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地理學視角下我國OFDI逆向技術溢出效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30 22:11
近年來,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一直保持強勁發(fā)展的勢頭。根據聯(lián)合國貿發(fā)會議(UNCTAD)《2017年世界投資報告》的顯示,2016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分別占全球當年流量、存量的13.5%和5.2%,流量繼續(xù)位列按全球國家(地區(qū))排名的第2位,存量由2015年的第8位躍至第6位。與此同時,為了應對“三大需求”同時收縮、工業(yè)生產持續(xù)回落、產能過剩十分突出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國政府當局應時推出了“供給側改革”,而其中的關鍵之一就是逐步提高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使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進行轉變。諸多學者認為,要想實現(xiàn)一國技術的跨越式提升,除了依靠自身研發(fā)實力和引進外資而獲取的技術溢出以外,還需要充分發(fā)揮對外直接投資(OFDI)這條渠道,即對外直接投資的逆向技術溢出效應。本文首先對現(xiàn)有的文獻和理論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提煉出了關于對外直接投資逆向技術溢出的理論脈絡,并對當前我國OFDI的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了詳細描述。然后,在汲取了新經濟地理學的思想和囊括了空間地理因素后,構建了兩條OFDI逆向技術溢出的作用機理,并借助于相位圖和鏈式圖將其描繪出來。最后,在實證分析中,搜集相關數據并進行處理,借助于當前...
【文章來源】:重慶師范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016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按三次產業(yè)分類構成
挪威 -8.51 ——瑞士 0.68 -72.5以色列 18.41 700.4百慕大群島 4.99 -55.7合計 368.4 94.0存量的角度看,截止 2016 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分布在全家(地區(qū)),占全球國家(地區(qū))總數的 81.2%,2016 年較上年新增了、布基納法索的投資。圖 3.2 所示,中國的大部分 OFDI 存量都集中在發(fā)展中經濟體。截止中國在發(fā)展中經濟體的投資存量為 11426.18 億美元,占 84.2%。在發(fā)量 1913.97 億美元,占 14.1%。另外,中國在亞洲的 OFDI 存量最高,為元,占 OFDI 總存量的 67%,其后依次為拉丁美洲、歐洲、北美洲、非,分別占總存量的 15.3%、6.4%、5.6%、2.9%和 2.8%。
圖 3.3 2013-2016 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流量對“一帶一路”的投資明顯出現(xiàn)覆蓋區(qū)域廣卻投資集中的特點。從流量看要投資國為新加坡、以色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聯(lián)邦等國家。從量看,到 2016 年年末為止,主要的投資為新加坡、俄羅斯聯(lián)邦、印度尼西亞、撾和哈薩克斯坦等。中國在“一帶一路”中的對外直接投資依舊集中在南亞和南亞地區(qū),即與我國較為接近、文化較為熟悉、風土人情較為習慣的國家。表 3.5 2016 年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投資流量(存量)前 10 位國家單位:億國家 流量 國家 存量新加坡 31.7 新加坡 334.5以色列 18.4 俄羅斯聯(lián)邦 129.8馬來西亞 18.3 印度尼西亞 95.5印度尼西亞 14.6 老撾 55.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FDI、OFDI與國內技術進步[J]. 邵玉君.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17(09)
[2]研發(fā)要素流動、空間知識溢出與經濟增長[J]. 白俊紅,王鉞,蔣伏心,李婧. 經濟研究. 2017(07)
[3]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與全球價值鏈升級[J]. 楊連星,羅玉輝.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17(06)
[4]對外直接投資、逆向技術溢出與創(chuàng)新能力——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 李娟,唐珮菡,萬璐,龐有功. 世界經濟研究. 2017(04)
[5]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對創(chuàng)新能力影響研究[J]. 劉東麗,劉宏. 亞太經濟. 2017(02)
[6]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能否產生逆向技術溢出效應?[J]. 陳強,劉海峰,汪冬華,徐馳. 中國軟科學. 2016(07)
[7]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逆向溢出和吸收能力研究[J]. 王楊. 宏觀經濟研究. 2016(04)
[8]OFDI逆向技術溢出與我國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關系研究[J]. 何建華,陳陽陽,彭建娟. 統(tǒng)計與決策. 2016(02)
[9]研發(fā)創(chuàng)新背景下中國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的學習效應研究[J]. 齊亞偉. 國際貿易問題. 2016(02)
[10]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逆向技術溢出效應研究——基于吸收能力視角的實證分析[J]. 尹東東,張建清. 國際貿易問題. 2016(01)
博士論文
