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其他可燃氣體對空氣中甲烷爆炸極限的影響
本文選題:礦井火區(qū) 切入點:甲烷(CH) 出處:《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5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研究礦井火區(qū)中一氧化碳(CO),氫氣(H2),乙烯(C2H4)和乙烷(C2H6)等可燃氣體對空氣中甲烷(CH4)爆炸極限和爆炸危險度(F值)的影響及雙組份可燃氣體爆炸界限和爆炸危險度的變化,采用空氣中可燃氣體爆炸極限測定方法完成一系列試驗,測定加入不同體積分數(shù)其他可燃氣體時CH4的爆炸極限。其他可燃氣體的加入,均使空氣中CH4和混合可燃氣體的爆炸界限加寬;同時加大了CH4和混合可燃氣體的爆炸危險度。試驗結(jié)果表明:加入C2H4氣體對CH4爆炸極限影響較大,使CH4及其雙組份混合氣體的爆炸危險度明顯增大;加入量為2.0%時,CH4的F值增加了540%。而加入CO氣體比加入C2H6,C2H4和H2等氣體對CH4及混合氣體的爆炸極限影響都小。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combustible gases such as carbon monoxide (CO), hydrogen gas (H _ 2H _ 2H _ (4)) and ethane (C _ (2H _ (6))) on the explosion limit and explosion risk (F) of methane (Ch _ 4) in air, and the change of explosion boundary and explosion risk of two-component combustible gas, A series of tests were completed by means of the explosion limit measurement method of combustible gas in air. The explosion limit of CH4 was determined when different volume fraction of other combustible gas was added. The explosion limit of CH4 and mixed combustible gas in air is widened, and the explosion risk of CH4 and mixed combustible gas is increa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C2H4 ga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xplosion limit of CH4. The explosion risk of CH4 and its two-component mixture gas is obviously increased, and the F value of CH4 increases by 540 when the addition amount is 2.0. The effect of CO gas addition on the explosion limit of CH4 and mixed gas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C _ 2H _ 6, C _ 2H _ 4 and H _ 2 gas.
【作者單位】: 西安科技大學西部礦井開采及災害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安科技大學能源學院;重慶市萬州天然氣公司;重慶三峽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51304155) 陜西省重點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計劃(2012KCT-09)
【分類號】:TD712.7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譚迎新,張景林,張小春;可燃氣體(或蒸汽)爆炸特性參數(shù)測定[J];兵工學報;1995年02期
2 胡耀元,楊元法,李 勇,朱凱漢,周邦智;H_2,CH_4,CO多元爆炸性混合氣體的爆炸極限及其容器因素[J];中國科學(B輯 化學);2002年01期
3 鄧軍;吳曉春;程超;;CH_4,CO,C_2H_4多元可燃氣體爆炸的實驗研究[J];煤礦現(xiàn)代化;2007年05期
4 王華;葛嶺梅;鄧軍;羅振敏;程方明;;受限空間可燃性氣體爆炸特性的對比[J];煤炭學報;2009年02期
5 宋萬新;楊勝強;朱玲方;;立體抽采條件下高瓦斯采空區(qū)煤自燃危險性預測[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2年04期
6 譚波;胡瑞麗;高鵬;李凱;;煤自燃災害氣體指標的階段特征試驗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3年02期
7 褚廷湘;余明高;李龍飛;;采空區(qū)遺煤自燃環(huán)境信息識別及預報指標確定[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4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明;趙月兵;;RDX與Al混合體系的靜電火花感度研究[J];兵工學報;2009年12期
2 王學影;張晟;葉樹亮;;氣體易燃特性受限空間實驗測定方法的研究[J];傳感技術(shù)學報;2010年03期
3 葉樹亮;張晟;;基于多參數(shù)和特征層融合的化學品燃爆狀態(tài)辨識方法[J];傳感技術(shù)學報;2011年04期
4 王華;鄧軍;王連華;葛嶺梅;王偉峰;;可燃性氣體爆炸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8年03期
5 肖淑衡;鄒雪春;梁棟;;熱環(huán)境下燃氣爆炸特性的研究進展[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1期
6 陸美麗;胡耀元;馬靜萌;蔣永福;;H_2,CO雙元體系支鏈爆炸的特性與防爆安全指標[J];高;瘜W工程學報;2007年01期
7 劉琪;譚迎新;;粉塵爆炸基本特性及防爆措施[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8年03期
8 賈寶山;王小云;溫海燕;李宗翔;;煤礦巷道內(nèi)CO抑制瓦斯爆炸的反應動力學模擬研究[J];爆破;2013年01期
9 鐘委;涂銳;楊健鵬;邊會婷;;不同風速作用下半水煤氣泄漏的數(shù)值模擬[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3年06期
10 周西華;孟樂;史美靜;郭梁輝;趙建元;馮寸寸;;高瓦斯礦發(fā)火區(qū)封閉時對瓦斯爆炸界限因素的影響[J];爆炸與沖擊;2013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劉娟娟;;不同初始溫度下瓦斯爆炸特性參數(shù)的實驗研究[A];煤礦瓦斯綜合治理與開發(fā)利用論文集[C];2012年
