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江西生態(tài)經(jīng)濟系統(tǒng)的能值分析及其指標動態(tài)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6-09-01 11:17

  本文關鍵詞:江西生態(tài)經(jīng)濟系統(tǒng)的能值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第 28 卷 第2期   2006 年 4 月 101 - 107 頁

江西生態(tài)經(jīng)濟系統(tǒng)的能值分析及其指標動態(tài)研究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   : 能值 ( emergy) 作為價值的一種測度方法 , 被用于評價維持包括人類經(jīng)濟活動在內(nèi)的生物圈的能量與資源 要 的流動 。本文運用能值理論與方法 ,對

江西省 1995 ~ 2000 年的凈能值產(chǎn)出率 、 環(huán)境負荷率 、 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數(shù)等指 標及其變化趨勢進行分析 ,并與其它國家和地區(qū)的有關指標進行比較研究 。分析結果為 : ( 1) 1995~ 2000 年江西的 凈能值產(chǎn)出率變化曲線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 ,大小在 2163~2193 之間 ,表明江西是一個資源輸出型的生態(tài)經(jīng)濟區(qū) 域 ; ( 2) 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數(shù)變化曲線與凈能值產(chǎn)出率變化曲線的趨勢一致 , 也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 , 大小在 1105 ~ 1121 之間 ,表明江西經(jīng)濟有較大的發(fā)展?jié)摿?; ( 3) 環(huán)境負荷率的變化曲線呈上升趨勢 ,這與江西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中對 資源的利用和進口資源及勞務能值量增加有關 。 關鍵詞 : 江西生態(tài)經(jīng)濟系統(tǒng)   能值分析   可持續(xù)性

( Instit ute of Geograp hical Sciences and Nat ural Resources Research , CAS , Beijing 100101)

引言

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 、 人類經(jīng)濟系統(tǒng)及社會系統(tǒng)各組 分及其作用 ,均涉及能量的流動 、 轉化與貯存 , 能量 可用于表達和了解生命與環(huán)境 、 人與自然的關系 。 長期以來 ,人們應用能量為共同尺度 ,對各種系統(tǒng)進 行研究 。然而 ,能量分析只在同類別的能量 ,如機械 動力能 、 生物能分析研究上取得成效 。不同類別的 能量具有不同的來源 ,存在著質(zhì)和價值的根本差異 , 不可作簡單的加減和比較 , 而對于自然環(huán)境資源與 經(jīng)濟的本質(zhì)關系 , 一般的能量單位更無從衡量和表 達。 20 世紀 80 年代后期 , H. T. Odum 提出了能值 ( Emergy) 這一新的科學概念和度量標準 , 經(jīng)過進一 步的發(fā)展與完善 , 成為廣泛被人們接受的能值理
3 通訊作者 : 李海濤 , E2mail : haitaoli @public. bta. net . cn , Tel : 0102

64888996

w w w . globesci . com

Abstract :Emergy analysis provides met hods for representing ecological economic interface and for linking ecological and e2 conomic systems. Concept of emergy ( spelled wit h an M) ,proposed by H. T. Odum ,revises energy t heory of value ,by in2 corporating aspects of ecological hierarchy and energy quality ,to valuate t he contribu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to human economic systems. It is a new accouting unit of total contributions used in generation of a product or service. Emergy in2 dices based on emergy flows can be calculated and be used to evaluate t he behavior of t he whole system. In t his paper ,on t he basis of emergy analysis ,indices and ratios are calculated and analysed in t he ecological2economic system of JiangXi from 1995 to 2000. The indices of emergy analysis are compared wit h t hose of ot 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so as to develop ideas for adjusting ,improving ,optimizing t he systemati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2making in JiangXi province. Key words :Jiangxi eco2economic system ,emergy evaluation ,sustainability

Emergy Evaluation f or Susta inability of Jiangxi Ecological2Economic System
L IAO Yingchun   I H itao 3   L a YAN Maochao

廖迎春   李海濤 3   嚴茂超

WORLD SCI2TECH R &D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

Vol. 28 No. 2   Apr. 2006 pp . 101 - 107

論 [ 1 ] 。能值是指一種能量 , 在流動或貯存時 , 所具 含另一種類別的能量 。能值轉換率是指產(chǎn)生一單位 能量所需另一種能量類別的量 ,能值轉換率越高 ,每 單位能量的產(chǎn)生就需要更多的太陽能值輸入 , 代表 的能量品質(zhì)也越高 [ 2 ] 。它被用于作為環(huán)境核算和 生態(tài)經(jīng)濟系統(tǒng)分析的共同尺度 , 并與能路語言等相 結合 ,廣泛用于不同尺度的生態(tài)經(jīng)濟系統(tǒng)分析和模 擬、 國際貿(mào)易的評估 、 資源和環(huán)境的管理與研究 、 生 態(tài)經(jīng)濟開發(fā)項目評估及公共政策的制定等等 。能值 理論及其系統(tǒng)分析方法對生態(tài)經(jīng)濟學的發(fā)展具有重 要意義 。 為了探索分析江西省經(jīng)濟發(fā)展的資源環(huán)境基 礎 ,進一步了解江西省的經(jīng)濟發(fā)展現(xiàn)狀 ,提出完善江 西省生態(tài)經(jīng)濟系統(tǒng)的對策 , 本文運用能值理論的方 法 ,以能值作為基準 , 把不同種類 、 不可比較的能量 轉換成統(tǒng)一的太陽能值 ( solar emergy , 單位 : sej ) 來 評估江西環(huán)境資源對區(qū)域經(jīng)濟的影響與貢獻 , 分析 了 1995 ~ 2000 年期間能值用量 、 能值流入流出情
第 101 頁  

科技政策 、 科研管理評論與報道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

         2006 年 4 月

況、 能值投入率 、 環(huán)境負荷率等指標及其變化 , 為江 西今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理論依據(jù) 。