[1]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逆向技術溢出效應研究[D]. 徐旸慜.浙江大學 2015
[2]中國外向直接投資的逆向技術溢出研究[D]. 符磊.復旦大學 2013
[3]對外直接投資,逆向技術溢出與母國技術進步[D]. 崔昊.南開大學 2012
[4]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技術進步效應研究[D]. 吳建軍.湖南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產業(yè)集群、對外直接投資與企業(yè)創(chuàng)新率[D]. 鐘小鋒.浙江大學 2016
[2]我國OFDI母國技術進步效應地區(qū)差異的實證研究[D]. 潘峰.西南財經大學 2013
[3]對外直接投資的技術溢出效應分析[D]. 湯皎伶.復旦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110243
【文章來源】:重慶師范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016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按三次產業(yè)分類構成
挪威 -8.51 ——瑞士 0.68 -72.5以色列 18.41 700.4百慕大群島 4.99 -55.7合計 368.4 94.0存量的角度看,截止 2016 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分布在全家(地區(qū)),占全球國家(地區(qū))總數的 81.2%,2016 年較上年新增了、布基納法索的投資。圖 3.2 所示,中國的大部分 OFDI 存量都集中在發(fā)展中經濟體。截止中國在發(fā)展中經濟體的投資存量為 11426.18 億美元,占 84.2%。在發(fā)量 1913.97 億美元,占 14.1%。另外,中國在亞洲的 OFDI 存量最高,為元,占 OFDI 總存量的 67%,其后依次為拉丁美洲、歐洲、北美洲、非,分別占總存量的 15.3%、6.4%、5.6%、2.9%和 2.8%。
圖 3.3 2013-2016 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流量對“一帶一路”的投資明顯出現(xiàn)覆蓋區(qū)域廣卻投資集中的特點。從流量看要投資國為新加坡、以色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聯(lián)邦等國家。從量看,到 2016 年年末為止,主要的投資為新加坡、俄羅斯聯(lián)邦、印度尼西亞、撾和哈薩克斯坦等。中國在“一帶一路”中的對外直接投資依舊集中在南亞和南亞地區(qū),即與我國較為接近、文化較為熟悉、風土人情較為習慣的國家。表 3.5 2016 年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投資流量(存量)前 10 位國家單位:億國家 流量 國家 存量新加坡 31.7 新加坡 334.5以色列 18.4 俄羅斯聯(lián)邦 129.8馬來西亞 18.3 印度尼西亞 95.5印度尼西亞 14.6 老撾 55.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FDI、OFDI與國內技術進步[J]. 邵玉君.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17(09)
[2]研發(fā)要素流動、空間知識溢出與經濟增長[J]. 白俊紅,王鉞,蔣伏心,李婧. 經濟研究. 2017(07)
[3]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與全球價值鏈升級[J]. 楊連星,羅玉輝.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17(06)
[4]對外直接投資、逆向技術溢出與創(chuàng)新能力——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 李娟,唐珮菡,萬璐,龐有功. 世界經濟研究. 2017(04)
[5]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對創(chuàng)新能力影響研究[J]. 劉東麗,劉宏. 亞太經濟. 2017(02)
[6]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能否產生逆向技術溢出效應?[J]. 陳強,劉海峰,汪冬華,徐馳. 中國軟科學. 2016(07)
[7]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逆向溢出和吸收能力研究[J]. 王楊. 宏觀經濟研究. 2016(04)
[8]OFDI逆向技術溢出與我國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關系研究[J]. 何建華,陳陽陽,彭建娟. 統(tǒng)計與決策. 2016(02)
[9]研發(fā)創(chuàng)新背景下中國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的學習效應研究[J]. 齊亞偉. 國際貿易問題. 2016(02)
[10]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逆向技術溢出效應研究——基于吸收能力視角的實證分析[J]. 尹東東,張建清. 國際貿易問題. 2016(01)
博士論文
[1]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逆向技術溢出效應研究[D]. 徐旸慜.浙江大學 2015
[2]中國外向直接投資的逆向技術溢出研究[D]. 符磊.復旦大學 2013
[3]對外直接投資,逆向技術溢出與母國技術進步[D]. 崔昊.南開大學 2012
[4]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技術進步效應研究[D]. 吳建軍.湖南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產業(yè)集群、對外直接投資與企業(yè)創(chuàng)新率[D]. 鐘小鋒.浙江大學 2016
[2]我國OFDI母國技術進步效應地區(qū)差異的實證研究[D]. 潘峰.西南財經大學 2013
[3]對外直接投資的技術溢出效應分析[D]. 湯皎伶.復旦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1102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1102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