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基礎設施合作在中巴經(jīng)濟走廊中的機遇與挑戰(zhàn)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12-14 21:47
“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自提出之日起就受到來自世界各國人民的關注,如今信息技術的普及讓知識的傳遞更加便捷,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交流更加密切,突破了思想的束縛的人們追求的是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一帶一路”形成的巨大網(wǎng)絡將亞非歐緊緊的連在一起,商品貿易的速度將得到極大的提高。世界各國凝聚在一起,可以形成應對任何危機的力量,“一帶一路”是中國智慧的最好表達。中巴經(jīng)濟走廊與“一帶一路”一同規(guī)劃實施,具體針對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合作往來,在六大經(jīng)濟走廊建設中首當其沖,起到了積極的表率作用,中巴基礎設施合作的快速開展也為中巴經(jīng)濟走廊建設的深入推動奠定了基礎,也能夠帶動世界各國積極參與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進程中。中巴經(jīng)濟走廊貫穿巴基斯坦南北,連接北部重要港口—瓜達爾港。瓜達爾港的順利通航將極大程度的帶動巴基斯坦經(jīng)濟、貿易、金融行業(yè)的發(fā)展,作為連接亞非歐的海上交通樞紐,瓜達爾港有望成為新時期與馬六甲海峽勢均力敵的海上物流中轉中心。中巴鐵路的建設是中巴經(jīng)濟走廊最主要的交通要道,承接瓜達爾港、連接新亞歐大陸橋,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巴基斯坦的運輸規(guī)模,脫離單一的運輸方式,海陸與陸路相結合,提高巴基斯坦的貿易運...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關于中巴關系的文獻綜述
1.2.2 中巴經(jīng)濟走廊進展相關文獻綜述
1.2.3 中巴基礎設施建設相關文獻綜述
1.3 論文結構
1.4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中國與巴基斯坦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合作的時代背景
2.1 國際化機遇
2.1.1 貿易發(fā)展不平衡
2.1.2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
2.2 亞投行建立對地區(qū)基建項目合作的重要意義
2.3 基礎設施合作是中巴經(jīng)濟走廊倡議的核心與手段
2.3.1 促進貿易往來
2.3.2 擴張對外投資
第3章 中國與巴基斯坦合作現(xiàn)實基礎
3.1 中巴歷史淵源
3.1.1 區(qū)位因素
3.1.2 中巴貿易往來
3.1.3 “一帶一路”關鍵環(huán)節(jié)
3.2 中國經(jīng)濟新常態(tài)與地區(qū)經(jīng)濟復蘇
3.2.1 我國經(jīng)濟步入新常態(tài)
3.2.2 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成熟
3.2.3 中國的大國責任
3.3 巴基斯坦的迫切需求
3.3.1 巴基斯坦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
3.3.2 巴基斯坦對能源基礎設施的需求
第4章 中巴基礎設施合作的案例分析
4.1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瓜達爾港
4.1.1 瓜達爾港口的地理因素
4.1.2 瓜達爾港—基礎設施建設為貿易創(chuàng)造條件
4.2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巴鐵路
4.2.1 中巴鐵路的區(qū)位因素分析
4.2.2 對比案例分析
4.2.3 中巴鐵路項目對兩國發(fā)展的意義
4.3 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薩希瓦爾煤電站
4.3.1 薩希瓦爾燃煤電站建立必要準備
4.3.2 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作用
第5章 中巴基礎設施項目合作的機遇與挑戰(zhàn)
5.1 中巴基礎設施合作的機遇
5.2 風險與挑戰(zhàn)
5.2.1 政治風險
5.2.2 經(jīng)濟風險
5.2.3 沿線安全問題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增長效應研究[J]. 卜晶晶,王博君.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8(01)
[2]2017年中東局勢“剪不斷,理還亂”[J]. 顧正龍. 軍事文摘. 2018(01)
[3]“一帶一路”倡議對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蘊涵[J]. 楊帆,肖倩倩. 河北地質大學學報. 2017(06)
[4]世界經(jīng)濟回暖的基礎[J]. 姚枝仲. 武漢金融. 2017(12)
[5]世界經(jīng)濟的大衰退正在到來?[J]. 陳彩虹. 中國中小企業(yè). 2017(06)
[6]逆全球化風潮與全球化的轉型發(fā)展[J]. 徐堅. 國際問題研究. 2017(03)
[7]“一帶一路”與南亞地區(qū)國際合作前瞻[J]. 杜幼康.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7(08)
[8]“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巴經(jīng)濟走廊建設:現(xiàn)實基礎與路徑選擇[J]. 李建軍,孫慧.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01)
