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氣化火災爆炸事故復合型風險評價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fire and explosion accidents in biomass gasification, a risk assessment method combining Bayesian network and bow-tie method is proposed. By establishing the fault tree of fire and explosion accident and transforming it into Bayesian network, the importance of each basic event is calculated, and then the weak links in the system that lead to the accident are found ou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eak links by bow-tie,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extent of the decrease in the probability of accidents occurring after the weak links adopt the control measures is calculated. This method can accurately find out the main cause of the accident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probability of fire and explosion accident in biomass gasification.
【作者單位】: 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
【基金】: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3020137) 農業(yè)部農村能源專項(2012-27)
【分類號】:X928.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馬志軍;賈希勝;陳麗;;基于貝葉斯網絡的目標毀傷效果評估研究[J];兵工學報;2008年12期
2 ;Bow-tie topological features of metabolic networks and th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7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魯東;余家祥;斗計華;;艦空導彈武器系統(tǒng)戰(zhàn)斗損傷評估[J];四川兵工學報;2011年05期
2 馬向玲;雷宇曜;孫永芹;劉東鑫;;有人/無人機協同空地作戰(zhàn)關鍵技術綜述[J];電光與控制;2011年03期
3 王正華;周婷婷;;代謝網絡結構特征的生物信息學研究[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4 周智超;;中遠程艦空彈對目標攔截效果的實時評估[J];彈箭與制導學報;2012年04期
5 楊凱達;趙文杰;李成;;目標毀傷效果評估技術研究進展[J];國防科技;2014年01期
6 沈宇燕;王洪海;;生物乙醇/丙酮/丁醇生產研究[J];廣東化工;2014年15期
7 劉呈祥;李彥志;陳曉榕;;目標中心戰(zhàn)在電子對抗領域的應用[J];電子設計工程;2015年02期
8 閆放;許開立;姚錫文;王延瞳;;基于BN-bow-tie的生物質氣化中毒事故分析[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3期
9 盧業(yè)飛;羅清;龐新華;;生物質能源產業(yè)發(fā)展研究的現狀[J];農業(yè)研究與應用;2015年01期
10 程浩;趙瑾;劉俊友;;基于信息融合的貝葉斯網絡毀傷評估方法[J];四川兵工學報;201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佳揚;代謝網絡中功能模塊挖掘和進化分析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2 趙建邦;基于代謝網絡的功能模式發(fā)現及系統(tǒng)發(fā)生分析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趙靜;細胞代謝網絡的結構、功能與進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4 周婷婷;基于代謝網絡的系統(tǒng)發(fā)育重建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5 劉旭東;H9N2重組病株藥物分子動力學與代謝核心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6 宋籽霖;秸稈沼氣厭氧發(fā)酵的預處理工藝優(yōu)化及經濟實用性分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年
7 王歡;基于復雜網絡理論的高血壓相關基因分析[D];云南大學;2013年
8 錢婷婷;磷在固體廢物熱處理過程中的遷移轉化及再利用[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9 張謙;新能源風電運營不確定性收益管理方法及信息系統(tǒng)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4年
10 趙學華;統(tǒng)計網絡模型若干關鍵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利民;廊坊供電公司安全生產風險管理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2 李林;基于模糊與貝葉斯方法的戰(zhàn)場毀傷效果評估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3 朱傳霞;MMOG中玩家聯盟策略的研究[D];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2010年
4 王斌;河南省節(jié)能目標運行預測分析[D];鄭州大學;2013年
5 楊新;錐形布風板內循環(huán)流化床顆粒循環(huán)流率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3年
6 楊修飛;生物質材料作為農村建筑保溫材料的熱工性能分析[D];南華大學;2013年
7 吳遠謀;生物質氣流床氣化的動力學模擬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8 李環(huán);胡蘿卜軟腐歐文氏菌黑脛亞種蛋白質互作網絡預測[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3年
9 黃欣;石油企業(yè)員工行為安全審計方法與實證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3年
10 吳晉鍇;氨—生物聯合處理對小麥秸稈厭氧發(fā)酵產沼氣的影響[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寧博;李愛民;曲毅;;生物質氣化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2010年S1期
