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世界經濟論文 >

經濟周期的成因—信用擴張角度的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5-10 22:03

  本文關鍵詞:經濟周期的成因—信用擴張角度的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2008年的國際經濟危機爆發(fā)之后,經濟周期問題再次成為經濟學家們研究和關注的熱點。在不同的理論范式下,他們得出了經濟周期成因的不同結果。盡管如此,但是他們似乎都從不同程度上承認信用擴張對引發(fā)此次經濟危機具有一定的誘導作用。本文從信用擴張角度闡述了不同學派對于經濟周期成因的解釋,發(fā)現(xiàn)除了凱恩斯以外,其他的學派都重視信用擴張對經濟周期的作用,只是論述的角度各有側重。接著本文指出,雖然馬克思詳實地分析出經濟危機的根源是實體經濟問題,但他也指出信用擴張可能導致經濟危機的產生。因此筆者認為深入研究信用擴張對經濟危機的影響是非常有價值的。通過研究前人的經濟周期理論,本文總結出信用擴張導致經濟周期的兩個機制:觸發(fā)機制和傳播機制。在已有理論的基礎上,本文創(chuàng)新性地從實證角度對我國經濟周期性波動的情況進行了分析,而且采取了個人儲蓄消費比的方法對我國的自然利率進行了估計。一方面,通過對國內數(shù)據(jù)的收集統(tǒng)計、計量分析以及因果檢驗,發(fā)現(xiàn)從觸發(fā)機制角度看,我國信用擴張導致了市場利率和自然利率的偏離,這種偏離導致了投資增加得比消費增加得多,尤其體現(xiàn)在建筑業(yè)和采礦業(yè)的就業(yè)人數(shù)比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批發(fā)和零售業(yè)就業(yè)人數(shù)明顯的增加上。另一方面,通過建立一個線性多元回歸的方法,發(fā)現(xiàn)從傳播機制角度看,我國投資消費比以及早期生產與晚期生產之比有助于解釋我國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正是實體經濟投資與消費比例遭到了破壞,盲目的投資導致了生產過剩以及加劇分配不合理,造成嚴重貧富分化等,這些才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本文對于如何防范經濟危機以及促進我國經濟朝著健康和可持續(xù)方向發(fā)展提出了要加強和改進金融監(jiān)管、做大做強實體經濟的意見。
【關鍵詞】:信用擴張 經濟周期 經濟危機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113.7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緒論9-16
  • 1.1 問題的提出和研究意義9-10
  • 1.2 文獻綜述10-13
  •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10-12
  • 1.2.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分析12-13
  • 1.3 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13-14
  • 1.3.1 研究內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4.主要創(chuàng)新和不足14-16
  • 1.4.1 主要創(chuàng)新14-15
  • 1.4.2 不足之處15-16
  • 第二章 信用擴張與經濟周期的一般理論16-28
  • 2.1 信用擴張和經濟周期16-17
  • 2.1.1 信用和信用擴張的含義16
  • 2.1.2 經濟周期的含義16-17
  • 2.2 經濟學理論中信用擴張與經濟周期的成因分析17-26
  • 2.2.1 馬克思主義對信用擴張與經濟周期的闡述17-19
  • 2.2.2 凱恩斯主義對信用擴張與經濟周期的闡述19-20
  • 2.2.3 后凱恩斯主義對信用擴張與經濟周期的闡述20
  • 2.2.4 奧地利學派商業(yè)周期理論對信用擴張與經濟周期的闡述20-25
  • 2.2.5 貨幣主義學派經濟理論對信用擴張與經濟周期的闡述25-26
  • 2.3 信用擴張與經濟周期相關理論的比較26-28
  • 第三章 信用擴張與中國經濟問題的實證分析28-42
  • 3.1 中國經濟轉型和經濟貨幣化進程中信用擴張的問題28-31
  • 3.2 我國信用擴張與經濟波動的實證檢驗31-39
  • 3.2.1 假設31-32
  • 3.2.2 數(shù)據(jù)的選取32
  • 3.2.3 序列的平穩(wěn)性檢驗32-33
  • 3.2.4 數(shù)據(jù)的H-P濾波方法處理33-36
  • 3.2.5 觸發(fā)機制的檢驗36-38
  • 3.2.6 傳播機制的檢驗38-39
  • 3.3 信用擴張的深層原因39-42
  • 第四章 結論和政策建議42-44
  • 4.1 研究結論42-43
  • 4.2 政策建議43-44
  • 參考文獻44-48
  • 附表48-49
  • 后記4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易憲容;;信用擴張的合理界限與房價波動研究[J];財貿經濟;2009年08期

2 柴蔚恒;淺析虛擬經濟的兩面性[J];發(fā)展研究;2001年12期

3 王自力;;從金融不穩(wěn)定考察金融穩(wěn)定[J];西安金融;2006年05期

4 易憲容;;美國次貸危機的信用擴張過度的金融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9年12期

5 鄒詠鐘;;揭開企業(yè)迅速膨脹的面紗[J];企業(yè)銷售;1998年11期

6 吳晶妹;王濤;;基于信用擴張的金融安全研究評述[J];中國流通經濟;2010年02期

7 吳晶妹;王濤;閔素芹;;信用擴張與金融安全研究文獻綜述[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8 蔡強;楊惠昶;;馬克思的信用擴張理論與當代金融自由化理論之比較[J];當代經濟研究;2008年02期

9 王曙光;;國家主導與地方租金激勵:民間信用擴張的內在動力要素分析[J];財貿經濟;2008年01期

10 瞿強;資產價格泡沫與信用擴張[J];金融研究;2005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冰媛;流動性過剩只是信用擴張的表現(xiàn)形式[N];期貨日報;2007年

2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易憲容;金融改革思路與以往有了很大不同[N];上海證券報;2012年

3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易憲容;當下全球金融深層矛盾究竟在哪里[N];上海證券報;2012年

4 經濟學者、臺灣地區(qū)“前財政部長” 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 劉憶如;高負債時代的經濟轉型[N];21世紀經濟報道;2014年

5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 易憲容;警惕政府信用泛濫制造世界經濟新危機[N];中國經濟時報;2010年

6 徐斌;歐美金融危機或處于開端期的末尾[N];中國證券報;2008年

7 浙江工商大學教授 朱海就;習俗意義上的貨幣[N];深圳特區(qū)報;2014年

8 浙江工商大學教授 朱海就;余額寶有利于宏觀經濟健康[N];深圳特區(qū)報;2014年

9 世界銀行常務董事、首席運營官 前印尼財政部長 英卓華;新興市場須克服“興奮劑”依賴[N];中國證券報;2014年

10 張東臣;股價上漲,收益率下降[N];中國經濟時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磊;轉軌經濟中的信用擴張分析導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朱曉東;經濟周期的成因—信用擴張角度的分析[D];南京財經大學;2016年

2 向金鵬;信用擴張與實體經濟內部失衡[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經濟周期的成因—信用擴張角度的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555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5555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276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