1  研究區(qū)概況與研究方法
1. 1   研究區(qū)概況

江西省處于中國東部 ,南嶺以北 ,長江中下游以 南 ,地處北緯 24° ′ 30° ′東經(jīng) 113° ′ 118° 29 ~ 04 、 34 ~ 28′ 之間 ,與浙江 、 福建 、 廣東 、 湖南 、 湖北以及安徽毗 鄰 。江西省總面積為 16169 萬平方公里 , 全省以山 地、 丘陵為主 ,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年平均氣溫 為 16~ 20 ℃, 年平均降水量達 134114 ~ 193414 毫 米 。江西省水資源豐富 , 全省大小河流有 2400 條 , 主要有贛江 、 、 、 撫河 信江 修河及饒河 ,總長 18400 公 里 ,大部分河流匯向鄱陽湖 ,再注入長江 。鄱陽湖是 全國最大的淡水湖 , 是江西最大的聚水盆和長江水 量的調(diào)節(jié)器之一 。江西省 2000 年末耕地總面積為 225132 萬公頃 ,有效灌溉面積為 190134 萬公頃 , 是 中國重要的糧食產(chǎn)地 。江西省森林資源豐富 , 全省 森林覆蓋率為 5917 %[ 3 ] 。 1. 2   能值分析方法與步驟 對于不同類型和尺度的系統(tǒng)進行能值分析研究 時 ,方法有所差別 , 但若以分析手段與步驟而言 , 主 要包括能量系統(tǒng)圖的繪制 、 能值分析表的制定 、 能值 計算與評估 、 能值轉換率和其他各種能值指標的計 算、 系統(tǒng)分析等 。本文的研究包括以下步驟 [ 4 ] : (1) 基本資料收集 : 收集研究區(qū)域的自然環(huán)境 、 地理及經(jīng)濟資料 ( 統(tǒng)計資料) 。 (2) 能值圖的繪制 : 包括確定系統(tǒng)范圍的邊界 、 系統(tǒng)的主要能量來源 、 系統(tǒng)內(nèi)的主要成分以及列出
第 102 頁  

系統(tǒng)各組分的過程和關系 、 繪出系統(tǒng)圖解全圖等 。 ( 3) 能值分析表的編制 : 能值分析表包括資源類 別、 資源流動量 、 太陽能值轉換率 、 太陽能值及宏觀 經(jīng)濟價值等項目 。 i. 列出研究區(qū)域的主要能量來源 ( 資源類別) 項 目 ,包括本地資源 , 外界輸入的可更新資源 、 貨物及 勞務 ,輸出的產(chǎn)品 、 、 資源 勞務等 。 ii. 計算各能量類別的資源流動量 。能量資料可 用 J 表示 ; 物質(zhì)可用 g ; 經(jīng)濟流動可用貨幣表示 。 iii. 將各類資源換算為統(tǒng)一的能值單位以及宏 觀經(jīng)濟價值 ,以進一步了解各能量流動在系統(tǒng)中的 相對貢獻 。 ( 4) 能值指標計算 : 根據(jù)能值分析表 、 建立能值 指標 ,分析生態(tài)經(jīng)濟系統(tǒng) ,評價自然環(huán)境對經(jīng)濟的貢 獻 ,以利于進行方案選擇和決策 。 (5) 綜合分析與政策建議 : 根據(jù)分析指標和趨 勢 ,提出結論和政策建議 。

2  江西省使用資源的能值評估
圖 1 為江西生態(tài)經(jīng)濟系統(tǒng)能量系統(tǒng)圖 。圖中所 示的江西省的能量與經(jīng)濟總圖解表明 , 每一區(qū)域經(jīng) 濟均擁有不同的資源 , 這些資源直接影響到該區(qū)域 的物質(zhì)文明和人口容納量 。評價資源對區(qū)域國民經(jīng) 濟的總體貢獻 , 首先要編制能值分析表 。由于不同 類別資源是有本質(zhì)與價值的根本差別 ,因此 ,需要換 算成同樣的單位即太陽能值加以衡量比較 。表 1 是 江西省主要資源換算為太陽能值及宏觀經(jīng)濟價值的 能值分析表 ,表中 E + n 為計算機數(shù)字表達式 ,1 E + 20 = 1020 ,其它類同 。

圖1  江西省能量系統(tǒng)綜合圖解 ,2000

w w w . globesci . com

2006 年 4 月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
表1  江西省主要資源的能值分析表 ( 2000 年)

科技政策 、 科研管理評論與報道

項目
1. 可更新資源 2. 太陽光 (J ) 3. 風能 (J ) 4. 雨水勢能 (J ) 5. 雨水化學能 (J ) 6. 地球循環(huán) (J ) 7. 本土可更新資源產(chǎn)品與產(chǎn)量 8. 水力發(fā)電 (J ) 9. 糧食 (J ) 10. 棉花 (J ) 11. 油料 (J ) 12. 水果 (J ) 13. 水產(chǎn)品 (J ) 14. 豬牛羊肉 (J ) 15. 紗 (J ) 16. 毛線 (J ) 17. 糖 (J ) 18. 木材 (J ) 19. 活木蓄積量 (J ) 20. 不可更新資源產(chǎn)品與產(chǎn)量 21. 火力發(fā)電 (J ) 22. 原鹽 ( 噸) 23. 原煤 (J ) 24. 生鐵 ( 噸) 25. 鋼 ( 噸) 26. 水泥 ( 噸) 27. 硫鐵礦 ( 噸) 28. 紙 ( 噸) 29. 塑料 (J ) 30. 肥料 ( 噸) 31. 不可更新資源產(chǎn)品與消耗量 32. 電 (J ) 33. 原鹽 ( 噸) 34. 煤炭 (J ) 35. 原油 (J ) 36. 紙 ( 噸) 37. 總和 38. 進口及外界注入的資源 39. 煤 (J ) 40. 石油 (J ) 41. 電力 (J ) 42. 橡膠 ( 美元) 43. 農(nóng)藥 ( 美元) 44. 紙及紙板 ( 美元) 45. 銅及銅材 ( 美元) 46. 鋁及鋁材 ( 美元) 47. 羊毛 ( 美元) 48. 進口勞務 ( 人) 49. 進口總額 ( 美元) 50. 對外借款 ( 美元) 51. 外商其它投資 ( 美元) 52. 外商直接投資 ( 美元) 53. 旅游外匯收入 ( 美元) 54. 總和 1) 55. 出口及向外界輸出的資源 56. 煤 (J ) 57. 石油 (J ) 58. 電力 (J ) 59. 谷物 ( 美元)

