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災區(qū)偵察技術與裝備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探討
本文選題:災區(qū)偵察 + 救援技術; 參考:《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2015年03期
【摘要】:分析了礦井災區(qū)偵察的特點、關鍵技術,以及災區(qū)偵察用氧氣呼吸器、環(huán)境參數檢測儀、遠距離偵測系統(tǒng)及救援機器人的現(xiàn)狀和適用條件,對礦井災區(qū)偵察技術與裝備的發(fā)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technology of mine disaster area reconnaissance are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applicable conditions of oxygen respirat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 detector, remote detection system and rescue robot for reconnaissance in disaster area are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econnaissance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in mine disaster area is prospected.
【作者單位】: 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類號】:TD7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祁海瑩;唐述明;;國內外礦山救援裝備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探討[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1年04期
2 霍振龍;;透地通信系統(tǒng)的現(xiàn)狀和主流技術分析[J];工礦自動化;2013年09期
3 郝建軍;孫曉晨;;幾種透地通信技術的分析與對比[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華東;;模擬斷電設備集控箱的研制及應用[J];電氣防爆;2014年01期
2 鄔忠誠;孫炳興;;煤層群綜采工作面瓦斯綜合治理方案與評價[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4年02期
3 劉W禣z;劉言;文世元;;開采殘余煤柱礦井瓦斯災害防治對策[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4年02期
4 秦健;;基于AHP分析的煤礦防雷安全二級模糊綜合評價[J];安全;2014年05期
5 曹學強;;康家樓隧道斜井涌水處治技術研究[J];公路;2014年05期
6 董明明;;同煤集團晉華宮礦永久避難硐室工程設計[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年19期
7 汪傳珍;;下保護層開采瓦斯綜合抽放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年19期
8 侯海苗;陳曉軍;;煤礦井下電網的三大保護[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年26期
9 劉東科;謝國軍;劉健康;;基于力控和S7-300的煤礦瓦斯抽放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設計[J];工業(yè)控制計算機;2014年06期
10 何萬江;;磨心坡煤礦固定帶式輸送機張緊裝置的技術改造[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年2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齊俊德;;巨厚煤層開采地表建(構)筑物安全性評價[A];中國礦業(yè)科技文匯—2014[C];2014年
2 熊國清;郭雙揚;緱鵬飛;;淺談導水斷層工作面預注漿在龍泉煤礦北一回風大巷中的應用[A];《建井技術》2014年增刊[C];2014年
3 麻豹;;千米深井井筒裝備快速安裝關鍵技術[A];《建井技術》2014年增刊[C];2014年
4 李志勇;周波;田向紅;;興隆莊煤礦主采煤層可注水性研究[A];第九屆全國煤炭工業(yè)生產一線青年技術創(chuàng)新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喬國厚;煤礦安全風險綜合評價與預警管理模式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3年
2 嚴如令;上保護層開采巖體破裂特征與瓦斯?jié)B流規(guī)律及應用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3年
3 袁志剛;煤巖體水力壓裂裂縫擴展及對瓦斯運移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4 崔永國;瓦斯突出氣體逆流運移規(guī)律及致災范圍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4年
5 牛耀宏;礦用永磁磁力耦合器設計理論及實驗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4年
6 呂鵬飛;聚能爆破煤體增透及裂隙生成機理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4年
7 許延輝;煤自燃特性宏觀表征參數及測試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4年
8 江丙友;瓦斯爆炸多參數時空演化及氣固射流幕抑爆特性[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9 李強;大平礦水庫下特厚煤層綜放安全開采理論與測控技術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3年