[9]均勢格局下的國內政治——基于印巴均勢對巴國內政治影響的分析[J]. 華惠敏,羅家旺. 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5)
[10]中巴經(jīng)濟走廊框架下中巴經(jīng)貿合作發(fā)展分析[J]. 朱世冬. 中國商論. 2016(25)
碩士論文
[1]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研究[D]. 于溯源.外交學院 2016
[2]交通基礎設施的作用及其地區(qū)差異[D]. 高文曉.山東大學 2015
[3]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恐怖主義研究[D]. 蘇鑫.云南大學 2015
本文編號:2917061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關于中巴關系的文獻綜述
1.2.2 中巴經(jīng)濟走廊進展相關文獻綜述
1.2.3 中巴基礎設施建設相關文獻綜述
1.3 論文結構
1.4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中國與巴基斯坦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合作的時代背景
2.1 國際化機遇
2.1.1 貿易發(fā)展不平衡
2.1.2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
2.2 亞投行建立對地區(qū)基建項目合作的重要意義
2.3 基礎設施合作是中巴經(jīng)濟走廊倡議的核心與手段
2.3.1 促進貿易往來
2.3.2 擴張對外投資
第3章 中國與巴基斯坦合作現(xiàn)實基礎
3.1 中巴歷史淵源
3.1.1 區(qū)位因素
3.1.2 中巴貿易往來
3.1.3 “一帶一路”關鍵環(huán)節(jié)
3.2 中國經(jīng)濟新常態(tài)與地區(qū)經(jīng)濟復蘇
3.2.1 我國經(jīng)濟步入新常態(tài)
3.2.2 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成熟
3.2.3 中國的大國責任
3.3 巴基斯坦的迫切需求
3.3.1 巴基斯坦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
3.3.2 巴基斯坦對能源基礎設施的需求
第4章 中巴基礎設施合作的案例分析
4.1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瓜達爾港
4.1.1 瓜達爾港口的地理因素
4.1.2 瓜達爾港—基礎設施建設為貿易創(chuàng)造條件
4.2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巴鐵路
4.2.1 中巴鐵路的區(qū)位因素分析
4.2.2 對比案例分析
4.2.3 中巴鐵路項目對兩國發(fā)展的意義
4.3 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薩希瓦爾煤電站
4.3.1 薩希瓦爾燃煤電站建立必要準備
4.3.2 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作用
第5章 中巴基礎設施項目合作的機遇與挑戰(zhàn)
5.1 中巴基礎設施合作的機遇
5.2 風險與挑戰(zhàn)
5.2.1 政治風險
5.2.2 經(jīng)濟風險
5.2.3 沿線安全問題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增長效應研究[J]. 卜晶晶,王博君.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8(01)
[2]2017年中東局勢“剪不斷,理還亂”[J]. 顧正龍. 軍事文摘. 2018(01)
[3]“一帶一路”倡議對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蘊涵[J]. 楊帆,肖倩倩. 河北地質大學學報. 2017(06)
[4]世界經(jīng)濟回暖的基礎[J]. 姚枝仲. 武漢金融. 2017(12)
[5]世界經(jīng)濟的大衰退正在到來?[J]. 陳彩虹. 中國中小企業(yè). 2017(06)
[6]逆全球化風潮與全球化的轉型發(fā)展[J]. 徐堅. 國際問題研究. 2017(03)
[7]“一帶一路”與南亞地區(qū)國際合作前瞻[J]. 杜幼康.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7(08)
[8]“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巴經(jīng)濟走廊建設:現(xiàn)實基礎與路徑選擇[J]. 李建軍,孫慧.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01)
[9]均勢格局下的國內政治——基于印巴均勢對巴國內政治影響的分析[J]. 華惠敏,羅家旺. 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5)
[10]中巴經(jīng)濟走廊框架下中巴經(jīng)貿合作發(fā)展分析[J]. 朱世冬. 中國商論. 2016(25)
碩士論文
[1]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研究[D]. 于溯源.外交學院 2016
[2]交通基礎設施的作用及其地區(qū)差異[D]. 高文曉.山東大學 2015
[3]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恐怖主義研究[D]. 蘇鑫.云南大學 2015
本文編號:29170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9170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