2 ;生物質氣化裝置[J];中國環(huán)保產業(yè);2012年07期
3 葉琛;;生物質氣化模型的流程模擬[J];廣州化工;2012年22期
4 余維金;應浩;王燕杰;;原料烘焙預處理對生物質氣化的影響綜述[J];生物質化學工程;2013年06期
5 呂鵬梅,常杰,王鐵軍,付嚴,陳勇;生物質氣化過程催化劑應用研究進展[J];環(huán)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5年05期
6 魏立綱;徐紹平;劉長厚;劉淑芹;;預煅燒對橄欖石生物質氣化催化性能的影響[J];燃料化學學報;2008年04期
7 ;芬蘭將建世界最大生物質氣化工廠[J];國際造紙;2011年05期
8 STOGSDILL Michael;KEIPERT Kristopher;宋杰;;計算化學在生物質氣化研究中的應用(英文)[J];生物質化學工程;2013年01期
9 肖少飛;吳正舜;秦麗;周曉;吳云芬;周園;陳漢平;;整體式新型生物質氣化催化反應器的實驗研究[J];化學工程;2013年04期
10 王濵鵬;;生物質氣化過程的模型分析及仿真研究[J];輕工科技;2013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華軍;李淑蘭;何曉峰;趙寶珠;岳峰;韓剛;;家用生物質氣化機設計的關鍵技術研究與分析[A];中國太陽能學會2001年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1年
2 王華軍;李淑蘭;何曉峰;趙寶珠;岳峰;韓剛;;家用生物質氣化機設計的關鍵技術研究與分析[A];中國太陽能學會2001年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1年
3 鄭昀;邵巖;李斌;;生物質氣化機理及應用[A];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熱能動力分會第十七屆學術交流大會暨第八屆理事會第一次全會論文集[C];2011年
4 雷廷宙;李在峰;胡建軍;;固定床生物質氣化機組主要技術性能試驗研究[A];2004年中國生物質能技術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李海軍;王仲兵;;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系統(tǒng)工程優(yōu)化設計[A];2004年中國生物質能技術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張瑞芹;;生物質氣化燃氣的系統(tǒng)凈化研究[A];2005年中國生物質能技術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徐慶賢;謝建;張無敵;宋洪川;尹芳;李建昌;;云南省生物質氣化技術研究現狀[A];福建省農業(yè)工程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8 吳正舜;吳創(chuàng)之;馬龍隆;;生物質氣化過程中焦油裂解的工業(yè)應用研究[A];2004年中國生物質能技術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吳志斌;秦育紅;黃海峰;馮杰;;生物質氣化體系熱力學分析[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10 蔡正達;王文紅;甄恩明;張輝;;生物質氣化用于煙葉烘烤的試驗研究[A];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的培育和發(fā)展——首屆云南省科協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特約記者 李光昕;遼寧推廣生物質氣化供氣技術[N];中國化工報;2007年
2 記者 李江;我市全面檢查農村生物質氣化站消防安全[N];鐵嶺日報;2007年
3 記者 王立忠;我市生物質氣化站管理全省領先[N];鐵嶺日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李大洪邋黃寶鋒;集市上不見了垛滿柴火的大車[N];遼寧日報;2008年
5 記者 廖志慧 實習生 徐夢;農行授信100億元支持武漢凱迪發(fā)展低碳經濟[N];湖北日報;2010年
6 記者 符丹萍 通訊員 謝舜源;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兩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N];廣東科技報;2011年
7 CNE記者 趙坤;我國生物質氣化合成燃料關鍵技術獲重大突破[N];中國電力報;2011年
8 記者 符丹萍 通訊員 謝舜源;廣州能源所一科研項目通過驗收[N];廣東科技報;2011年
9 遠帝紅;農村生物質能:正待開發(fā)的寶藏[N];遼寧日報;2007年
10 通訊員 蘇秋芳 記者 常麗君;“民心工程”減排二氧化碳70多萬噸[N];科技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磊;生物質氣化過程中燃料固有氮演變行為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蘭維娟;生物質氣化與燃氣輪機燃燒集成發(fā)電實驗與模擬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3 吉恒松;基于感應加熱方法的流化床生物質氣化試驗與模擬[D];江蘇大學;2014年
4 孫宏宇;主動配風固定床生物質氣化爐氣化參數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5 秦育紅;生物質氣化過程中焦油形成的熱化學模型[D];太原理工大學;2009年
6 田沈;生物質氣化洗焦廢水的微生物降解研究以及生物質稀酸水解液的乙醇發(fā)酵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曉偉;生物質氣化焦油脫除方法及優(yōu)化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9年
2 王紅梅;生物質氣化過程建模與參數優(yōu)化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9年
3 王中樞;生物質氣化過程優(yōu)化控制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9年
4 王臻;基于支持向量機的生物質氣化過程建模及優(yōu)化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9年
5 張亞寧;生物質氣化產氣的模擬及優(yōu)化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6 劉春生;小型生物質氣化系統(tǒng)的設計與性能實驗研究[D];江蘇大學;2008年
7 朱紅;生物質氣化過程運行工況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年
8 楊毅梅;生物質氣化過程的數值計算[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席云紅;生物質氣化過程機理分析與優(yōu)化控制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10 劉宗攀;生物質氣化模擬與生物燃氣特性分析[D];天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3587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358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