原始資料
(J ,g ,or $ ) 5. 62 E + 20 1. 57 E + 21 3. 38 E + 16 2. 71 E + 17 5. 01 E + 17 1. 88 E + 16 2. 23 E + 17 1. 02 E + 15 2. 47 E + 16 9. 75 E + 14 5. 85 E + 15 8. 86 E + 15 2. 63 E + 18 8. 37 E + 15 7. 87 E + 16 5. 52 E + 16 6. 73 E + 18 5. 36 E + 16 1. 11 E + 05 5. 31 E + 17 3. 05 E + 06 3. 20 E + 06 1. 46 E + 07 1. 08 E + 06 2. 50 E + 05 1. 90 E + 15 4. 50 E + 05 5. 40 E + 16 1. 11 E + 06 7. 23 E + 17 1. 12 E + 17 2. 50 E + 05

能值轉換率 (sej/ 單位)
1 1496 10488 18200 29333 2. 00 E + 05 147524 1. 90 E + 06 6. 90 E + 05 5. 30 E + 05 2. 00 E + 06 2. 00 E + 06 3. 80 E + 06 3. 80 E + 06 8. 39 E + 04 3. 49 E + 04 3. 49 E + 04 2. 00 E + 05 1. 00 E + 15 3. 98 E + 04 1. 78 E + 15 1. 98 E + 15 1. 00 E + 15 1. 00 E + 15 3. 90 E + 15 6. 60 E + 04 4. 88 E + 15 2. 00 E + 05 1. 00 E + 15 3. 98 E + 04 5. 30 E + 04 3. 90 E + 15

太陽能值
(sej) 5. 62 E + 20 2. 35 E + 24 3. 55 E + 20 4. 93 E + 21 1. 47 E + 22 3. 76 E + 21 3. 29 E + 22 1. 94 E + 21 1. 70 E + 22 5. 17 E + 20 1. 17 E + 22 1. 77 E + 22 9. 99 E + 24 3. 18 E + 22 6. 49 E + 21 1. 93 E + 21 2. 35 E + 23 1. 07 E + 22 1. 11 E + 20 2. 12 E + 22 5. 42 E + 21 6. 33 E + 21 1. 46 E + 22 1. 08 E + 21 9. 77 E + 20 1. 26 E + 20 2. 20 E + 21 1. 08 E + 22 1. 11 E + 20 2. 88 E + 22 5. 95 E + 21 9. 77 E + 20 4. 66 E + 22 7. 57 E + 21 4. 73 E + 21 5. 13 E + 20 7. 80 E + 17 4. 77 E + 18 4. 04 + 19 3. 91 E + 20 2. 87 E + 19 6. 07 E + 21 2. 04 E + 21 3. 70 E + 20 8. 64 E + 20 7. 80 E + 20 5. 68 E + 20 1. 56 E + 20 1. 81 E + 22 1. 31 E + 21 2. 29 E + 21 2. 88 E + 18 1. 03 E + 21

宏觀經(jīng)濟價值 ( US $ )
6. 50 E + 07 2. 72 E + 11 4. 10 E + 07 5. 69 E + 08 1. 69 E + 09 4. 34 E + 08 3. 80 E + 09 2. 24 E + 08 1. 97 E + 09 6. 00 E + 07 1. 35 E + 09 2. 04 E + 09 1. 15 E + 12 3. 67 E + 09 7. 62 E + 08 2. 22 E + 08 2. 71 E + 10 1. 24 E + 09 1. 30 E + 07 2. 44 E + 09 6. 26 E + 08 7. 30 E + 08 1. 69 E + 09 1. 25 E + 08 1. 13 E + 08 1. 50 E + 07 2. 53 E + 08 1. 25 E + 09 1. 30 E + 07 3. 32 E + 09 6. 86 E + 08 1. 13 E + 08 5. 38 E + 07 8. 73 E + 08 5. 46 E + 08 5. 91 E + 07 9. 00 E + 04 5. 50 E + 05 4. 66 E + 06 4. 51 E + 06 3. 31 E + 06 7. 00 E + 04 2. 36 E + 05 4. 27 E + 08 9. 97 E + 07 9. 00 E + 08 6. 55 E + 07 1. 80 E + 07 2. 09 E + 09 1. 51 E + 08 2. 64 E + 08 3. 32 E + 05 1. 19 E + 08

1. 90 E + 17 8. 93 E + 16 2. 56 E + 15 9. 00 E + 04 5. 50 E + 05 4. 66 E + 06 4. 51 E + 06 3. 31 E + 06 7. 00 E + 04 2. 78 E + 02 4. 27 E + 08 9. 97 E + 07 9. 00 E + 05 2. 27 E + 08 6. 23 E + 07

3. 98 E + 04 5. 30 E + 04 2. 00 E + 05 8. 67 E + 12 8. 67 E + 12 8. 67 E + 12 8. 67 E + 12 8. 67 E + 12 8. 67 E + 12 8. 67 E + 12 8. 67 E + 12 8. 67 E + 12 8. 67 E + 12 2. 50 E + 12 2. 50 E + 12

