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避難硐室環(huán)境有害氣體濃度控制技術
[Abstract]: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concentration of harmful gas in coal mine shelter chamber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disaster avoidance personnel, the types and release rate of harmful gases produced by metabolism of human body during disaster avoidance are analyzed, and the tolerance ability of human body in harmful gas environment is combined. It is suggested that purification measures should not be taken for harmful gases such as CO,H2S,NH3,CH4 produced by human metabolism.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indoor CO2 can be controlled at 0.5 when the per capita air supply is 107 L/min, which meets the needs of chamber CO2 purification, and when the per capita pressurized air supply is 450 L/mi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rapid purification of CO in "interim regulations 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Underground Emergency risk avoidance system in Coal Mine", combined with the tolerance of human body to the environment of CO concentration, it is suggested to extend the rapid purification time of CO in the chamber.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urifying device with 2 typhoon volume 4.7 m3 / min and 20% effective purifying power can meet the air purification requirements of 50 asylum chambers.
【作者單位】: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資助項目(2012BAK04B09)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青年創(chuàng)新基金資助項目(2013QNJJ09)
【分類號】:TD7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娜;金龍哲;樊晶光;趙巖;黃志凌;張曉晨;;礦井避難硐室防護系統(tǒng)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1年11期
2 閆秀卿;劉炳如;;智利礦難與避難硐室建設[J];現代職業(yè)安全;2011年11期
3 曹利波;蔡玉飛;付建濤;周年勇;;礦井避難硐室的熱負荷計算與分析[J];煤炭科學技術;2012年01期
4 李廷澤;史慶武;;九道嶺煤礦避難硐室研究與設計[J];能源與節(jié)能;2012年01期
5 雷忠青;;四臺礦311盤區(qū)永久避難硐室方案初探[J];中國科技信息;2012年16期
6 雷軍;;上灣煤礦永久避難硐室設計探討[J];煤炭工程;2012年08期
7 張福偉;;永久避難硐室在千秋煤礦建設中的應用[J];河南科技;2012年14期
8 趙曉舉;朱光輝;;淺談平寶公司永久避難硐室的設計與應用[J];中州煤炭;2012年10期
9 苗成標;唐紹斌;李礦;;泰安煤機公司首座臨時避難硐室建設成功[J];煤礦機械;2012年11期
10 ;國內首家全方位實景式井下避難硐室實驗中心落成[J];礦業(yè)裝備;2012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胡東祥;;淺談煤礦井下永久避難硐室建設[A];第三屆全國煤礦機械安全裝備技術發(fā)展高層論壇暨新產品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2 金龍哲;;避難硐室供風量的研究與試驗[A];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3 楊建華;;對煤礦井下永久避難硐室內部配置的研究[A];科學時代——2014科技創(chuàng)新與企業(yè)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科技創(chuàng)新)[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避難硐室及其作用[N];民營經濟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徐維欣;避難硐室:礦井深處的“諾亞方舟”[N];文匯報;2011年
3 孫偉偉;井下遇險有了永久避難硐室[N];中國航天報;2011年
4 記者 陳遙 通訊員 張凱 王海寧;神東建成大型永久避難硐室[N];中國煤炭報;2012年
5 蘇時誼;水銀洞避難硐室載人試驗成功[N];中國黃金報;2012年
6 本報記者 冀業(yè);揭秘“地下救生艙”[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7 本報記者 倪金合;井下避難空間:帶來生的希望[N];中國黃金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王瓊杰;為井下礦工裝備一個安全的“家”[N];中國礦業(yè)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劉飛 高文靜;探秘井下緊急“避難室”[N];中國煤炭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武曉娟;避險系統(tǒng)建設盼操作性指引[N];中國能源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隆庭;基于井下避難硐室系統(tǒng)的煤礦應急模型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年
2 祝雁輝;煤礦避難硐室通風及溫度調控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3 侯造水;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避難硐室環(huán)境控制系統(tǒng)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4 佟永楠;避難硐室位置及進出口有毒氣體湍流彌散的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3年
5 張明祿;煤礦救生艙參數化虛擬設計系統(tǒng)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2年
6 尹先鋒;兗州礦區(qū)井下全硐室緊急避險系統(tǒng)研究與應用[D];西安科技大學;2012年
7 姚壯;煤礦井下避難硐室安全評價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3年
8 肖時景;煤礦井下避難硐室的設計及位置優(yōu)化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2年
9 王淇;煤礦井下避難硐室系統(tǒng)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3200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320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