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貨共線鐵路橋梁列車脫軌后與防護墻碰撞過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29 10:15
本文關(guān)鍵詞:客貨共線鐵路橋梁列車脫軌后與防護墻碰撞過程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鐵路橋梁 脫軌列車 防護墻 碰撞過程
【摘要】:列車在鐵路橋梁上發(fā)生脫軌事故后往往會造成巨大的人員財產(chǎn)損失,因此列車在橋梁上的防脫軌、防脫線保護工作十分重要。我國地形條件復(fù)雜,多山嶺丘陵,地勢崎嶇,在既有鐵路運輸線中,鐵路橋梁分布十分廣泛,如何有效地保護在橋梁上發(fā)生脫軌的列車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本文針對我國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防護墻防脫線措施,研究了不同情況下脫軌列車與防護墻的碰撞過程與防護墻防脫線性能,對工程實際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論文首先對列車脫軌后的運動過程進行了相應(yīng)的分段,將研究的重點著眼于脫軌列車與防護墻的碰撞過程;基于有限單元法,根據(jù)實際情況,建立了選定車型與橋面模型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數(shù)值仿真模擬手段,根據(jù)當下防護墻設(shè)計方案,研究了三種不同車型與現(xiàn)行方案防護墻的脫軌碰撞過程,得出了車型變換對碰撞過程的影響規(guī)律,并在此基礎(chǔ)上研究了防護墻高度與碰撞過程及墻體防脫線能力之間的關(guān)系,分析了對碰撞過程和墻體性能有重要影響的因素。針對車輛脫軌后在道床中的下陷現(xiàn)象,研究了下陷情況對碰撞過程的影響,分析了車輛在最極限下陷情況下的車體姿態(tài)。針對目前鐵路橋梁防護墻的設(shè)計方案,分析了墻體特征變化對脫軌碰撞的影響規(guī)律。 文章較全面的研究了列車在橋面脫軌后與防護墻的碰撞過程,分析了相關(guān)特稱參數(shù)對碰撞過程及墻體防脫線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論文為列車防脫線工作及鐵路橋面防護墻設(shè)計方案的研究提供了數(shù)據(jù)上的參考。
【關(guān)鍵詞】:鐵路橋梁 脫軌列車 防護墻 碰撞過程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U447;U298.5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緒論9-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9-10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0-13
-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0-12
- 1.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2-13
- 1.3 本文工作的主要內(nèi)容13-14
- 2 脫軌車輛與防護墻碰撞問題的建模14-31
- 2.1 脫軌車輛與防護墻碰撞問題的描述14-18
- 2.1.1 車輛的選定14-17
- 2.1.2 橋面結(jié)構(gòu)的描述17-18
- 2.2 有限元模型建模18-25
- 2.2.1 車輛有限元模型建模19-22
- 2.2.2 橋面結(jié)構(gòu)的有限元模型建模22-24
- 2.2.3 總體模型建模24-25
- 2.3 材料模型及計算參數(shù)25-30
- 2.3.1 車輛材料模型及參數(shù)25
- 2.3.2 橋面結(jié)構(gòu)材料模型及參數(shù)25-28
- 2.3.3 接觸的算法與定義28-29
- 2.3.4 邊界約束29
- 2.3.5 沙漏控制29
- 2.3.6 負體積29-30
- 2.4 小結(jié)30-31
- 3 脫軌列車碰撞過程分析31-68
- 3.1 簡化模型碰撞過程分析32-43
- 3.1.1 A型動車組頭車32-36
- 3.1.2 B型機車36-39
- 3.1.3 C型機車39-43
- 3.2 防護墻高度變化對碰撞過程的影響43-55
- 3.2.1 A型動車組頭車與增高后防護墻的碰撞過程43-47
- 3.2.2 B型機車與增高后防護墻的碰撞過程47-51
- 3.2.3 C型機車與增高后防護墻的碰撞過程51-55
- 3.3 考慮道床下陷情況的碰撞過程分析55-66
- 3.3.1 1055mm高度防護墻碰撞模擬55-59
- 3.3.2 1200mm高度防護墻碰撞模擬59-63
- 3.3.3 1400mm高度防護墻碰撞模擬63-66
- 3.4 本章小結(jié)66-68
- 4 防護墻特征變化對碰撞過程的影響68-83
- 4.1 防護墻寬度變化對碰撞過程及墻體性能的影響68-75
- 4.1.1 不同防護墻寬度下的碰撞過程研究68-74
- 4.1.2 防護墻寬度變化對其防護性能的影響74-75
- 4.2 防護墻材料變化對碰撞過程及墻體性能的影響75-82
- 4.2.1 材料的選取75-76
- 4.2.2 不同墻體材料下碰撞過程的研究76-81
- 4.2.3 防護墻材料變化對其防護性能的影響81-82
- 4.3 本章小結(jié)82-83
- 5 總結(jié)與展望83-85
- 5.1 全文工作總結(jié)83
- 5.2 今后工作的展望83-85
- 參考文獻85-89
- 攻讀學位期間主要的研究成果89-90
- 致謝9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熊益波;胡永樂;徐進;陳劍杰;;混凝土Johnson-Holmquist模型極限面參數(shù)確定[J];兵工學報;2010年06期
2 閆東明;林皋;徐平;;三向應(yīng)力狀態(tài)下混凝土動態(tài)強度和變形特性研究[J];工程力學;2007年03期
3 熊益波;陳劍杰;胡永樂;王萬鵬;;混凝土Johnson-Holmquist本構(gòu)模型關(guān)鍵參數(shù)研究[J];工程力學;2012年01期
4 石紅星,白書鋒,呂偉民;車與混凝土護欄碰撞的沖擊力簡化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2期
5 郭軍,丁樺,程耿東;汽車碰撞砼護攔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J];計算力學學報;1997年04期
6 高廣軍,田紅旗,姚松;耐沖擊吸能車體[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3年03期
7 謝和平,董毓利,李世平;不同圍壓下混凝土受壓彈塑性損傷本構(gòu)模型的研究[J];煤炭學報;1996年03期
8 姚曙光;許平;;國產(chǎn)磁浮列車外形氣動性能分析[J];鐵道機車車輛;2007年03期
9 周丹;田紅旗;魯寨軍;;國產(chǎn)磁浮列車氣動外形的優(yōu)化[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3期
,本文編號:11125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1125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