2 朱紅青;黃顯華;譚波;楊成軼;;巷道高冒封閉火區(qū)燃燒狀態(tài)及表面溫度場演變規(guī)律[A];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2013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3年
3 王鴻儒;王梓;;淺談紡織行業(yè)的安全生產(chǎn)問題[A];"德凱杯"第二屆全國毛紡行業(yè)技術(shù)改造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4 劉丹;司榮軍;李潤之;許春兆;;瓦斯爆炸壓力載荷作用規(guī)律分析研究[A];第六屆全國強動載效應及防護學術(shù)會議暨2014年復雜介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動態(tài)力學行為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潤之;點火能量與初始壓力對瓦斯爆炸特性的影響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喻健良;預混火焰在微小通道中傳播和淬熄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3 羅振敏;瓦斯爆炸抑制材料的特性及抑爆作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9年
4 包亮;城市下水道及化糞池可燃氣體監(jiān)控預警系統(tǒng)研制與應用[D];重慶大學;2009年
5 車強;采空區(qū)氣體三維多場耦合規(guī)律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0年
6 尉存娟;水平管道內(nèi)甲烷—空氣預混氣體爆炸過程研究[D];中北大學;2010年
7 劉貞堂;瓦斯(煤塵)爆炸物證特性參數(shù)實驗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0年
8 任少峰;可燃性氣體泄爆動力學機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9 彭述娟;山地城市污水管道氣體爆炸風險評估及預警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10 許紅利;超細水霧抑制瓦斯煤塵混合爆炸模擬實驗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姚世琪;連通容器內(nèi)可燃氣體爆炸影響因素的數(shù)值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2 曹瑋;磷酸銨鹽干粉抑制瓦斯爆炸的實驗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1年
3 王穎;20L球形密閉裝置內(nèi)惰性氣體抑制瓦斯爆炸實驗研究[D];中北大學;2012年
4 嚴清華;球形密閉容器內(nèi)可燃氣體爆炸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5 陸美麗;H2,CO和CH4多元爆炸性混合氣體支鏈爆炸特性和防爆安全指標[D];浙江師范大學;2005年
6 谷祖虹;處理可燃氣體設備安全設計與軟件開發(fā)[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7 田家寶;船用機艙油氣濃度分布規(guī)律與爆燃危險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8 肖丹;受限空間瓦斯爆炸特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2007年
9 張宏翔;管道內(nèi)預混可燃氣體燃爆過程仿真研究[D];中北大學;2008年
10 程方明;超細粉體抑制甲烷—空氣預混氣爆炸實驗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迎新,張景林,張小春;可燃氣體(或蒸汽)爆炸特性參數(shù)測定[J];兵工學報;1995年02期
2 謝振華,金龍哲,宋存義;程序升溫條件下煤炭自燃特性[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3 陳愛平;管道內(nèi)流動氣體爆炸問題的實驗研究[J];爆炸與沖擊;1999年04期
4 胡千庭,蔣時才,蘇文叔;我國煤礦瓦斯災害防治對策[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0年01期
5 戴廣龍,王德明,陸偉,周福寶;煤的絕熱低溫自熱氧化試驗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6 丁信偉,李志義,李應博;可燃氣體云爆燃實驗[J];化工學報;1999年04期
7 陳立;武江河;郭鑫禾;;煤炭自燃標志性氣體預測指標的實驗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4期
8 胡耀元,鐘依均,應桃開,楊元法,陸美麗,朱凱漢,李勇;H_2,CO,CH_4多元爆炸性混合氣體支鏈爆炸阻尼效應[J];化學學報;2004年10期
9 胡耀元,楊元法,李 勇,朱凱漢,周邦智;H_2,CH_4,CO多元爆炸性混合氣體的爆炸極限及其容器因素[J];中國科學(B輯 化學);2002年01期
10 魏永生,周邦智,鄭敏燕;水煤氣-空氣混合氣體爆炸極限與濃度關(guān)系的統(tǒng)計分析[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04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郭艾東;煤自燃階段特征及采空區(qū)自燃區(qū)域變化規(guī)律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2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詹福如,蘇國鋒,袁宏永;雙波段可燃氣體探測技術(shù)及其電路設計[J];火災科學;2002年02期
2 李建新;王來貴;;北票礦區(qū)地表可燃氣體泄露災害治理[J];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
3 [k逢■;;從頁巖干餾氣體中回收氣體汽油的生產(chǎn)裝置[J];石油煉制與化工;1959年18期
4 首曉潔;趙曉龍;鄧莎萍;張倬源;;油田站場可燃氣體濃度檢測的設計[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3年12期
5 徐京生;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的應用[J];計量技術(shù);2000年08期
6 劉建,陳讓曲;可燃氣體冷凍儲存安全性分析[J];煉油技術(shù)與工程;2003年08期
7 劉旭;;可燃氣體報警器的選點安裝與使用維護初探[J];吉林勞動保護;2011年10期
8 馮省利;;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guī)范的應用體會[J];石油化工自動化;2012年03期
9 ;廔r(対氏r)煉掽安全操作注意事,
本文編號:15569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556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