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新型全球化的引擎
本文關鍵詞: “一帶一路” 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型全球化 全球治理機制 出處:《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面對當今全球經(jīng)濟增長緩慢、逆全球化傾向凸顯、新興經(jīng)濟體崛起等全球治理面臨的挑戰(zhàn),提出為順應全球經(jīng)濟發(fā)展的潮流,需要基于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構建更加平衡的全球治理機制,即新型的全球化。在闡述新型全球化的內涵和特征的基礎上,指出中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是主動參與全球治理制度體系的一次系統(tǒng)性倡議,是為推進全球治理機制的完善,實現(xiàn)互利共贏而進行的前瞻性和探索性的實踐。"一帶一路"倡議以"共商、共贏、共建、共享"的方式推動世界經(jīng)濟貿易格局向更具公平、更加和諧、更有活力的方向變革,從而成為新型全球化的引擎。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he global economic growth slow, the trend of anti-globalization highlights, emerging economies and other global governance challenges, put forward to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more balanced global governance mechanism, that is, a new type of globaliz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a common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and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type of globalizati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China's proposal to build "Belt and Road" is a systematic initiative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system of global governance, and is aimed at promoting the perfection of the global governance mechanism.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romotes a more equitable and harmonious world economic and trade pattern by means of "consultation, win-win,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A more dynamic direction of change, thus becoming a new engine of globalization.
【作者單位】: 西北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西北大學學報編輯部;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5AJL011) 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項目(14XJA79003)
【分類號】:F114.41
【正文快照】: 的道路,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接連做出“廢除美國貿一、全球治理機制滯后的現(xiàn)狀探析 易協(xié)定”“取消《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等保護主義決策%作為“資本主義的(一)逆#化傾向、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凸顯核心地帶”和“西方世界的中心”,美歐“全球當今全球經(jīng)濟增長速度緩慢,復蘇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曉莉;“全球治理與當代中國”學術研討會紀要[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4年07期
2 易文彬;全球治理模式述評[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論壇;2005年04期
3 王越乙;;關于中國融入全球治理的思考[J];理論觀察;2010年02期
4 姚會彥;;全球治理時代海洋危機的思考與對策分析[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2010年11期
5 毛德松;;峰會外交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論壇;2012年05期
6 鐘揚;;從全球治理模式看中國的“和諧世界”主張[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3年14期
7 余博聞;;“后危機時代”的全球治理[J];新產(chǎn)經(jīng);2014年02期
8 羅麗娟;全球治理的現(xiàn)狀[J];國際觀察;2002年06期
9 德克·梅斯納;約翰·漢弗萊;趙景芳;;全球治理舞臺上的中國和印度[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6年06期
10 袁勝育;余華川;;“聯(lián)合國改革與全球治理:亞歐視角”國際會議綜述[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6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天祥;;地區(qū)間主義參與全球治理:霸權如何起作用[A];國際關系研究:探索與創(chuàng)新——2009年博士論壇[C];2009年
2 盧靜;;發(fā)展中國家與全球治理[A];第六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趙隆;;全球治理的理念認知與模式更新[A];全球治理:新認識與新實踐——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年會文集(2012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12年
4 王明國;;全球治理機制復雜性的興起:挑戰(zhàn)與反應[A];全球治理:新認識與新實踐——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年會文集(2012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12年
5 吳永輝;;全球治理中國際標準的勃興[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公法卷)[C];2006年
6 賈慶國;;中國與全球治理:挑戰(zhàn)者還是改革者?(英文)[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全球治理與中國作用”國際關系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7 Byung-Hee Soh;;中國在設計新的與和諧的全球治理中的作用(英文)[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全球治理與中國作用”國際關系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8 許濤;;全球治理與中國戰(zhàn)略的路徑選擇[A];全球治理:新認識與新實踐——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年會文集(2012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12年
9 王義桅;;身份的沖突:為何中歐在全球治理中不夠和諧[A];全球治理:新認識與新實踐——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年會文集(2012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12年
10 鄭玲麗;;國際貿易關系的法治與全球治理[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七)[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俞可平;全球治理的興起[N];學習時報;2002年
2 李麗純;全球治理:全球化時代的重要政治議題[N];學習時報;2009年
3 張嚴冰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崛起的中國與全球治理[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zhí)筆 張伯里;把握全球治理態(tài)勢 增強全球治理觀念[N];人民日報;2010年
5 周弘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全球治理的前提是不帶任何成見的平等對話[N];中國社會報;2010年
6 張勝軍;全球治理的三個特點[N];學習時報;2012年
7 高奇琦 杜歡 整理;全球治理的中國責任[N];社會科學報;2012年
8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金磚五國研究中心主任 G20研究中心主任 約翰·柯頓;全球治理中的中國契機[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年
9 南方周末記者 張哲 南方周末實習生 夏以華;“除了全球治理,,沒有其他方法”[N];南方周末;2012年
10 本報記者 陳博;積極推進構建新型全球治理體系[N];經(jīng)濟日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奇才;全球治理、善治與法治[D];吉林大學;2009年
2 段小平;全球治理民主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3 許健;全球治理中的經(jīng)合組織及中國與其合作的法律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15年
4 唐穎;全球治理中的發(fā)達國家與新興國家[D];外交學院;2010年
5 涂用凱;社會民主主義的全球治理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6 甘鋒;全球治理視野中國際環(huán)境非政府組織的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7 周俊;全球公民社會與國家[D];浙江大學;2007年
8 張農(nóng)壽;多元責任與制度秩序[D];吉林大學;2006年
9 周樹春;全球治理和目標建構的新范式[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10 李世財;全球治理視野下的G20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艷;論非政府組織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2 劉忠平;全球治理中的非政府組織角色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孫琪煜;論全球治理的困境與出路[D];山東大學;2013年
4 晉佳麗;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軟實力策略[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5 趙蓓蓓;全球治理困境與G20治理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6 舒飛洋;《中國走向世界:不完全大國》(第四章)翻譯報告[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5年
7 唐立辛;“全球智庫”的發(fā)展對及其對全球治理的影響與作用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6年
8 彭琴;全球治理下的跨國城市網(wǎng)絡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9 譚甜甜;基于全球治理視角下的核恐怖主義防治研究[D];南華大學;2016年
10 江睿;我國非政府組織(NGO)參與全球治理研究[D];云南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4417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441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