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高溫巷道隔熱材料的性能研究
本文選題:陶粒 + ;⒅。 參考:《煤炭技術(shù)》2017年02期
【摘要】:面對日益突出的深井高溫熱害問題,探究了深井巷道內(nèi)采用粉煤灰陶粒;⒅榛炷吝_到的隔熱效果;趥鳠釋W理論,通過穩(wěn)態(tài)平板導熱儀對幾組不同配合比的試件進行了導熱系數(shù)實驗,得出導熱系數(shù)最小的配合比,運用FLUENT軟件建立礦井巷道的網(wǎng)格計算模型,分別對噴射該隔熱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的礦井巷道的溫度場進行數(shù)值模擬。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roblem of high temperature thermal damage in deep wells, the thermal insulation effect of fly ash vitrified concrete in deep well roadways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eat transfer,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several groups of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mix ratio was tested by the steady-state plate heat conduction instrument,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least heat conductivity was obtained, and the grid calculation model of mine roadway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FLUENT software.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mine roadway sprayed with this insulating concrete and ordinary concrete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作者單位】: 安徽理工大學土木建筑學院;
【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608085ME117) 國家重點基礎(chǔ)研究發(fā)展計劃973項目(2012CB214900) 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374014)
【分類號】:TD727.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朱成坦;;深部高溫采場隔熱層降溫新方法[J];江西煤炭科技;2015年02期
2 王松;龐建勇;;新型混凝土材料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煤炭技術(shù);2015年02期
3 馮宗偉;黎明生;;礦井掘進巷道的溫度場模擬[J];廣東化工;2014年23期
4 任森;;新型礦井熱害防治系統(tǒng)及其可行性分析[J];金屬礦山;2014年05期
5 白曉青;李珠;劉元珍;;;⒅楸厣皾{屋面保溫技術(shù)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2年03期
6 張連福;謝文兵;;深井大斷面軟巖硐室高強穩(wěn)定型支護技術(shù)研究[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5期
7 肖建莊;宋志文;張楓;;混凝土導熱系數(shù)試驗與分析[J];建筑材料學報;2010年01期
8 孟凡英;車廣路;;基于CFD技術(shù)的掘進巷道溫度場模擬[J];中國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韋靖;龐建勇;;新型隔熱混凝土噴層支護技術(shù)研究與應(yīng)用[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7年01期
2 劉素霞;范秀風;張利文;陳義勝;張力;羅龍;;材料導熱系數(shù)實驗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年35期
3 李永靖;岳瑋琦;邢洋;;加氣煤矸石混凝土抗壓和導熱性能試驗研究[J];非金屬礦;2016年06期
4 殷素紅;葉門康;陳光;楊緒濤;;膨脹;⒅楸砻娓男约捌錂C理研究[J];硅酸鹽通報;2016年11期
5 唐宗明;;膨脹珍珠巖復合材料在礦井熱害治理中的應(yīng)用[J];煤炭技術(shù);2016年10期
6 錢葉;官燕玲;楊昊霖;高艷麗;;新建建筑外圍護結(jié)構(gòu)熱濕狀態(tài)變化實驗研究[J];建筑科學;2016年08期
7 姚紅志;張曉旭;董長松;;多年凍土區(qū)公路隧道融化圈計算方法[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16年04期
8 李又云;張玉偉;張志耕;;考慮隔熱層的寒區(qū)隧道圍巖溫度徑向傳播規(guī)律及相關(guān)參數(shù)研究[J];隧道建設(shè);2016年07期
9 吳虎勇;;大型地下硐室支護方案優(yōu)化分析[J];礦業(yè)工程;2016年03期
10 宋雪嬌;胡忠君;;;⒅閾搅繉υ偕炷量箟簭姸群蛯嵯禂(shù)影響試驗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6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森;;新型井下人工制冷系統(tǒng)的進一步改進[J];金屬礦山;2013年04期
2 王沖;萬志軍;蔡中秋;裴松;李奇亮;;深井煤礦巷道低碳降溫新思路[J];煤炭科技;2011年01期
3 徐建月;龐正其;潘文亮;;屋面工程防火安全面臨大考[J];中國建筑防水;2011年03期
4 馬千里;倪照鵬;;屋面工程防火芻議[J];中國建筑防水;2011年03期
5 王新義;馬世峰;馬桂霞;;TS-300B制冷機組在煤礦局部降溫的應(yīng)用[J];中國煤炭;2010年12期
6 苗素軍;辛嵩;彭蓬;褚召祥;;礦井降溫系統(tǒng)優(yōu)選決策理論研究與應(yīng)用[J];煤炭學報;2010年04期
7 趙磊;葉蓓紅;;;⒅楸厣皾{憎水性改善研究[J];化學建材;2009年05期
8 謝中強;;非機械降溫技術(shù)在高溫熱害礦井治理的應(yīng)用[J];煤礦開采;2009年04期
9 鞠金峰;施喜書;王曉;;關(guān)于高溫礦井熱害防治的思考[J];能源技術(shù)與管理;2009年03期
10 李珠;岳俊峰;石峰;王澤;;既有建筑抗震加固與節(jié)能改造一體化技術(shù)[J];施工技術(shù);2009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文婧;李珠;趙林;;玻化微珠保溫承重泵送混凝土用水量建議算法[J];施工技術(shù);2014年04期
2 樊麗軍;鞏天真;;;⒅楦∈炷猎囼炑芯縖J];混凝土;2014年02期