3. 28 E + 16 4. 33 E + 16 1. 44 E + 13 1. 19 E + 08

3. 98 E + 04 5. 30 E + 04 2. 00 E + 05 8. 67 E + 12

w w w . globesci . com

第 103 頁  

科技政策 、 科研管理評論與報道
原始資料
(J ,g ,or $ ) 5. 10 E + 05 3. 40 E + 05 3. 90 E + 05 6. 80 E + 06 1. 00 E + 04 1. 18 E + 07 6. 54 E + 06 2. 45 E + 06 7. 97 E + 02 1. 20 E + 09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
能值轉換率 (sej/ 單位)
8. 67 E + 12 8. 67 E + 12 8. 67 E + 12 8. 67 E + 12 8. 67 E + 12 8. 67 E + 12 8. 67 E + 12 8. 67 E + 12 8. 67 E + 12 8. 67 E + 12

         2006 年 4 月
太陽能值
(sej) 4. 42 E + 18 2. 95 E + 18 3. 38 E + 18 5. 90 E + 19 8. 67 E + 16 1. 02 E + 20 5. 67 E + 19 2. 12 E + 19 5. 86 E + 18 1. 04 E + 22 1. 04 E + 22 8. 20 E + 20 1. 56 E + 20 6. 53 E + 21 1. 22 E + 21 2. 10 E + 23 1. 40 E + 21 4. 33 E + 20

項目
60. 蔬菜 ( 美元) 61. 藥材 ( 美元) 62. 棉紗線 ( 美元) 63. 塑料 ( 美元) 64. 水產(chǎn)品 ( 美元) 65. 茶葉 ( 美元) 66. 食用油籽 ( 美元) 67. 鋼材 ( 美元) 68. 出口勞動力 ( 人) 69. 其它貨物 ( 美元) 70. 總和 2) 71. 江西的貨幣流及廢棄物流動 72. 外商投資 ( 美元) 73. 旅游收入 ( 美元) 74. 出口貨物 ( 美元) 75. 出口原料 3) 76. GDP ( 美元) 77. 廢水排放量 (J ) 78. 固體排放量 (J )

宏觀經(jīng)濟價值 ( US $ )
5. 10 E + 05 3. 40 E + 05 3. 90 E + 05 6. 80 E + 06 1. 00 E + 04 1. 18 E + 07 6. 54 E + 06 2. 45 E + 06 6. 76 E + 05 1. 20 E + 09 1. 20 E + 09 9. 45 E + 07 1. 80 E + 07 7. 53 E + 08 1. 41 E + 08 2. 42 E + 10 1. 62 E + 08 5. 00 E + 07

3. 28 E + 08 6. 23 E + 07 7. 46 E + 08 2. 42 E + 10 2. 10 E + 15 2. 41 E + 14

2. 50 E + 12 2. 50 E + 12 8. 67 E + 12 8. 67 E + 12 665714 1. 80 E + 06

注 :1) 為 39~41 、 ~53 項的和 ;2) 為 68 ,69 項的和 ;3) 59~67 項的和 。 48

表2  能值分析指標匯總表
指標 總能值使用量 ,U 凈進口能值 凈能值產(chǎn)出率 ( EYR) 能值投入率 ( EIR) 含義 代表系統(tǒng)擁有的能 N0 + N1 + R + IMP 值財富 系統(tǒng)對外界貢獻程 IMP - EXP 度 判斷該資源的使用 (R + N + IMP) / IMP 是否具有效益 測定自然環(huán)境對經(jīng) IMP/ (R + N) 濟活動的承受力以 及經(jīng)濟活動是否經(jīng) 濟 經(jīng)濟活動對環(huán)境的 (U - R) / R 壓力
U/ GDP U/ 面積

說明

是評價基本能源利用的指標 , 也可以用來說明某一 地區(qū)經(jīng)濟生產(chǎn)利用能源的效率 。如果生產(chǎn)過程產(chǎn)出 的能值大于自經(jīng)濟系統(tǒng)投入的能值 , 則該能源或經(jīng) 濟系統(tǒng)的凈能值產(chǎn)出率大于 1 。從圖 2 可知 ,1995 ~2000 年江西的凈能值產(chǎn)出率 ( E YR ) 曲線為先下 降后上升趨勢 ,凈能值產(chǎn)出率 ( E YR) 在 2163 ~ 2193 之間 。江西省凈能值產(chǎn)出率 ( E YR ) 上升的趨勢表 明江西向外界輸出的能值量從 1995 年到 2000 年有 所提高 ,是一個資源輸出型的生態(tài)經(jīng)濟區(qū)域 。引起 江西凈能值產(chǎn)出率 ( E YR ) 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江西 的年總發(fā)電量增加 ( 從 1995 年的 1176 × 10 kwh/ a 10 上升到 2000 年的 2102 × 1010kwh/ a ,見表 3) 。
圖2  江西省凈能值產(chǎn)出率變化趨勢

環(huán)境負荷率 ( ELR) 能值貨幣比 ( EDR) 能值密度 ( ED) 電力能值使用量比 ( FEE) 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續(xù)    發(fā)展指數(shù) ( ESI) 人均能值用量 ( EPC)

開發(fā)程度 判斷能值使用的集 約情形 反應相對開發(fā)程度 判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可 持續(xù)性 判斷生活水平高低 廢棄物對自然環(huán)境 所產(chǎn)生的壓力 環(huán)境對人口的承載 下限 環(huán)境對人口的承載 上限

電力/ U
EYR/ ELR U/ 人口

廢棄物與可更新資源的能 W/ R 值比 考慮可更新資源的環(huán)境承 (R/ U) 3 人口 載人口量 考慮可更新資源與進口資 8 3 (R/ U) 3 人口 源之環(huán)境承載人口量

3  研究結果分析

3. 1   主要指標計算結果

表 3 為根據(jù) 1995 ~ 2000 年江西生態(tài)經(jīng)濟系統(tǒng)

( 2 ) 環(huán) 境 負 荷 率 ( environmental loading ratio , EL R) : 為購買的和不可更新資源的能值與無需付費

