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頭布置方式對細水霧除塵效率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噴頭布置方式對細水霧除塵效率的影響 出處:《金屬礦山》2016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了研究濕式除塵中噴頭布置方式對細水霧除塵效率的影響,設計了由粉塵產(chǎn)生系統(tǒng)、噴霧系統(tǒng)、測試系統(tǒng)組成的細水霧除塵實驗平臺。對不同噴頭布置方式下細水霧除塵效率進行了實驗研究,得到了噴霧壓力和噴頭布置方式對細水霧除塵效率的影響:細水霧除塵效率隨噴霧壓力的增加而提高,但當噴霧壓力超過1.6 MPa后提高速率變緩;各個噴霧壓力下,雙噴頭的除塵效果均優(yōu)于單噴頭;噴頭距離塵源越遠,全部粉塵的除塵效果越好,而呼吸性粉塵的除塵效果越差。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pray head arrangement in wet dust collection on the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of water mist, a dust generation system, a spray system, was designed. The water mist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under different spray head arrangement wa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on the experimental platform of water mist dust removal composed by the test system. The effects of spray pressure and nozzle arrangement on the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of water mist are obtained. The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of water mis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pray pressure, but the increase rate slows down when the spray pressure exceeds 1.6 MPa. Under each spray pressure, the dusting effect of double nozzl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ingle nozzle. The farther the nozzle is from the dust source, the better the dust removal effect of all dust is, but the worse is the dust removal effect of respiratory dust.
【作者單位】: 河南理工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基金】:河南理工大學熱能工程重點項目(編號:509927);河南理工大學博士基金項目(編號:B2010-41)
【分類號】:TD714.4
【正文快照】: 隨著我國生產(chǎn)水平的快速提高,粉塵的產(chǎn)生量也在迅速增加。粉塵不僅會引發(fā)爆炸,磨損機械設備,而且會給人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大量的粉塵嚴重威脅著工礦企業(yè)的安全生產(chǎn)和職工的生命健康[1-4]。因此,降塵除塵已經(jīng)成為一項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5]。為了減少粉塵的危害,大體上可以將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培良;更新備料設備 提高除塵效率[J];紙和造紙;1996年06期
2 陳金泉;污染氣象與火電廠除塵效率關系探討[J];江蘇環(huán)境科技;2001年01期
3 葉天秀;沉降室除塵效率的計算機模擬計算[J];化工設計通訊;2002年02期
4 欒景麗;寧平;;提高轉爐除塵效率的實踐研究[J];云南環(huán)境科學;2005年S1期
5 劉冰心;濕式振動矩形纖維柵的除塵效率仿真[J];林業(yè)勞動安全;2005年01期
6 黃鵬;;影響除塵效率的原因及對策[J];安徽冶金;2008年01期
7 溫治軍;;影響電除塵效率的主要因素以及對策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年28期
8 王麗娜;李治鋼;;對混燃高鋁煤提高除塵效率的分析探討[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9 王喜軍;李文華;范全勝;;300MW機組電除塵效率低原因分析及改造[J];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2期
10 安勝利;;影響除塵效率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科技與企業(yè);2013年1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德奎;;以經(jīng)濟有效的技術措施提高電除塵除塵效率[A];第十一屆全國電除塵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胡紅斌;;提高電除塵效率的一點體會[A];第十屆全國電除塵、第二屆脫硫?qū)W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3 胡紅斌;;應用電除塵技術提高除塵效率的一點體會[A];全國火電100MW級機組技術協(xié)作會第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李濟吾;蔡偉建;;水簾極板靜電除塵模型的收集性能實驗研究[A];中國物理學會靜電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劉義梅;;燒結機機頭電除塵效率提升的途徑[A];2010年全國冶金安全環(huán)保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6 原永濤;齊立強;岳煥玲;;燃煤電廠濕法脫硫系統(tǒng)輔助除塵效率的數(shù)學模型[A];第十二屆中國電除塵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姜雨澤;;提高燃煤電廠電除塵效率技術改造方案探討[A];2011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1年
8 朱軍;李立敏;;應用大功率高頻電源技術提高電除塵效率[A];全國火電大機組(300MW級)競賽第36屆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9 欒松;;淺談粉塵特性對靜電除塵器除塵效率的影響[A];中國硅酸鹽學會環(huán)保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趙峰;孫立亭;王濤;;球團主抽電除塵提效改造及實踐[A];晉瓊粵川魯冀遼七省金屬(冶金)學會第二十一屆礦業(y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吳誠;福建三金鋼鐵通過環(huán)保復查[N];中國環(huán)境報;2013年
2 申英俊;除塵效率和節(jié)能降耗并重[N];中國冶金報;2012年
3 何衛(wèi)東 李紅欣;興泰發(fā)電公司千萬資金“變臉”電除塵[N];華北電力報;2005年
4 祁進城;西寧特鋼發(fā)展循環(huán)經(jīng)濟見真效益[N];中國環(huán)境報;2006年
5 劉晨;噴霧技術在鋼鐵渣處理中的應用[N];世界金屬導報;2007年
6 劉延忠 田式建;實施環(huán)保促和諧[N];濟寧日報;2005年
7 杜志強 柳彬;構筑藍天碧水工程[N];華北電力報;2001年
8 通訊員 周春光;航勘院旋流除塵機亮相[N];中國航空報;2000年
9 德晶;電除塵器的操作維護與改造[N];中國建材報;2003年
10 李昌德 劉晨;轉爐一次煙氣高效節(jié)水型塔文除塵系統(tǒng)[N];世界金屬導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沈欣軍;電除塵器內(nèi)細顆粒物的運動規(guī)律及其除塵效率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2 李小川;氣流場中粉塵顆粒流動行為與濕法凈化[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逄曉龍;超聲波霧化技術捕集微細顆粒物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2 仇家勝;高頻高壓靜電除塵電源控制系統(tǒng)設計[D];江蘇科技大學;2015年
3 藍惠霞;高梯度磁分離除塵實驗與機理的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1年
4 于興魯;電袋復合除塵特性的實驗及三維模擬[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5 岳煥玲;火電廠脫硫工藝對除塵效率的影響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7年
6 李世遠;脈沖電場強化煙氣顆粒物控制技術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7 彭偉功;高梯度磁凈化除塵的理論及實驗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04年
8 張騰龍;漩渦除塵機理的數(shù)值模擬和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李貞;電站燃煤鍋爐煙氣中顆粒物排放特性與脫除的數(shù)值模擬[D];上海電力學院;2014年
10 吳琨;荷電水霧振弦柵除塵機理與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3670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367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