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fā)展階段、結構變遷與資源詛咒
本文關鍵詞:經濟發(fā)展階段、結構變遷與資源詛咒,,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為了解釋資源詛咒原理在現實中表現的不一致性,將經濟發(fā)展階段因素引入以構建自然資源稟賦影響經濟發(fā)展的理論框架。理論框架的邏輯結論表明,在工業(yè)化初期,豐富的自然資源通過初級產品貿易促進經濟結構的非農化變遷,成為經濟發(fā)展的資源福祉;而在工業(yè)化初期之后,豐富的自然資源則通過"荷蘭病"等機制阻礙經濟結構變遷,成為經濟發(fā)展的資源詛咒;谖覈‰H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顯示,經濟較為落后的省份表現為資源福祉,而經濟較為發(fā)達的省份則遭遇資源詛咒,實證分析結果與理論框架的邏輯是一致的。通過對經濟結構的動態(tài)監(jiān)測,可以將對資源詛咒的事后監(jiān)測轉變?yōu)檫^程監(jiān)測,以利于采取相應項措施避免資源詛咒;政府應致力于產業(yè)結構的高級化和合理化,資源豐富區(qū)域在資源福祉期應為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做好準備。
【作者單位】: 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
【關鍵詞】: 經濟發(fā)展階段 經濟結構 資源詛咒 資源福祉 工業(yè)化階段 產業(yè)結構高級化 產業(yè)結構合理化 “荷蘭病”機制
【基金】:重慶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2014BS024)
【分類號】:F1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然資源是人類經濟活動的基本要素之一,經濟發(fā)展的一般經驗和經典經濟理論都預示著豐富的自然資源會構成經濟發(fā)展的“額外”優(yōu)勢(windfall)或者福祉(blessing)。然而實踐中自然資源稟賦與經濟發(fā)展之間的關系遠不是新古典生產函數預示的這樣簡單,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一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付桂軍;齊義軍;;“資源詛咒”國內研究述評[J];生產力研究;2012年12期
2 高吉喜;栗忠飛;;“資源詛咒”現象分析及其對策[J];生態(tài)與農村環(huán)境學報;2013年01期
3 林燕華;;中國“資源詛咒”現象探究[J];當代經濟;2013年20期
4 趙奉軍;西部開發(fā)必須警惕“資源詛咒”[J];西部論叢;2005年10期
5 李莉;;“資源詛咒”研究[J];時代經貿(中旬刊);2008年S4期
6 王文行;顧江;;資源詛咒問題研究新進展[J];經濟學動態(tài);2008年05期
7 王思璇;;“資源詛咒”國內研究綜述[J];中國集體經濟;2008年18期
8 段利民;馬鳴蕭;;“資源詛咒”問題研究理論綜述[J];未來與發(fā)展;2009年05期
9 潘曉莉;;關于“資源詛咒”效應的文獻綜述[J];才智;2009年22期
10 王必達;王春暉;;“資源詛咒”:制度視域的解析[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殷俐娟;;驅除“資源詛咒” 讓資源成為“福祉”[A];資源·環(huán)境·和諧社會——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王國棟;;就地城市化與“資源詛咒”[A];第八屆博士生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3 王國棟;;就地城市化與“資源詛咒”[A];2010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2010年?ǘC];2010年
4 賈會娟;趙春霞;;“資源詛咒”:青海經濟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避開的陷阱[A];2009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暨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呂虹 編譯;《國際先驅論壇報》:非洲有望打破資源詛咒[N];社會科學報;2012年
2 劉青海 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資源詛咒” 作為研究范式的非合理性[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鄭謳 張夢穎;澳大利亞尋求破解“資源詛咒”之道[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4 新華社記者 馬俊 于瑤 任瑋;轉型升級破解“資源詛咒”[N];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5 袁亞騫;俄羅斯陷入“資源詛咒”?[N];中國礦業(yè)報;2013年
6 本報記者 李強;破“資源詛咒”怪圈 別“一業(yè)獨大”格局[N];濟寧日報;2010年
7 陳曉航;破解“資源詛咒”迷局[N];人民日報;2011年
8 記者 張春保 丁文杰;湖南耒陽:擺脫“資源詛咒”加速轉型[N];經濟參考報;2013年
9 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副總編輯 王培楠;“資源詛咒”與木棉產業(yè)[N];南方日報;2010年
10 記者 楊榮 李建斌;破解“資源詛咒”[N];光明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余鑫;“資源詛咒”假說分析與中西部地區(qū)的實證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2 段利民;資源詛咒與區(qū)域經濟增長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3 謝波;中國區(qū)域資源詛咒問題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4 梅冠群;我國“資源詛咒”形成的條件與路徑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5 趙偉偉;相對資源詛咒理論及其中國的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6 韋結余;中國西部地區(qū)“資源詛咒”傳導機制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7 余萍;資源詛咒與傳統(tǒng)農區(qū)的企業(yè)家形成機制[D];河南大學;2014年
8 董利紅;“資源詛咒”與區(qū)域經濟增長問題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s
本文編號:4401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440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