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進步偏向的生態(tài)效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16 08:38
本文將CES生產函數中的要素分為生態(tài)和勞資兩大類,測量1995-2013年要素替代彈性、效率水平、技術進步偏向度。并從資源適配性的角度,依據要素相對份額的變化,判斷我國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更多利用生態(tài)還是勞資要素進行價值創(chuàng)造。結果顯示1995-2002年間存在技術進步生態(tài)偏向的趨勢,且在重工業(yè)和基礎設施增長過快的年份技術生態(tài)偏向性尤為顯著。2003-2013年出現連續(xù)的技術進步勞資偏向,但是需要注意由資本效率降低引起的相對偏向。為促進生態(tài)要素效率進一步提高、加強生態(tài)文明建設,應當從推進生態(tài)技術產生和應用、強化環(huán)境管理,提高資本效率等方面入手制定并推行相關政策。
【文章來源】:科研管理. 2020,41(02)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研究設計
2.1 技術偏向度測量分析
2.2 相關參數估計
2.3 數據變量說明
3 實證結果及分析
4 主要研究結論及政策性建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技術進步偏離與勞動收入份額下降的經驗研究[J]. 丁從明,邵敏敏,謝鳳璘. 科研管理. 2016(09)
[2]政策激勵、知識累積與清潔技術偏向——基于中國汽車行業(yè)省際面板數據的分析[J]. 王俊,劉丹. 當代財經. 2015(07)
[3]中國技術進步技能偏向性水平:1979—2010[J]. 王林輝,蔡嘯,高慶昆. 經濟學動態(tài). 2014(04)
[4]中國區(qū)域技術選擇與要素結構匹配差異:1996-2010[J]. 張月玲,葉阿忠. 財經研究. 2013(12)
[5]中國通貨膨脹對財產不平等的影響[J]. 陳彥斌,陳偉澤,陳軍,邱哲圣. 經濟研究. 2013 (08)
[6]技術進步偏向定義及其測度[J]. 陸雪琴,章上峰.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13 (08)
[7]技術差距、創(chuàng)新路徑與經濟趕超——基于后發(fā)國家的內生技術進步模型[J]. 傅曉霞,吳利學. 經濟研究. 2013 (06)
[8]中國的技術進步方向[J]. 戴天仕,徐現祥. 世界經濟. 2010(11)
[9]基于損害和成本的環(huán)境污染損失核算——以山東省為例[J]. 楊丹輝,李紅莉. 中國工業(yè)經濟. 2010(07)
[10]中國能源CES生產函數的計量估算及選擇[J]. 呂振東,郭菊娥,席酉民.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 2009(04)
本文編號:3189364
【文章來源】:科研管理. 2020,41(02)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研究設計
2.1 技術偏向度測量分析
2.2 相關參數估計
2.3 數據變量說明
3 實證結果及分析
4 主要研究結論及政策性建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技術進步偏離與勞動收入份額下降的經驗研究[J]. 丁從明,邵敏敏,謝鳳璘. 科研管理. 2016(09)
[2]政策激勵、知識累積與清潔技術偏向——基于中國汽車行業(yè)省際面板數據的分析[J]. 王俊,劉丹. 當代財經. 2015(07)
[3]中國技術進步技能偏向性水平:1979—2010[J]. 王林輝,蔡嘯,高慶昆. 經濟學動態(tài). 2014(04)
[4]中國區(qū)域技術選擇與要素結構匹配差異:1996-2010[J]. 張月玲,葉阿忠. 財經研究. 2013(12)
[5]中國通貨膨脹對財產不平等的影響[J]. 陳彥斌,陳偉澤,陳軍,邱哲圣. 經濟研究. 2013 (08)
[6]技術進步偏向定義及其測度[J]. 陸雪琴,章上峰.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13 (08)
[7]技術差距、創(chuàng)新路徑與經濟趕超——基于后發(fā)國家的內生技術進步模型[J]. 傅曉霞,吳利學. 經濟研究. 2013 (06)
[8]中國的技術進步方向[J]. 戴天仕,徐現祥. 世界經濟. 2010(11)
[9]基于損害和成本的環(huán)境污染損失核算——以山東省為例[J]. 楊丹輝,李紅莉. 中國工業(yè)經濟. 2010(07)
[10]中國能源CES生產函數的計量估算及選擇[J]. 呂振東,郭菊娥,席酉民.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 2009(04)
本文編號:31893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1893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