10 張超;鉆孔封孔段失穩(wěn)機理分析及加固式動態(tài)密封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祥龍;丁集煤礦煤層瓦斯基礎參數及抽采影響半徑測試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3年
2 張發(fā)亮;注氮對采空區(qū)煤炭自燃“三帶”影響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3年
3 陳思;上保護層開采卸壓范圍及保護效果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3年
4 梁海汀;下保護層開采卸壓效應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3年
5 李立軍;林南倉礦供電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3年
6 張帥;基于ZigBee技術的礦井通風參數測試技術研究與應用設計[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3年
7 黃昊;煤礦自燃火災的煙氣流動模擬及防治[D];中北大學;2014年
8 孫琰;抗干擾透地通信系統(tǒng)的研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9 李志偉;乏風熱逆流氧化裝置溫度場協(xié)調控制系統(tǒng)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14年
10 朱敏;井下低壓供電系統(tǒng)選擇性漏電保護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清毅,朱建銘;透地通信信道特性的研究[J];電波科學學報;1999年01期
2 高勁強;陶晉宜;閆興德;;礦井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電磁波的傳輸[J];電氣技術;2010年12期
3 張慶輝;尹輝;;基于擴頻技術的礦井透地通信系統(tǒng)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8年04期
4 陳迪;秦聰圣;吳慧斌;王波;張銳睿;;主動式生命探測儀的設計及實現(xiàn)[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9年S1期
5 司徒夢天;解決地下通信技術難題的方案及關鍵設備[J];中國工程科學;2001年07期
6 彭立軍;PED井下無線通信的發(fā)展[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3年05期
7 向新,羅奕,易克初,張仲禮,田紅心,王繼礦;穿透巖層地下電流場通信信道分析[J];煤田地質與勘探;2005年04期
8 王廷軍;賈瑞清;張寒松;;井下礦工現(xiàn)代定位搜救技術與機器人搜尋[J];煤礦機械;2008年02期
9 徐敏,周心權,趙紅澤,邢書仁;災變期井下遇難人員搜尋定位方法初探[J];煤炭科學技術;2003年12期
10 郝建軍;趙媛;郭銀景;;平面彈性波信號在地層介質中的傳輸損耗特性[J];煤炭學報;2011年S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松舟;怎樣使用氧氣呼吸器[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3年01期
2 張仁良,陳金岳;正壓式氧氣呼吸器呼吸系統(tǒng)的應力分析[J];煤礦安全;2004年12期
3 張仁良,陳金岳;國外正壓式氧氣呼吸器性能評估[J];煤礦安全;2005年09期
4 曾凡付;對正壓氧氣呼吸器低壓儲氣部分限位的分析[J];煤礦安全;2005年02期
5 張勇;正壓氧氣呼吸器安全性能的分析與探討[J];煤礦安全;2005年02期
6 張偉;再生式氧氣呼吸器簡介[J];中國個體防護裝備;2005年02期
7 馬占福;楊明軍;;正壓氧氣呼吸器的應用與管理[J];煤礦安全;2006年08期
8 崔銀廷;;關于氧氣呼吸器穩(wěn)定性的分析[J];煤炭技術;2007年01期
9 唐述明;;氧氣呼吸器正壓性能的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7年06期
10 ;氧氣呼吸器的正確使用[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史月英;郭潞梅;田長云;;自給閉路式正壓氧氣呼吸器技術淺議[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3)[C];2009年
2 周方年;唐述民;;正壓氧氣呼吸器及其應用[A];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首屆年會暨職業(yè)安全健康論壇論文集[C];2004年
3 李小銀;;消防用正壓氧氣呼吸器[A];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劉利亞;張廣勛;蔣德獻;;氣壓傳動在正壓氧氣呼吸器中的應用[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上)[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本報記者 王海濱;“虹安科技”維權之難[N];科技日報;2004年
2 杜吟;華渝電氣推出新呼吸防護裝備[N];中國質量報;2008年
3 鄭靈巧邋白瑩;二氧化碳也可引起中毒[N];健康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鄔帥莉 通訊員 王杭生 唐國強;誰偽造了“安標證”[N];山西日報;2003年
5 本報記者 董興;不要冷落非常用安全設備[N];中華合作時報;2006年
6 山西三晉律師事務所律師 王自力;全社會都來保護知識產權[N];山西經濟日報;2006年
7 劉帆;三乙胺非劇毒 但也應防范有方[N];中國安全生產報;2007年
,本文編號:20630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063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