1.3 地形地貌18-19
- 2.1.4 河流水系19-20
- 2.2 社會經濟20-22
- 第3章 鉛山縣山洪災害特征及成因分析22-39
- 3.1 歷史山洪災害情況22-24
- 3.2 鉛山縣山洪災害特征24-31
- 3.2.1 區(qū)域性明顯24-29
- 3.2.2 季節(jié)性強,頻率較高29-30
- 3.2.3 來勢兇猛,成災快30-31
- 3.2.4 破壞性強,恢復難度大31
- 3.3 山洪災害成因31-34
- 3.3.1 自然因素32-33
- 3.3.2 人為因素33-34
- 3.4 山洪災害防治現狀34-39
- 3.4.1 預警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建立34-36
- 3.4.2 山洪災害防御預案36-37
- 3.4.3 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工作37
- 3.4.4 采取積極有效工程措施37
- 3.4.5 存在的問題37-39
- 第4章 危險區(qū)預警指標分析確定39-54
- 4.1 桐木關小流域基本情況40-41
- 4.2 基礎工作41-42
- 4.3 設計暴雨計算42-44
- 4.4 設計洪水計算44-48
- 4.5 防洪現狀評價48-49
- 4.6 危險區(qū)等級劃分49-50
- 4.7 預警指標分析50-54
- 第5章 鉛山縣山洪災害防治措施研究54-63
- 5.1 山洪災害防治的總體思路54
- 5.2 非工程措施完善54-58
- 5.2.1 預警系統(tǒng)完善55-58
- 5.2.2 群測群防體系58
- 5.3 工程措施58-63
- 5.3.1 山洪溝治理59-61
- 5.3.2 病險水庫除險加固61
- 5.3.3 對小水電全面整治61-63
- 第6章 結論與展望63-65
- 6.1 結論63
- 6.2 展望63-65
- 致謝65-66
- 參考文獻66-6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李智強;吳詩Z
本文編號:2725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7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