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化工園區(qū)特種設備風險隱患管理優(yōu)化研究
本文選題:化工園區(qū) + 特種設備; 參考:《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2015年02期
【摘要】:以南京化工園區(qū)為例,通過對我國化工園區(qū)特種設備風險隱患管理的研究探討,提出了我國化工園區(qū)特種設備風險隱患管理存在的各類問題。針對風險定量簡單、缺乏參考價值的問題,引入了定性和定量兩類風險隱患分析方法,使特種設備風險隱患的定量分析更具科學合理性;針對特種設備風險評價系統(tǒng)操作復雜、實用性差的問題,結合南京化工園區(qū)特種設備管理情況和設備的固有危險性原理合理定義了設備風險影響因子,并采用層次分析法和定量加權平均法完善了特種設備風險等級的科學劃分;針對化工園區(qū)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與設備風險管理脫節(jié)的問題,引入法律中特種設備分類監(jiān)管理念,設計了具備5級水平的分類監(jiān)管模型,科學優(yōu)化了特種設備風險隱患的管理模式。提出的化工園區(qū)特種設備風險隱患管理優(yōu)化方法有助于工程實際應用,使得風險定量更加精確可行,突出了特種設備的監(jiān)督管理重點,有利于政府、企業(yè)的風險監(jiān)管工作。
[Abstract]:Taking Nanjing Chemical Industry Park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risk management of special equipment in chemical park of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various problems of risk management of special equipment in chemical industry park of our country. In view of the simple risk quantitative and lack of reference value, it introduces two kinds of risk analysis methods, which are definite and quantitative, so as to make special types of risks.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risk of equipment risk is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n view of the complicated operation and poor practicability of the special equipment risk evaluation system, the risk factors of equipment are defined rationall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management of special equipment and the inherent danger principle of equipment in Nanjing chemical industry park, 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quantitative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are adopted. The scientific division of the risk grade of special equipment is good. In view of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special equipment and equipment risk management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park, the concept of classification supervision of special equipment in the law is introduced, a classification supervision model with 5 levels is designed, and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risk of special equipment is optimized scientifically.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risk management of plant equipment is helpful 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roject, making the risk quantitative more accurate and feasible, highlighting the emphasis of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special equipmen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government and the risk supervision of the enterprises.
【作者單位】: 南京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南京市鍋爐壓力容器檢驗研究院;
【基金】:國家質檢公益項目(201310159) 南京市科技計劃軟課題(201302025)
【分類號】:TQ08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黃小美;李百戰(zhàn);彭世尼;楊茂華;;基于事件樹的天然氣管道風險定量分析[J];煤氣與熱力;2009年04期
2 繆春生,趙建平;壓力容器風險模糊分析方法的研究(一)——固有危險性評價和風險水平評價[J];壓力容器;2005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曉軍;齊海麗;;公共危機管理中的非營利組織參與[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2 宋立新;劉瑾妍;;大眾傳媒危機事件中的輿論緩釋作用——《人民日報》“三鹿事件”報道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8期
3 董文庚,蘇昭桂;氯氣瞬間泄漏事故危害區(qū)域預測[J];安全;2005年04期
4 董文庚;劉慶洲;;易燃性物料儲罐壓力惰化過程設計與計算[J];安全;2008年01期
5 安繼彩;陳曉艷;安西帥;徐春豪;;后金融危機時代河南省體育產業(yè)的危機管理[J];安徽體育科技;2012年02期
6 劉霞;吳應會;嚴曉;;危機決策:一個基于“情景-權變”的分析框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7 彭建軍;;中國企業(yè)的危機管理:問題及對策[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8 卓思廉;;學校危機管理機制初探[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9 陸奇斌;張強;張歡;周玲;張秀蘭;;基層政府績效與受災群眾滿意度的關系[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10 高飛;車少臣;王建紅;;城市園林綠化次生災害預警分析與危機管理體系的探討——對2009年底和2010年初北京大雪冰凍天氣的思考[J];北京園林;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革;閻耀軍;;國內外公共危機管理研究綜述[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原方;;論我國公共危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康麗霞;;關于我國公共危機管理績效評估若干問題的思考[A];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廖小東;曹文波;;民族地區(qū)突發(fā)性群體事件與政府危機管理研究[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李鈺;董樂霞;;地鐵火災應急救援關鍵技術概念設計初步研究[A];2011中國消防協(xié)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佟瑞鵬;馮志斌;;我國突發(fā)環(huán)境事件應急工作情況及建議[A];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地區(qū)職業(yè)安全健康學術研討會暨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王立群;劉晨;姚丹丹;;對石油、化工企業(yè)有毒氣體防護距離的探討[A];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周曉峰;;我國應急救援培訓現狀與對策[A];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李程偉;金燕嬌;;公共危機的地方治理:研究現狀與未來趨勢[A];改革開放與理論創(chuàng)新——第二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文集[C];2008年