的主要資源及貨幣流的原始數(shù)據(jù)計算出的能值流及 貨幣流的綜合匯總表 。
3. 2   結果及分析

的環(huán)境能值 ( 可更新資源能值) 的比值 。較大的環(huán)境 負荷率 ( EL R) 表明在經(jīng)濟系統(tǒng)中存在高強度的能值 利用 ,同時對環(huán)境系統(tǒng)的壓力也較大 。環(huán)境負荷率 ( EL R) 是對經(jīng)濟系統(tǒng)的一種警示 , 若系統(tǒng)長期處于

( 1) 凈能值產(chǎn)出率 ( emergy yield ratio , E YR) :

第 104 頁  

w w w . globesci . com

2006 年 4 月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

科技政策 、 科研管理評論與報道

較高的環(huán)境負荷率 ( EL R) 下 , 系統(tǒng)將產(chǎn)生不可逆轉
序號
1 2

的功能退化或喪失 。
數(shù)量及比率

表3  江西能值分析指標匯總表 ( 1995~2000 年)
指標及單位 說明
1995 年 1. 50 1. 71 0. 37 1. 32 1996 年 1. 50 1. 78 0. 37 1. 38 1997 年 1. 50 1. 76 0. 37 1. 35 1998 年 1. 50 1. 83 0. 37 1. 34 0. 12 2. 05 5. 39 5. 27 1. 48 0. 61 0. 57 0. 72 0. 29 0. 39 0. 36 0. 89 0. 61 3. 16 1. 27 1. 18 9. 47 0. 25 3. 14 22. 39 0. 24 0. 13 0. 036 8. 58 2. 50 2. 63 1. 05 1. 81 1999 年 1. 50 1. 84 0. 37 1. 40 0. 07 2. 01 5. 35 5. 29 1. 31 0. 62 0. 69 0. 65 0. 28 0. 38 0. 35 0. 93 0. 60 3. 17 1. 27 1. 18 9. 44 0. 26 3. 26 22. 41 0. 24 0. 12 0. 034 7. 91 2. 52 2. 67 1. 06 1. 88 2000 年 1. 50 2. 00 0. 37 1. 51 0. 12 1. 81 5. 31 5. 19 1. 04 0. 65 0. 77 0. 57 0. 29 0. 35 0. 36 1. 00 0. 52 3. 11 1. 25 1. 20 9. 61 0. 28 3. 51 24. 22 0. 21 0. 12 0. 035 7. 57 2. 45 2. 93 1. 20 2. 02

可更新資源能值流量 (10 22sej/ a) R1) N 江西本土不可更新資源流量 (10 22sej/ a) 其中 :1) 農(nóng)村粗放使用的資源 (10 22sej/ a) NO 2) 2) 集約使用的資源 (10 22 sej/ a) N1 3) 3) 未經(jīng)加工直接出口的貨物及 N2 0. 24 0. 31 0. 35 原材料 (10 22sej/ a)    3 IMP 1. 79 1. 82 1. 85 進口資源及勞務 (10 22sej/ a) 4 R + N + IMP 5. 01 5. 11 5. 12 總能值輸入量 (10 22sej/ a) 5 N0 + N1 + R + IMP 4. 98 5. 08 5. 08 總能值使用量 U (10 22sej/ a) 6 EXP 1. 47 1. 24 1. 62 出口資源及勞務 (10 22sej/ a) 7 江西自給能值占總能值使用量的比例 (N0 + N1 + R) / U 0. 64 0. 64 0. 64 8 IMP - EXP 0. 32 0. 59 0. 24 凈進口能值 (10 22sej/ a) 9 輸出輸入能值比例 EXP/ IMP 0. 82 0. 68 0. 87 10 可更新資源占總能值使用量的比例 ( %) R/ U 0. 30 0. 30 0. 30 11 進口能值占總能值使用量的比例 IMP/ U 0. 36 0. 36 0. 36 ( R + N0) / U 12 無需付費能值占總能值使用量的比例 0. 38 0. 37 0. 37 13 集約使用的能值與無需付費能值的比例 N1/ R 0. 88 0. 92 0. 90 14 能值投入率 ( 進口能值/ 環(huán)境能值) IMP/ ( R + N) 0. 56 0. 55 0. 57 15 U/ 面積 2. 99 3. 04 3. 04 能值使用強度 (10 11sej/ m2) 16 U/ 人口 1. 20 1. 22 1. 22 人均能值用量 (10 15sej/ 人) 目前生活標準下可更新資源 ( R/ U) 3 人口 17 1. 25 1. 23 1. 23 所能承載人口 (10 7 人) 目前生活標準下同時考慮可更新 18 8 3 ( R/ U) 3 人口 10. 0 9. 83 9. 82 資源與進口資源之承載量 (10 7 人) 19 電力使用占總能值使用量的比例 電力/ U 0. 25 0. 26 0. 25 20 電力/ 人口 3. 06 3. 18 3. 12 人均電力用量 (10 14sej/ 人) 21 ) 15. 01 18. 35 20. 74 GDP (10 9 $ 22 ) P1 = U/ GDP 0. 33 0. 28 0. 25 能值貨幣比 (10 13sej/ $ 23 廢棄物 ( W) 與可更新資源的能值比 W/ R 0. 17 0. 13 0. 15 24 廢棄物占總能值使用量的比例 W/ U 0. 051 0. 038 0. 043 廢棄物能值與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的 25 W/ GDP 17. 0 10. 5 10. 6 ) 比例 (10 10 sej/ $ ( U - R) / R 26 環(huán)境負荷率 ( EL R) 2. 31 2. 38 2. 38 ( R + N + IMP) / IMP 2. 80 27 凈能值產(chǎn)出率 ( EYR) 2. 80 2. 76 28 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數(shù) ( ESI) EYR/ EL R 1. 21 1. 18 1. 16 29 TEG 1. 76 1. 83 1. 80 總發(fā)電量 (10 10 kwh/ a) 注 : 表中數(shù)據(jù)是根據(jù) 1996 年至 2001 年出版的 《江西統(tǒng)計年鑒》 原始數(shù)據(jù)計算得到 [3 ] 。 1) 來自降雨 、 地球循環(huán)的能值貢獻 ,其它可更新資源包含在其中 ;2) 凈表土流失 ;3) 發(fā)電量 。

