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河礦瓦斯富集區(qū)內(nèi)井間含氣量差異研究
[Abstract]:Taking the coal seam of the Sihe mining area in the south of Qinshui Basi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difference of gas content between well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study area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the difference of gas content between wells are tectonic development, coal seam thickness, buried depth and coal-rock structure. The buried depth and the coal rock structure are the most direct influencing factors that cause the difference of gas content in single well, which jointly determine the gas bearing property of coal seam. The higher the formation pressure, the lower the coal seam density and the higher the coalbed methane content.
【作者單位】: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41602168) 中國博士后基金(2016M591286) 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油氣中心研究課題(12120115102101)
【分類號】:TD71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常鎖亮;陳強;劉東娜;潘永學;桂文華;劉自珍;曹路通;馮阿建;;煤層氣封存單元及其地震-地質(zhì)綜合識別方法初探[J];煤炭學報;2016年01期
2 李辛子;王運海;姜昭琛;陳貞龍;王立志;吳群;;深部煤層氣勘探開發(fā)進展與研究[J];煤炭學報;2016年01期
3 李貴紅;;鄂爾多斯盆地東緣煤層氣有利區(qū)塊優(yōu)選[J];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2015年02期
4 宋巖;柳少波;琚宜文;洪峰;姜林;馬行陟;衛(wèi)明明;;含氣量和滲透率耦合作用對高豐度煤層氣富集區(qū)的控制[J];石油學報;2013年03期
5 王懷勐;朱炎銘;李伍;張建勝;羅躍;;煤層氣賦存的兩大地質(zhì)控制因素[J];煤炭學報;2011年07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春;王峗;楊德義;;構(gòu)造煤的地震可識別性特征[J];煤炭學報;2014年S2期
2 陳貴武;董守華;吳海波;王好龍;黃亞平;;高豐度煤層氣富集區(qū)地球物理定量識別技術(shù)研究與應用[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4年05期
3 彭蘇萍;杜文鳳;殷裁云;鄒冠貴;;基于AVO反演技術(shù)的煤層含氣量預測[J];煤炭學報;2014年09期
4 張遂安;曹立虎;杜彩霞;;煤層氣井產(chǎn)氣機理及排采控壓控粉研究[J];煤炭學報;2014年09期
5 彭蘇萍;杜文鳳;殷裁云;鄒冠貴;;高豐度煤層氣富集區(qū)地球物理識別[J];煤炭學報;2014年08期
6 申建;秦勇;傅雪海;陳剛;陳潤;;深部煤層氣成藏條件特殊性及其臨界深度探討[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4年09期
7 霍麗娜;徐禮貴;邵林海;丁清香;王九拴;;煤層氣“甜點區(qū)”地震預測技術(shù)及其應用[J];天然氣工業(yè);2014年08期
8 李勇;湯達禎;許浩;孟尚志;曲英杰;孟艷軍;;柳林礦區(qū)煤層含氣量主控因素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shù);2014年05期
9 趙爭光;楊瑞召;張凱淞;尚優(yōu)優(yōu);龍隆;孫玉鳳;;基于最大主曲率的煤儲層滲透性預測方法[J];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2014年02期
10 孟召平;張紀星;劉賀;劉珊珊;周曉得;;考慮應力敏感性的煤層氣井產(chǎn)能模型及應用分析[J];煤炭學報;2014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志和;汽水含氣量不足問題研究概述[J];天津商學院學報;1994年04期
2 李靜,李小彥,楊利軍,雷崇利;煤層含氣量預測方法[J];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1998年01期
3 張妮;劉仲敕;薛媛;譚成仟;;利用測井資料評價煤層含氣量的新方法[J];國外油田工程;2010年03期
4 孟貴希;趙景輝;賀小黑;周國文;楊媛媛;張蓉蓉;;沁水盆地和順區(qū)塊15號煤層含氣量及其控制因素[J];油氣藏評價與開發(fā);2013年02期
5 王保玉;;對煤的最大含氣量問題的討論[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6 曾家瑤;;黔西—滇東地區(qū)煤層含氣量控制因素分析[J];企業(yè)技術(shù)開發(fā);2011年16期
7 孟貴希;賀小黑;趙景輝;周國文;楊媛媛;張蓉蓉;;和順區(qū)塊15~#煤層含氣量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J];中國煤層氣;2013年01期
8 鄭家林,吳青;汽水含氣量不足的原因及改進[J];食品與機械;1995年02期
9 喬玉珍;王曉陽;宋昌順;;全烴與全脫值的相關(guān)性分析和地層含氣量的計算[J];錄井工程;2011年01期
10 朱志遠;王世智;閻勇剛;岑國平;劉慶濤;;關(guān)于抗凍混凝土的含氣量及氣泡間距臨界值的探討[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家林;吳青;;降溫不足對汽水含氣量的影響及改進[A];'94全國果蔬、飲料加工技術(shù)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1994年
2 張勇;謝永江;仲新華;朱長華;;含氣量對蒸養(yǎng)預制混凝土若干性能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3 鄧澤;劉洪林;康永尚;;煤層氣含氣量測試中有關(guān)損失氣量估算方法的探討[A];煤層氣勘探開發(fā)理論與實踐[C];2007年
4 李明;;抗凍混凝土生產(chǎn)中有關(guān)含氣量的若干探討[A];2008中國商品混凝土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暨第五屆全國商品混凝土技術(shù)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8年
5 周敏;李貴中;;深部煤層含氣量的預測方法[A];2013年煤層氣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6 詹風偉;王昌龍;董成林;蔡小磊;胡學敏;;高精度自動含氣量測量裝置[A];江蘇省計量測試學術(shù)論文集(2011)[C];2011年
7 李騰;吳財芳;潘磊;;織納煤田煤層含氣量分布規(guī)律及其地質(zhì)控制因素研究[A];2011年煤層氣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傅雪海;吳桁;權(quán)彪;周言安;何也;;淮南潘謝深部煤層含氣量預測[A];2008年煤層氣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薛曉輝;曾凡武;陳磊;李維;;常規(guī)取心過程中頁巖含氣量解吸測定分析及建議[A];2013年煤層氣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10 傅雪海;周寶艷;雷波;申建;劉愛華;;煤層含氣量校正系數(shù)研究[A];煤層氣勘探開發(fā)理論與技術(shù)——2010年全國煤層氣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安偉;煤層含氣量測試方法有突破[N];中國礦業(yè)報;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明明;頁巖含氣量主控因素及其定量模型[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2 朱亮亮;頁巖含氣量實驗方法與評價技術(shù)[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3年
3 吳克亦;鋁合金壓鑄件內(nèi)部含氣量定量檢測技術(shù)的研究與開發(fā)[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4 殷國偉;含氣量和摻合料對鋼筋銹蝕性能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5 段娟;不同含氣量水溶液替換法產(chǎn)生納米氣泡及其物理特性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4155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41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