10 鄔春仙;何建紅;陳海云;劉偉芳;;北京市應急統(tǒng)計工作機制建設的探索與實踐[A];北京市第十五次統(tǒng)計科學討論會獲獎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鐘琪;危機應對體系評估與機制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2 馬慧敏;基于免疫理論的非常規(guī)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主動免疫系統(tǒng)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3 張曉鵬;公共危機管理系統(tǒng)的構建與能力評價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4 張恩韶;網絡輿論危機下的當代中國政府形象塑造[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潔潔;國際關系及重大事件對出入境旅游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肅;基于多Agent的突發(fā)事件信息智能監(jiān)測系統(tǒng)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7 李偉慶;公安應急管理的財政保障機制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8 陳巧玲;農村改革中農民推動作用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9 周濤;網絡輿論環(huán)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10 張義;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政府應急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麗維;風險社會背景下我國突發(fā)公共事件預警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陳曉娟;基于“事實與價值”二分法的政府危機公關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周姍;論“后非典時代”中國對突發(fā)性危機事件的新聞發(fā)布[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賈建軍;我國電力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現狀與對策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袁偉;我國公共危機中媒體管理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王丹;我國企業(yè)家危機處理行為對企業(yè)形象的影響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徐淑慧;高校圖書館安全危機管理能力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綦鳳凱;某高校圖書館危機管理系統(tǒng)構建[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9 曹凌宇;財務視角下我國火電企業(yè)的危機管理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10 劉燁華;社會資本視域下政府公共危機治理提升途徑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何淑靜,周偉國,嚴銘卿,肖星;燃氣輸配管網可靠性的故障樹分析[J];煤氣與熱力;2003年08期
2 廖柯熹,姚安林,張淮鑫;天然氣管線失效故障樹分析[J];天然氣工業(yè);2001年02期
3 張甫仁;燃氣火災爆炸事故危險源辨識及危險性模擬分析[J];天然氣工業(yè);2005年01期
4 霍春勇,董玉華,高惠臨;長輸天然氣管線的故障樹研究[J];天然氣工業(yè);2005年10期
5 孫永慶;鐘群鵬;張崢;;城市燃氣管道風險評估中失效后果的計算[J];天然氣工業(yè);2006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榮梅;周躍;許慶忠;;江蘇省南通市肉制品風險隱患調查分析[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13年04期
2 ;國務院食安辦:2014年采取6項舉措推進食品安全工作[J];中國食品學報;2013年12期
3 魯叔媛;;制定地震災區(qū)自然環(huán)境風險隱患防治預案思考[J];法治論叢(上海政法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4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要求切實做好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工作[J];中國住宅設施;2011年06期
5 ;國務院食安辦采取6項舉措推進2014年食品安全工作[J];食品科技;2014年01期
6 苗玉蓮;;焦化行業(yè)環(huán)境風險隱患淺析[J];能源與節(jié)能;2013年01期
7 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青海監(jiān)管局課題組;郭小明;;銀行業(yè)支持青海鹽湖化工產業(yè)發(fā)展研究[J];青海金融;2013年10期
8 本刊評論員;;一手抓打非治違 一手抓計劃執(zhí)法[J];湖南安全與防災;2012年03期
9 賀震;;推進環(huán)境污染責任保險 零理賠才是最高境界[J];環(huán)境與生活;2013年04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鳳敏;;用行業(yè)立法修補我國商業(yè)銀行基層行檔案“破窗”芻議[A];回顧與展望:2010年全國檔案工作者年會論文集(上)[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周凱邋楊愛群;內蒙古赴12盟市督察[N];中國環(huán)境報;2008年
2 首席記者 周秀芳 通訊員 周凱;我區(qū)拉網排查環(huán)境風險隱患[N];內蒙古日報(漢);2008年
3 本報記者 書生 通訊員 孫國順;地區(qū)下月起排查各類突發(fā)公共事件風險隱患[N];阿克蘇日報;2009年
4 李杰實 記者 劉柏森;明年底建成風險隱患數據庫[N];黑龍江日報;2009年
5 記者 陳炎雄;省督查組到我市檢查突發(fā)事件風險隱患排查整改工作[N];汕尾日報;2012年
6 記者 郭曉東 通訊員 史便鳳;實施風險隱患集中排查[N];金融時報;2013年
7 郝曉寧;加強銀企對賬 防范風險隱患[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13年
8 記者 薛亮;銀行理財產品風險隱患亟待高度關注[N];金融時報;2013年
9 財達證券 李劍峰;光大事件折射高頻量化交易風險隱患[N];證券日報;2013年
10 韶關日報記者 李陶猛 見習記者 吳文素;建立健全機制 確保社會和諧[N];韶關日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崔亞龍;動車組制動及其相關系統(tǒng)風險隱患評價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810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8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