3 楊卓強;劉元珍;鄭曉紅;李科杰;;玻化微珠保溫混凝土泵送技術(shù)研究與應(yīng)用[J];施工技術(shù);2013年03期
4 胡和平;;;⒅楸爻兄鼗炷辆哂心途眯阅軆(yōu)勢的理論分析[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2年13期
5 邱貞發(fā);劉東城;連躍宗;張會芝;;玻化微珠保溫混凝土性能的試驗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6 張建鋒;劉元珍;王文婧;;火災(zāi)下;⒅楸鼗炷亮簻囟葓龅姆治鯷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3年06期
7 尹明干;奚新國;馬愛群;;玻化微珠對加氣混凝土性能的影響[J];揚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8 霍建梅;劉元珍;李珠;王文婧;;凍融后;⒅楸爻兄鼗炷亮W性能退化規(guī)律研究[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4年03期
9 孫亮;李珠;王文婧;武潮;;玻化微珠對納米保溫混凝土抗壓強度分布特征影響[J];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2014年15期
10 張玉;李珠;趙林;馬鋼;;泵送;⒅楸鼗炷恋目闺x析和抗泌水性能試驗研究[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3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孟慶林;李寧;李秀輝;孫海濤;;;⒅楦男栽囼炑芯縖A];建筑環(huán)境與建筑節(jié)能研究進展——2007全國建筑環(huán)境與建筑節(jié)能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王蕊;姚軒;李珠;;;⒅橄嘧儽匦顭岵牧显谌展鉁厥抑械膽(yīng)用及其能耗分析[A];第20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1年
3 賀志冬;徐玲玲;;玻化微珠無機保溫砂漿的制備和性能研究[A];第五屆全國商品砂漿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5th NCCM)[C];2013年
4 成燕燕;王培銘;張國防;;;⒅榈念w粒級配對無機保溫砂漿性能的影響[A];第五屆全國商品砂漿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5th NCCM)[C];2013年
5 朱蓬萊;任傳堯;方明暉;錢曉倩;;玻化微珠對無機輕集料保溫砂漿性能的影響[A];第三屆全國商品砂漿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6 劉元珍;朱民偉;李珠;秦尚松;;;⒅樘樟1鼗炷列阅軆(yōu)化研究[A];第19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0年
7 徐春桃;;關(guān)于玻化微珠保溫砂漿推廣應(yīng)用的探討與分析[A];2009年福建省暖通空調(diào)制冷學術(shù)年會論文資料集[C];2009年
8 代學靈;李珠;張澤平;劉元珍;魏增寶;;;⒅樵谧员貕w中的應(yīng)用研究[A];第18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9年
9 賈興文;錢覺時;;高性能玻化微珠保溫砂漿的制備[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李秀輝;趙立華;孟慶林;;;⒅楸厣皾{吸放濕性能實驗研究[A];城市化進程中的建筑與城市物理環(huán)境:第十屆全國建筑物理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陶曉;玻化微珠:風景這邊獨好[N];中國建設(shè)報;2007年
2 李珠 代學靈 劉元珍 張澤平 岳俊峰;;⒅椤ㄖ(jié)能的助推劑[N];中國建材報;2009年
3 胡一多;玻化微珠為建筑穿上“防火服”[N];中國建材報;2012年
4 記者蒙華;首個;⒅楸爻兄鼗炷另椖窟M展順利[N];中國建材報;2012年
5 劉建平 孫秀紅;疊壘與振動:合成崗石制備的基本方法[N];中國建材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劉正和 包廣;球型閉孔玻化微珠亮相赤峰富龍[N];中國建材報;2004年
7 薛慶標;;⒅楸貜秃象w系在公建中的應(yīng)用[N];中國建設(shè)報;2007年
8 王雁;大同簽約項目18個[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胡春明;“城市窯洞”:新型綠色建筑暢想[N];中國建設(shè)報;2012年
10 本報記者 李靜華;混凝土行業(yè)或?qū)⒂瓉碜兏颷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郭秀華;玻化微珠保溫砂漿與保溫混凝土在寒區(qū)隧道防凍技術(shù)中的應(yīng)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2年
2 代學靈;;⒅檎w式保溫隔熱建筑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3 趙林;玻化微珠保溫混凝土的關(guān)鍵問題研究及工程示范[D];太原理工大學;2015年
4 張澤平;;⒅楸鼗炷良捌浣Y(jié)構(gòu)的基本性能試驗與理論分析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恒;玻化微珠再生混凝土柱受壓性能試驗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2 施廣鑫;;⒅楸厣皾{力學性能及耐久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5年
3 黃海拼;夏熱冬冷地區(qū)玻化微珠外保溫墻體的保溫性能試驗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5年
4 周立民;;⒅楸厣皾{性能優(yōu)化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5 鄭輝;礦物摻合料對玻化微珠保溫材料性能的影響[D];重慶大學;2015年
6 劉建洋;;⒅楸鼗炷量招募袅拐鹦阅茉囼炑芯縖D];太原理工大學;2016年
7 許麗蓮;復合夾心板材性試驗及溫度變形數(shù)值模擬[D];延邊大學;2016年
8 孫凱強;;⒅楸厣皾{干燥收縮的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9 伍浩;;⒅橥獗貕w的性能分析[D];湖南科技大學;2016年
10 王偉;玻化微珠保溫承重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試驗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474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947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