  1995~ 2000 年江西的環(huán)境負荷率 ( EL R) 變化 曲線呈上升趨勢 ( 圖 3 ) , 表明江西環(huán)境和資源系統(tǒng) 的負荷有所加重 , 主要原因是江西集約使用的資源 N1 增加 ( 包括總發(fā)電量和制作陶瓷使用的粘土量增 加) 。1995~ 2000 年江西的環(huán)境負荷率在 2131 ~
圖3  江西省環(huán)境負荷率變化趨勢

w w w . globesci . com

2152 之間 ,高于世界平均值 ( 1115 ) 。 與其它國家和 地區(qū)相比 ,江西的環(huán)境負荷率低于美國 ( 7106) 、 荷蘭

疆 ( 0118) [ 12 ] 。這說明江西的環(huán)境所承受的壓力在 生態(tài)環(huán)境承受范圍之內(nèi) , 江西的資源開發(fā)和利用仍 具有較大潛力 。 (3) 能值 - 貨幣比 ( emergy dollar ratio , EDR) : 是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單位時間內(nèi) ( 1 年) 的總能值使用 量與當年的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的比率 。能值 - 貨幣比 高 ,代表每單位經(jīng)濟活動所換取的能值量高 ,顯示生 產(chǎn)過程中使用的自然資源所占的比重較大 , 單位貨 幣所購買的能值財富較多 ,經(jīng)濟開發(fā)程度較低 ; 能值 - 貨幣比低的國家或地區(qū) , 其自然資源對經(jīng)濟增長
第 105 頁  

( 15190) 、 班 牙 ( 7120 ) 、 典 ( 9103 ) 和 意 大 利 西 瑞 [ 5~10 ] (9147) 等國 , 高于我國的西藏 ( 0103 ) [ 11 ] 和新

科技政策 、 科研管理評論與報道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
生活水平越高 。

         2006 年 4 月

的貢獻較小 ,表示該地區(qū)的開發(fā)程度大 。農(nóng)村地區(qū) 很多的能值取自于自然環(huán)境而無需付費 , 因而農(nóng)村 的能值 - 貨幣比率較高 。發(fā)展中國家具有較高的比 率 ,因為在這些國家或地區(qū)經(jīng)濟活動所需的能值多 直接來自于無需付費的自然環(huán)境資源 。發(fā)達國家由 于快速的貨幣周轉 、 GDP 基數(shù)較大以及從外部購買 資源 ,能值 - 貨幣比通常較低 。 江西 1995~ 2000 年能值 - 貨幣比 ( EDR) 總體 呈下降趨勢 ( 圖 4 ) , 即從 1995 年的 3131 × 12 sej/ 10
12

f rom elect ricity ; FEE) : 為電力能值使用量與總能值

$ 下降到 2000 年的 2114 × 10 sej/ $, 這主要是由 于江西的 GDP 增長較快造成 ( 從 1995 年的 15106 × 9$ 10 增長到 2000 年的 24122 ×109 $, 見表 1 ) 。 ) 日 與其它發(fā)達國家相比 , 美國 ( 2155 × 12 sej/ $ 、 10 ( 2114 × 12 sej/ $ 、 ) 前西德 ( 1112 × 12 sej/ $ 、 ) 本 10 10 12 12 ) 意大利 ( 1146 × 10 sej/ $ 和荷蘭 ( 2123 × 10 sej/ ) 等國的能值貨幣比率 ( 表 2) 均在 2155 × 12 sej/ $ 10 $ 以下 [ 5 ,8 ,10 ] 。
圖4  江西省能值 - 貨幣比變化趨勢

( 4) 電力能值使用量比 (f raction of emergy used

使用量 ( U ) 的比值 。電能是高品質(zhì)的能量 , 電力的 使用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開發(fā)程度 。在高度 電力的使用和生活水平的高低與開發(fā)程度有極大的 相關性 。

發(fā)達的國家 ,電力的使用程度大大高于發(fā)展中國家 。

從 1995 到 2000 年 , 江西的電力能值使用量比

( FEE) 為上升趨勢 ( 圖 5 ) , 電力能值使用量從 1995

年占總能值使用量 ( U ) 的 0125 上升到 2000 年的 的高低 。人均能值使用量越高 , 表示該國 ( 區(qū)域 ) 的
第 106 頁  

美國 ( 20100) 、 日本 ( 26110) 、 前西德 ( 22140) 、 意大利 是一個國家的總能值使用量 ( U ) 與該國 ( 地區(qū)) 總人 口的比值 。人均能值使用量可以判斷居民生活水平
( 14100) 和荷蘭 ( 10100) 等國 [ 5~10 ] 。 ( 5) 人均能值使用量 ( emergy per capita ; EPC) :

0128 。與世界其它國家相比 , 江西的這一指標高于

圖 6) 低于美國 ( 29100 ×10 15 sej/ a ) 、 日本 ( 12164 × 15 15 10 sej/ a ) 、 西 德 ( 12190 ×10 sej/ a ) 、 大 利 前 意 15 15 ( 22100 × 10 sej/ a) 等國 10 sej/ a) 和荷蘭 ( 26100 × 大多數(shù)國家 , 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3186 ×1015 sej/ a) [ 5~10 ] , 也低于我國的西藏 ( 113143 ) [ 11 ] 、 新疆 廣州 ( 13139 ×1015 sej/ a ) 和香港 ( 22149 ×1015 sej/ a) [ 14 ] 、 江西人均能值使用量很低 , 說明江西的居民 生活水平仍然不高 。
圖5  江西省電力能值使用量比變化趨勢 圖6  江西省人均能值使用量變化趨勢

based sustainability index , ESI ) : 為 凈 能 值 產(chǎn) 出 率

國家或地區(qū)的生態(tài)經(jīng)濟系統(tǒng)凈能值產(chǎn)出率高而環(huán)境 續(xù)的 。ESI 值在 1 和 10 之間表明經(jīng)濟系統(tǒng)富有活

