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zhèn)與農村流動人口的收入差異——基于2015年全國流動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的分位數(shù)回歸分析
本文選題:城鎮(zhèn)流動人口 切入點:農村流動人口 出處:《人口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文章基于2015年全國流動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采取分位數(shù)回歸與分位數(shù)分解分析方法,探究城鎮(zhèn)流動人口與農村流動人口之間收入差異問題。研究發(fā)現(xiàn),流動人口群體內部的收入差距顯著;除特征差異外,戶籍歧視對收入差異的影響比重高達36.8%;同時,影響收入各變量的回歸系數(shù)在城鎮(zhèn)與農村流動人口不同分位點具有較大差異;在反事實狀態(tài)下,隨著收入分位數(shù)即工資收入等級的不斷提高,兩類群體收入的差距不斷擴大,且戶籍歧視對其影響程度逐漸加深,在90%分位點的該比重高達75.1%?傊,受戶籍制度影響,流動人口的收入差距明顯,社會分層現(xiàn)象嚴重。因此,戶籍制度改革將會縮小流動人口的收入差距,政府應為降低戶籍歧視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推動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
[Abstract]:Based on the dynamic monitoring data of national floating population in 2015, the incom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rural floating population is explored by quantile regression and quantile decomposition analysis.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income gap within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group is significant; in addition to the differences in characteristics, the impact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discrimination on income differences is as high as 36.8 percent; at the same time,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 of influencing income variables has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s widen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income quartile, that is, wage income grade.And the impact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discrimination on it gradually deepened, the proportion of 90th locus reached 75.1.In a word, influenced by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the income gap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s obvious and the phenomenon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is serious.Therefore, the reform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will narrow the income gap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formulate a series of supporting policies to reduce the discrimination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and promote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
【分類號】:F124.7;C92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郭菲;張展新;;流動人口在城市勞動力市場中的地位:三群體研究[J];人口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靜;張卓;武舜臣;;雙重分割視角下城市勞動力市場工資差異比較分析——基于2013年八城市流動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數(shù)據(jù)[J];南開經(jīng)濟研究;2016年02期
2 張展新;;雙重轉型、均等化改革與農民工地位提升[J];勞動經(jīng)濟研究;2015年06期
3 何凌霄;吳海江;張忠根;;外地農民工與本地農民工的收入差異分析——基于戶籍地差異視角[J];農業(yè)技術經(jīng)濟;2015年06期
4 程誠;邊燕杰;;社會資本與不平等的再生產(chǎn) 以農民工與城市職工的收入差距為例[J];社會;2014年04期
5 劉追;茍虹璐;;新疆區(qū)域內人口遷移現(xiàn)狀及效果評價[J];新疆財經(jīng);2014年03期
6 陸杰華;李月;;2012~2013年中國人口學研究的回顧與評述[J];人口與經(jīng)濟;2014年03期
7 張展新;楊思思;;流動人口研究中的概念、數(shù)據(jù)及議題綜述[J];中國人口科學;2013年06期
8 郝山;;“兩階段”理論下農村剩余勞動力有效轉移探析[J];商業(yè)時代;2013年18期
9 邵曉;;收入再分配政策能促進平等嗎?[J];中國外資;2013年10期
10 田成詩;曾憲寶;;基于“六普”數(shù)據(jù)的中國省際人口流動規(guī)律分析[J];西北人口;2013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展新;高文書;侯慧麗;;城鄉(xiāng)分割、區(qū)域分割與城市外來人口社會保障缺失——來自上海等五城市的證據(jù)[J];中國人口科學;2007年06期
2 陳映芳;“農民工”:制度安排與身份認同[J];社會學研究;2005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月;;轉型期農村流動人口政治參與的困境論析[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5期
2 潘力;農村流動人口的地緣聚集效應和地緣連鎖效應[J];社會;1991年06期
3 季慶元;建立利益導向機制 加強農村流動人口管理[J];人口戰(zhàn)線;1994年01期
4 韓嘉玲;;及早關注第二代農村流動人口的成長與出路問題[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7年08期
5 王春光;;“半個”城市人[J];百科知識;2007年11期
6 王春光;新生代農村流動人口的社會認同(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3年04期
7 謝文俊;董立山;;農村流動人口人權保障的缺失與制度構建——基于憲政視角[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8 孔維軍;論農村流動人口對城鄉(xiāng)二元經(jīng)濟結構的影響[J];廣西社會科學;2001年01期
9 張少鋒;;怎樣“減少農民”[J];社會工作;2005年04期
10 宋丹;盧勇;;試論貴州農村流動人口與城鄉(xiāng)建設[J];廣西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張芙蓉;曹躍斌;周健;;農村流動人口的社會醫(yī)療保障體系的制度研究[A];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公共服務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王偉奇;;農村流動人口城市治理機制的法理分析[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雷昊;市農村流動人口試點普查進入入戶登記階段[N];晉中日報;2010年
2 王春光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農村流動人口的“半城市化”問題分析[N];長江日報;2007年
3 馬國軍;新生代“流動農民”渴望融入城市[N];濟南日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王芳邋專家 王春光;農村流動人口“半城市化”現(xiàn)象堪憂[N];中國信息報;2007年
5 趙克斌;“當代中國城鎮(zhèn)發(fā)展與社會流動研究”課題結項[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6 徐澤鈞 芮自力;正陽縣出臺流動人口優(yōu)惠政策[N];中國人口報;2011年
7 王春光;農村流動人口教育與發(fā)展權的缺位[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3年
8 記者 康勁 王嬌萍;政協(xié)委員呼吁關注農民工子女撫養(yǎng)和父母贍養(yǎng)問題[N];工人日報;2007年
9 王春光;游走在城鄉(xiāng)之間[N];中國婦女報;2004年
10 記者 趙明;流動人口不愿返鄉(xiāng)[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小雪;城鎮(zhèn)化背景下農村流動人口階層化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6年
2 魏琳;城市化進程中農村流動人口犯罪問題研究[D];上海大學;2016年
3 于書偉;論農村流動人口的政治參與[D];河南大學;2005年
4 彭黎明;農村流動人口的市民化道德建設與管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趙曙光;農村流動人口養(yǎng)老保障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4年
6 陳娜;農村流動人口的擇偶期望及其影響因素[D];廈門大學;2006年
7 王永露;農村流動人口選舉權的保障政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8 汪蕾;區(qū)域糧食安全視角下農村流動人口與農業(yè)經(jīng)濟增長的相關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學;2014年
9 佘平;農村流動人口的國民待遇與社會公正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年
10 張永升;穆棱市農村流動人口犯罪問題探析[D];吉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7007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700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