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安全工程論文 >

全自動漏斗吸嘴式粉塵發(fā)生裝置樣機研制

發(fā)布時間:2018-04-28 17:15

  本文選題:安全工程 + 粉塵發(fā)生裝置; 參考:《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15年04期


【摘要】:基于粉塵濃度測定和粉塵分布規(guī)律、運移規(guī)律和沉降規(guī)律研究的需要,在氣溶膠粉塵發(fā)生器的基礎上,設計了由計算機控制的全自動漏斗吸嘴式粉塵發(fā)生裝置。提出了該裝置的設計原理、設計結構及運行操作方法;贑++設計了該裝置的控制程序軟件包,利用軟件包中的驅動控制程序,實現(xiàn)了在計算機上對粉塵發(fā)生裝置的遠程遙控。監(jiān)測傳感器可及時發(fā)現(xiàn)吸嘴口是否出現(xiàn)粉塵堵塞,故障傳感器同步監(jiān)測步進電機和攪拌電機,通過微型計算機分析故障并發(fā)出相應控制指令。操作過程中,通過對圈數(shù)、時長、粉塵用量和密度的設置,可發(fā)生1種或多種粒徑粉塵,控制發(fā)塵濃度、分散度,實現(xiàn)粉塵連續(xù)供給。通過發(fā)塵效果檢驗,得出在不同作業(yè)工序下,無論是連續(xù)產塵的噴漿、鑿巖作業(yè),還是瞬間產塵的爆破作業(yè),該裝置都具有較好的模擬產塵效果,產塵的分散度、濃度與現(xiàn)場實測值基本一致,表明該裝置的粉塵粒度分布控制、產塵流量控制等技術達到了預期效果,可為研究粉塵相關特性試驗提供穩(wěn)定可靠、數(shù)量可控的粉塵源。
[Abstract]: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dust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and dust distribution, migration and sedimentation, a computer-controlled automatic dust generator with funnel nozzle was designed. The design principle, design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the device are put forward. The control program software package is designed based on C, and the remote control of dust generator is realized by using the driving control program in the software package. The monitoring sensor can detect the dust clogging at the mouth of the sucker in time. The fault sensor can monitor the stepping motor and the stirring motor synchronously. The fault is analyzed by microcomput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instruction is issued.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one or more kinds of particle size dust can be produced by setting the number of cycles, time, dust dosage and density, controlling the dust emission concentration, dispersing degree, and realizing the continuous supply of dust. Through the test of dust-producing effect, it is concluded that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procedures, whether continuous dust-producing jetting, rock drilling or instantaneous dust-producing blasting, the device has better simulated dust-producing effect, and the dust-producing dispersion is bet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of dust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of dust production flow have achieved the expected effect, which can provide a stable, reliable and controllable dust source for the research of dust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test.
【作者單位】: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礦山熱動力災害與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204089) 遼寧省教育廳科研項目(L2014131)
【分類號】:TD714.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李戰(zhàn)軍,鄭炳旭;塵粒起動機理的初步研究[J];爆破;2003年04期

2 廖賢鑫;蔣仲安;牛偉;袁琦;;采場爆破粉塵運移規(guī)律的Fluent數(shù)值模擬[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12年06期

3 傅貴;張江石;潘結南;李永哲;;工作面粉塵污染狀況研究[J];煤炭學報;2006年01期

4 李雨成;劉天奇;李智;趙勉;;爆破掘進空間內粉塵非穩(wěn)態(tài)運移規(guī)律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4年06期

5 郭創(chuàng)成,王瑞云,劉群,高小梅;分級式氣溶膠發(fā)生器的研制[J];原子能科學技術;2002年03期

6 岑可法 ,樊建人;煤粉顆粒在氣流中的受力分析及其運動軌跡的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7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雨成;基于風幕技術的綜掘面粉塵防治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戰(zhàn)軍;田運生;鄭炳旭;汪旭光;;加速粉塵凝聚減少爆破拆除揚塵的理論與實踐[J];爆破;2005年04期

2 李戰(zhàn)軍,田運生,汪旭光;加速粉塵凝聚降低爆破拆除揚塵的理論研究[J];爆破器材;2005年05期

3 金余其,朱珍錦,潘衛(wèi)國;彎管煤粉濃縮分離的試驗研究及數(shù)值計算[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1996年03期

4 蔣仲安;通風除塵中氣固兩相流動相似理論研究[J];煤炭工程師;1993年04期

5 李戰(zhàn)軍;田運生;汪旭光;;礦塵凝聚機理及實驗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6年01期

6 崔曉鈺,翁建華,陳善年;離心通風機內氣固兩相流動計算[J];風機技術;2001年04期

7 龍?zhí)煊?激波后地面粉塵顆粒起揚運動的數(shù)值模擬[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05期

8 顏事龍,薛里;拆除爆破粉塵控制研究現(xiàn)狀與前景[J];工程爆破;2004年03期

9 駱仲泱,岑可法,倪明江;燃煤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的綜合數(shù)學模型[J];工程熱物理學報;1993年01期

10 周鳴鏑;旋風類除塵器研制中模型的;痆J];甘肅科技;2005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戰(zhàn)軍;羅勇;;環(huán)保清潔爆破拆除技術[A];中國爆破新技術Ⅱ[C];2008年

2 姚仁太;范丹;徐向軍;郝宏偉;孫慶紅;;包鋼及其尾礦壩輻射環(huán)境影響分析[A];第三次全國天然輻射照射與控制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大明;輸煤巷道煤塵運移規(guī)律及治理技術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2 劉鋒;爆炸水霧降除爆破拆除粉塵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1年