負荷率又相對較低 ,則它是可持續(xù)的 ,反之是不可持 力和發(fā)展?jié)摿?; ESI > 10 是經(jīng)濟不發(fā)達的象征 ,表明

對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不夠 ; ESI < 1 時 , 為消費型經(jīng)濟

系統(tǒng) [ 15 ] , 此 時 , 系 統(tǒng) 的 進 口 資 源 及 勞 務 能 值 量 ( IM P) 在總能值使用量中所占比重較大 , 對本地不

可更新資源 ( N ) 的利用也較大 ,環(huán)境負荷率較高 。 受凈能值產(chǎn)出率 ( E YR) 和環(huán)境負荷率 ( EL R) 變 化趨勢的影響 ,江西 1995~2000 年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數(shù)

( 11170 × 15 sej/ a) [ 12 ] 、 甘肅 ( 5162 × 15 sej/ a) [ 13 ] 、 10 10 ( E YR) 與環(huán)境負荷率 ( EL R) 的比值 [ 15 ] 。如果一個 ( 6) 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數(shù) ( emergy2

2000 年江西的這一指標 ( 1125 × 15 sej/ a ) ( 見 10

w w w . globesci . com

2006 年 4 月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

科技政策 、 科研管理評論與報道

間 。1995~1999 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數(shù)呈下降趨勢的主 要原因是由于江西對進口資源的利用量增加以及江 西加大對資源的利用開發(fā) 。2000 年可持續(xù)發(fā)展指 數(shù)驟然增加主要是當年江西的進口能值量減少 。江 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數(shù) ( ESI) 在 1 ~ 10 ( 圖 7 ) 的范圍 內(nèi) ,說明江西的經(jīng)濟發(fā)展很有潛力 。 (7 ) 人口承載力 (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 PCC) : 如圖 8 所示 ,1993 ~ 2000 年江西經(jīng)濟系統(tǒng)的 人口承載上限和下限變化都不大 。以 2000 年為例 ,
2000 年江西能承載的人口下限為 1201 萬人 , 上限

為 9614 萬人 ( 表 3 ) , 而 2000 年底江西的總人口僅 為 1775 萬人 ,稍高于下限承載量 。

4  結論及建議

明江西向外界輸出的能值量從 1995 年到 2000 年有 較大 提 高 , 是 一 個 資 源 輸 出 型 的 生 態(tài) 經(jīng) 濟 區(qū) 域 。
2000 年江西的凈能值產(chǎn)出率較高 , 與江西積極發(fā)展

旅游業(yè) ,發(fā)展工業(yè)和科技 ,引進外資等所取得的成就 有關 。從目前的發(fā)展趨勢來看 , 江西有很大的發(fā)展 前途 。江西現(xiàn)有人口數(shù)量遠低于江西生態(tài)經(jīng)濟系統(tǒng) 的承載上限 。為促進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 , 江西省政府可 通過合理開發(fā)利用人力資源和自然環(huán)境資源 、 引進 先進生產(chǎn)技術和人才 , 江西的經(jīng)濟發(fā)展?jié)摿⒌玫?更大的發(fā)揮 。

( ESI) 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 , 大小在 1105 ~ 1121 之
圖7  江西省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數(shù)變化趨勢 圖8  江西省人口承載力變化趨勢

( 2) 要真正實現(xiàn)江西經(jīng)濟系統(tǒng)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必

須使系統(tǒng)輸出功率最大化而又不破壞環(huán)境 。江西的 自然資源豐富 ,具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江西可以從自 身條件出發(fā) ,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積極發(fā)展農(nóng)林牧 業(yè)綜合開發(fā)及其產(chǎn)品深加工 , 加強水利 、 能源 、 交通 等基礎設施建設 , 發(fā)展旅游業(yè) , 增加進口勞務 , 引進 外資 ,加大人力和財力的投入 , 發(fā)展工業(yè)和科技 , 重 視資源的開發(fā) ,接收外界高品質(zhì)的能值財富反饋 ,使 總的可利用的能值財富獲得最大限度的增長 , 促進 江西經(jīng)濟的發(fā)展 。 ( 3) 近幾年 ,江西省政府提出了 “中部崛起” 的經(jīng) 濟發(fā)展目標 ,在經(jīng)濟發(fā)展的同時注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 護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經(jīng)濟發(fā)展的過程中 ,江 西還應該充分運用電力資源充足的優(yōu)勢 , 發(fā)展加工 業(yè) ,將初級產(chǎn)品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 ,增加出口產(chǎn)品 附加值 ,以最大限度和最優(yōu)方式利用省內(nèi)資源 ,有效 利用流入系統(tǒng)內(nèi)的物質(zhì)財富 , 促進江西經(jīng)濟的可持 續(xù)發(fā)展 。

參考文獻
[ 1 ] 嚴茂超 . 生態(tài)經(jīng)濟學新論 [ M ] . 北京 : 中國致公出版社 ,2001 [ 2 ] 崔麗娟 ,趙欣勝 . 鄱陽湖濕地生態(tài)能值分析研究 [J ] . 生態(tài)學報 , 2004 ,24 (7) : 1480~1485 [ 3 ] 江西省統(tǒng)計局 . 江西統(tǒng)計年鑒 (1993 - 2001) [ M ] . 北京 : 中國

