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煤塵捕獲固塵技術在礦井除塵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新型煤塵捕獲固塵技術在礦井除塵中的應用
更多相關文章: 煤塵捕獲固塵劑 噴霧噴頭 霧場分布 噴霧特性 自壓式噴霧生成系統(tǒng)
【摘要】:為解決礦井煤塵污染,營造潔凈、安全的井下工作環(huán)境,研發(fā)出了一種新型煤塵捕獲固塵劑,通過對噴頭霧場分布及噴霧特性的研究,設計出了自壓式噴霧生成系統(tǒng),高效、安全地解決了井下煤塵污染問題。
【作者單位】: 安徽理工大學能源與安全學院;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huán)境學院;安徽理工大學測繪學院;
【關鍵詞】: 煤塵捕獲固塵劑 噴霧噴頭 霧場分布 噴霧特性 自壓式噴霧生成系統(tǒng)
【分類號】:TD714.4
【正文快照】: 煤塵是煤礦安全中不可忽略的隱患,過高的煤塵濃度不僅對井下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引發(fā)矽肺病,導致工作環(huán)境的惡劣和加重霧霾,而且當濃度高于一定值時更有可能發(fā)生爆炸的危險[1]。分別對新型煤塵捕獲固塵劑、專用除塵噴頭、配套使用的噴灑設備、裝置如何降低礦井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守平,周建國,李之政;煤塵爆炸的特征及控制初探[J];煤礦開采;2001年01期
2 艾存慧;煤塵爆炸特征及預防措施[J];煤炭技術;2005年07期
3 李文民;煤塵爆炸的特征及控制初探[J];山西煤炭;2005年03期
4 楊鐵保;胡雙啟;;煤塵爆炸防治措施[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07年06期
5 兀帥東;高葆憲;;煤塵爆炸原因分析與防范措施[J];西部探礦工程;2007年08期
6 武國平;郭建平;;儲煤倉煤塵爆炸危險性分析研究[J];中國煤炭工業(yè);2007年10期
7 崔悅;;煤塵爆炸及預防[J];大眾標準化;2008年S2期
8 田川;韓宇;;煤塵爆炸分析與預防[J];煤;2008年08期
9 左建偉;;淺談煤塵爆炸的預防措施[J];才智;2009年32期
10 叢俊林;商思富;蘇衛(wèi)東;;煤礦煤塵爆炸原因分析及防治對策[J];科技資訊;2010年2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王自亮;李鴻彬;李智;趙恩彪;;采煤工作面回風巷沉積煤塵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A];中國煤炭學會煤礦安全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李浩;;選煤廠煤塵及其防治技術[A];2010年全國選煤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3 史興國;;煤礦粉塵的控制[A];第八屆全國采礦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李正虎;段雙成;黃志丹;杜亞林;;煤礦低氧、微氧開采探討[A];第三屆全國煤礦機械安全裝備技術發(fā)展高層論壇暨新產(chǎn)品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5 牟亮禮;王恒志;任草燕;;綜放工作面綜合負壓降塵技術研究與應用[A];2005年度山東煤炭學會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C];2005年
6 郭龍嬌;;礦井重大危險源分析探討[A];紀念中國煤炭學會成立五十周年。▍^(qū)、市)煤炭學會學術?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本報記者;迅速開展煤塵防治檢查[N];中國煤炭報;2014年
2 中國礦業(yè)大學安全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 王和堂 李楠;煤塵爆炸及其防治[N];中國能源報;2010年
3 山西汾河焦煤公司生產(chǎn)處 成軼斌;淺談如何預防煤塵爆炸事故的發(fā)生[N];山西科技報;2008年
4 納雍縣勺窩煤監(jiān)站 何斌;煤塵爆炸的預防和隔絕[N];貴州民族報;2012年
5 通訊員 信永華;新型高分子煤塵阻燃劑問世[N];工人日報;2009年
6 記者 李學玲 李侖;山西靈石一煤礦煤塵爆炸[N];中國煤炭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舒安東;煤礦抗“外來傷害”能力薄弱[N];中華合作時報;2006年
8 本報記者 別凡;兩局要求杜絕煤塵爆等安全隱患[N];中國能源報;2014年
9 本報記者;進一步加強水害和煤塵防治工作[N];中國煤炭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楊書召;受限空間煤塵爆炸傳播及傷害模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楊靜;煤塵的潤濕機理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8年
3 程磊;受限空間煤塵爆炸沖擊波傳播衰減規(guī)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1年
4 劉義;甲烷、煤塵火焰結(jié)構(gòu)及傳播特性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5 陳東梁;甲烷/煤塵復合火焰?zhèn)鞑ヌ匦约皺C理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6 董呈杰;甲烷—沉積煤塵爆炸實驗與大渦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7 張大明;輸煤巷道煤塵運移規(guī)律及治理技術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段健;煤塵防爆降塵劑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9年
2 史果;直線巷道內(nèi)煤塵爆炸火焰波的傳播規(guī)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09年
3 王振華;煤塵潤濕及吸附特性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8年
4 伍修錕;呼吸性煤塵物理化學特性的研究及應用[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馮永安;基于20L球形爆炸裝置的甲烷對煤塵爆炸影響實驗研究[D];中北大學;2013年
6 王岳;煤塵—甲烷爆炸的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7 王洪雨;密閉空間甲烷—煤塵復合爆炸強度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8 丁旭東;干式鉆進煤塵在巷道中運移及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2年
9 鄭繼洪;復配泡沫劑在煤塵表面的吸附機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4年
10 左前明;煤塵爆炸特性及抑爆技術實驗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950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095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