3 郝振華;粗糙顆粒動理學及流化床氣化爐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李雨成;基于風幕技術的綜掘面粉塵防治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5 傅磊;散料的流動性及其在彎管中氣力輸送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6 張桂芳;懸浮微細礦粒在電場中的數(shù)值分析及分選機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3年

7 吳學成;多相流顆粒運動特性的激光測試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8 賈惠艷;皮帶輸煤系統(tǒng)轉載點粉塵析出逸散規(guī)律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7年

9 程坤;干式弱磁場氣流懸浮磁選機的研制[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10 劉亞明;慣性顆粒所見被動標量特性及其動力學模型[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伍修錕;呼吸性煤塵物理化學特性的研究及應用[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李濤;纖維材料微粒捕集器特性及再生控制系統(tǒng)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溫玲麗;城市建筑施工揚塵空間運移模式的數(shù)值模擬[D];蘭州大學;2011年

4 李鋒;基于FLUENT的硐室采場粉塵濃度分布規(guī)律模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0年

5 張奕君;無控粉塵抑塵方法及運移規(guī)律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1年

6 段曉;地鐵隧道清潔車技術開發(fā)與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陳云;旋流燃燒器內氣固兩相流動數(shù)值試驗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8 杜黎龍;射流和管內氣固多相流測量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9 袁鳳東;水泥氣力輸送系統(tǒng)粉塵污染治理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10 孟向軍;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出口區(qū)域顆粒濃度分布和運動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魁;徐德龍;;大顆粒流化床內氣固兩相流穩(wěn)定性試驗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4期

2 王青松,金龍哲,孫金華;煤層注水過程分析和煤體潤濕機理研究[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4年01期

3 馬云東;羅根華;郭昭華;;轉載點粉塵顆粒擴散運動規(guī)律的數(shù)值模擬[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6年02期

4 張大明;馬云東;;輸煤巷道通風排塵特征參數(shù)數(shù)值模擬優(yōu)化研究[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12年01期

5 周彥煌;張領科;陸春義;余永剛;;一種兩相流點火模型及數(shù)值模擬[J];兵工學報;2010年04期

6 金龍哲,傅清國,任寶宏,吳吉男;煤層注水中添加粘塵棒降塵試驗[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1年01期

7 施春紅;歐盛南;金龍哲;;礦井粉塵運移規(guī)律性的試驗研究[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S2期

8 杜翠鳳;王輝;蔣仲安;何宗禮;胡國勇;;長壓短抽式通風綜掘工作面粉塵分布規(guī)律的數(shù)值模擬[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08期

9 趙振保;翟慧兵;王鳳;;綜放工作面粉塵運動的數(shù)值模擬及試驗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12期

10 李戰(zhàn)軍,鄭炳旭;塵粒起動機理的初步研究[J];爆破;2003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雨成;基于風幕技術的綜掘面粉塵防治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2 賈惠艷;皮帶輸煤系統(tǒng)轉載點粉塵析出逸散規(guī)律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郁飛;纖維性粉塵自由沉降速度問題的研究[D];東華大學;2004年

2 郭輝;氣流分布與粉塵沉降規(guī)律的試驗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6年

3 吳應豪;巷道粉塵沉降規(guī)律與轉載點噴霧降塵系統(tǒng)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7年

4 李立;撞擊流吸收器流動特性的三維數(shù)值模擬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年

5 胡大山;粉塵在通風除塵管道內沉積行為的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秀芳;吸糧機單筒型吸嘴性能的研究[J];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2 吳建章;劉秀芳;溫長春;;吸糧機雙筒型吸嘴性能的研究[J];糧食與飼料工業(yè);2005年12期

3 白峰;;分紙吸嘴故障排除一例[J];印刷雜志;2014年02期

4 裴崇雅,李保印,龔新安;空氣捻接器大吸嘴位置的調整[J];棉紡織技術;2004年01期

5 楊興軍;一種新型物料吸嘴[J];山東農機;2004年03期

6 王輝;;SZ201型飛達故障排除兩例[J];印刷技術;2005年10期

7 吳建章;;二次進風口對單筒型吸嘴的性能影響[J];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6期

8 劉海燕;周賀;;吸嘴袋的生產控制及質量控制[J];印刷質量與標準化;2011年04期

9 王寶貴,徐懷忠;袋底吸開機構及其運動分析[J];吉林工學院學報;1990年01期

10 康啟來;;堆紙操作技術要領[J];印刷技術;2004年1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施向東;房瑞明;張曉玲;;給紙機遞紙吸嘴機構的優(yōu)化尺度綜合[A];第十四屆全國機構學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海峽兩岸機構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自動裝吸嘴封口機CN2452893Y[N];中國包裝報;2002年

2 王利;聽印刷機異常聲音解決印機故障[N];中國包裝報;2011年

3 王世豎;凸版印刷中常見電氣故障分析與對策[N];中國包裝報;2008年

4 王新城;如何確保膠印輸紙部件的正常運作[N];中國包裝報;2002年

5 景軒;單色膠印機耗材的選擇[N];中國包裝報;2011年

6 包文;無菌軟包裝——果凍包裝的最佳形式[N];中國包裝報;2006年

7 山西 張樹弼;吸塵器的選擇、使用及維修[N];電子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閆海濱;高速遞紙吸嘴機構的性能分析及參數(shù)化設計[D];西安理工大學;2007年

2 劉建民;草地蝗蟲吸捕機吸嘴的設計及試驗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4年

3 成圖雅;草地蝗蟲吸捕機吸捕過程中蝗蟲逃逸的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181616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81616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627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