統(tǒng)計出版社 ,1994~2001
[ 4 ] Odum H T.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 Emergy and Environmen2 tal Decision - making [J ] . N Y: John Wiley. 1996 [ 5 ] Odum H T. Odum E C. Ecology and economy : Energy analysis and public policy in Texas[ C ] . In : Policy Research Project Report . L Austin ,1987 ,78 B. Johnson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 6 ] Doherty ,S J . Policy perspectives on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Pupua , [ 7 ] Doherty ,S J ,Brown M T ,Odum H T et al. Emergy synt hesis per2 spectives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and public policy options for da ,USA. 1992 [ 8 ] 藍盛芳 ,Odum H T. 中國環(huán)境 、 經(jīng)濟資源的能值綜合 [J ] . 生態(tài)科 [ 9 ] Charles A S Hall. Maximum Power. The ideas and applications of [ 10 ] Ulgiati S , Odum H T et al. Emergy use , environmental loading ject paper ,Dept . of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 Center for Wet2 lands ,University of Florida ,1990

( 1) 江西省凈能值產(chǎn)出率 ( E YR) 上升的趨勢表

學 ,1994 ,1 : 63~74

Odum H T[ M ] , University Press of Colorado , USA , 1995 , 230 ~ 239

w w w . globesci . com

New Guinnea using techniques of emergy analysis[ M ] . Master pro2 Papua New Guinea [ M ] , Center for Wetlands , University of Flori2

( 下轉第 100 頁)

第 107 頁  

知識產(chǎn)權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

2006 年 4 月

提供科學的依據(jù) 。信息服務市場的微觀管理內(nèi)容應 至少包含四個方面 : 市場信息的管理 ( 包括市場需求 潛力 、 、 、 、 用戶 資源 價格 銷售渠道 、 促銷方式 、 競爭情 況等方面) ; 資源管理 ( 包括信息 、 、 、 資金 人員 設備等 方面) ; 營銷管理 ( 包括生產(chǎn) 、 定價 、 銷售 、 分配 、 營銷 組織等方面) ; 技術管理 ( 包括軟件開發(fā) 、 網(wǎng)站設計 、 系統(tǒng)建設等方面) 。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 ,隨著知識產(chǎn)權信 息資源開發(fā)利用水平的提高 、 作用力的增大 ,既要加 強知識產(chǎn)權信息服務的宏觀市場管理 , 又要推動知 識產(chǎn)權信息服務商信息服務質(zhì)量的提高 。 當然 , 知識產(chǎn)權信息管理的技術支撐對于從技 術角度建立起先進的知識產(chǎn)權信息管理系統(tǒng) , 實現(xiàn) 對知識產(chǎn)權信息資源的科學規(guī)劃 、 組織 、 控制與利 用 ,也是至關重要 。從知識產(chǎn)權信息管理的整個流 程看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 ,知識產(chǎn)權從申請 、 、 受理 歸檔到加工 、 、 處理 利用的個個信息流環(huán)節(jié)都將實現(xiàn) 電子化 、 網(wǎng)絡化 ,信息技術對于現(xiàn)代化知識產(chǎn)權信息 管理的重要支撐作用是毫無疑義的 。

參考文獻
[ 1 ] 厲寧 ,鄒志仁 . 專利信息的利用研究 . 中國圖書館學報 ,2001 (1) : 38~43 [ 2 ] Wesley H Hewehr. Th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Policy of t he mation ,1996 ,18 (2) :61~67 1998 (2) :1~2 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World Patent Infor2 approach to business information. August ,1999

[3 ] 宋清水 . 歐洲未來專利信息政策的走向 . 全球科技經(jīng)濟了望 ,

[ 4 ] 情報理論與實踐編輯部 . 評價因特網(wǎng)資源 10C 原則 . 情報理論與

實踐 ,2000 (6) :455
2001 ,66

[ 5 ] 馬費成 ,李綱 ,查先進著 . 信息資源管理 . 武漢 : 武漢大學出版社 ,

[ 6 ] 胡昌平 ,喬歡 . 信息服務與用戶 . 武漢 :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1 , 61 [ 7 ] 馬費成 ,李綱 ,查先進著 . 信息資源管理 . 武漢 : 武漢大學出版社 , 2001 ,195

[ 8 ] ( 美) 卡爾? 夏皮羅 ,哈爾? 瓦里安 . 信息規(guī)則 —— — 網(wǎng)絡經(jīng)濟的策略

指導 . 北京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0 ,51
71

[ 9 ] 呂本富等 . 77 種網(wǎng)絡經(jīng)濟創(chuàng)新模式 . IT 經(jīng)理世界 ,2000 (5) :26 ~

[ 10 ] Derwent . Managing Patent Information : An emerging two - tiered

作者簡介

馬海群 ( MA Haiqun) , 男 , 黑龍江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 、 院長 , 博 士 ,發(fā)表論文 140 余篇 。

( 責任編輯 : 朱月仙)

( 上接第 107)
and sustainability — An Emergy analysis of Italy [ J ] . Ecological Modeling ,1994 ,73 : 215~268 [ 11 ] 嚴茂超 ,Odum H T. 西藏生態(tài)經(jīng)濟系統(tǒng)的能值分析與可持續(xù)發(fā)

[ 13 ] 趙晟 ,李自珍 . 甘肅省生態(tài)經(jīng)濟系統(tǒng)的能值分析 . 西北植物學

報 ,2004 ,24 (3) : 464~470

[ 14 ] 隋春花 ,藍盛芳 . 廣州與香港的環(huán)境經(jīng)濟能值分析 . 重慶環(huán)境

科學 ,2003 ,25 (1) : 47~62

展研究 [J ] . 自然資源學報 ,1998 ,13 (2) : 116~125
[ 12 ] 李海濤 ,廖迎春 ,嚴茂超等 . 新疆生態(tài)經(jīng)濟系統(tǒng)的能值分析及

[ 15 ] Ulgiati ,S ,Brown , M T. Monitoring patterns of sustainability in natural and man - made ecosystems. Ecological Modeling ,1998 , 108 : 23~36

其可持續(xù)性評估 [J ] . 地理學報 ,2003 ,58 (5) : 765~772

( 責任編輯 : 朱月仙)

第 100 頁  

w w w . globesci . com



  本文關鍵詞:江西生態(tài)經(jīng)濟系統(tǒng)的能值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0755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0755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ae5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