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區(qū)域經濟增長質量評價與分析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extension and connotation of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the paper respectively optimizes the structure of economic growth from the aspects of efficiency, stabil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economic growth.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s constructed in the aspects of welfare changes and distribution of achievement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 Hebei Province from 2009 to 2013 are measured.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 Hebei Province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ing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growth rate has slowed down, the inflation rate, the rate of employment change, the consumption rate and so on are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We should actively cultivate and guide consumer consumption, improve employment policies, promote the chan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n Hebei Province, coordina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 Hebei Province.
【作者單位】: 衡水學院經濟與管理學學院;河北省中醫(yī)院改革辦;
【基金】:河北省人才培養(yǎng)工程資助項目(A201400267)
【分類號】:F12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鈔小靜;任保平;;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的時序變化與地區(qū)差異分析[J];經濟研究;2011年04期
2 鈔小靜;惠康;;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的測度[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06期
3 賈楠;劉大勇;;中國轉型期GDP、CPI與失業(yè)率關系之考察與分析——奧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線的中國運用[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08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吳茂東;江西省經濟增長質量測度與評價[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栩翎;鄭艷玲;高志妨;;河北省區(qū)域經濟增長質量評價與分析[J];衡水學院學報;2016年04期
2 閆喬華;文衛(wèi);;新常態(tài)背景下銅仁市經濟增長質量分析——基于“四化同步、一業(yè)振興”舉措的實效分析[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6年14期
3 肖攀;李連友;蘇靜;;中國省域經濟增長質量測度及其收斂性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6年04期
4 理澤中;;我國金融發(fā)展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研究[J];山西青年;2016年14期
5 史志樂;;中國經濟增長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統(tǒng)計與決策;2016年13期
6 程承坪;陳志;;經濟增長數(shù)量與質量的耦合分析——基于湖北省2003-2013年統(tǒng)計數(shù)據的實證研究[J];宏觀質量研究;2016年02期
7 魏婕;許璐;任保平;;財政偏向激勵、地方政府行為和經濟增長質量[J];經濟科學;2016年03期
8 汪恩輝;趙國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城市經濟質量比較研究——以安徽16市為例[J];安徽工程大學學報;2016年03期
9 李衛(wèi)東;高婉;;我國城鎮(zhèn)化質量測評指標體系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6年11期
10 臺秀國;楊振亞;李波;曹振玉;曹幫華;;持續(xù)干旱下4個柳樹無性系生理生態(tài)適應性研究[J];山東科學;2016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猛;經濟規(guī)模與效率協(xié)調發(fā)展格局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4年
2 劉金輝;重慶市經濟增長質量評價[D];重慶工商大學;2014年
3 陳潔;安徽省城市經濟發(fā)展質量評價及時空演變[D];安徽財經大學;2014年
4 龐敏;中國經濟包容性增長水平的測度及區(qū)域差異分析[D];湖南大學;2013年
5 韓宇哲;內蒙古經濟增長質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惠康;鈔小靜;;經濟增長質量研究:一個文獻述評[J];求索;2010年02期
2 鈔小靜;惠康;;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的測度[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06期
3 項俊波;;中國經濟結構失衡的測度與分析[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4 鈔小靜;任保平;;中國的經濟轉型與經濟增長質量:基于TFP貢獻的考察[J];當代經濟科學;2008年04期
5 章祥蓀;貴斌威;;中國全要素生產率分析:Malmquist指數(shù)法評述與應用[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8年06期
6 鄭京海;胡鞍鋼;Arne Bigsten;;中國的經濟增長能否持續(xù)?——一個生產率視角[J];經濟學(季刊);2008年03期
7 王少平;歐陽志剛;;中國城鄉(xiāng)收入差距對實際經濟增長的閾值效應[J];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02期
8 鄭玉歆;;全要素生產率的再認識——用TFP分析經濟增長質量存在的若干局限[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7年09期
9 程永宏;;改革以來全國總體基尼系數(shù)的演變及其城鄉(xiāng)分解[J];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04期
10 劉樹成;;論又好又快發(fā)展[J];經濟研究;2007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劉勝榮;技術進步對江西經濟增長貢獻實證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9年
2 熊萬偉;改革開放前后遼寧省經濟增長質量實證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3 王慶;我國經濟增長質量評價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4 于紅英;西部地區(qū)經濟增長質量的綜合評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5 石濟華;吉林省經濟增長質量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陳浩然;河南省經濟增長質量實證研究[D];鄭州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偉軍;譚江濤;;從促進經濟增長角度探討大學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大學與宜昌區(qū)域經濟增長相關性的研究[J];中國市場;2006年40期
2 任怡;李家軍;;基于公平與效率替代模型的區(qū)域經濟增長公平效率論[J];農場經濟管理;2007年03期
3 夏鑫;;對外貿易對區(qū)域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J];才智;2008年05期
4 王亞清;;區(qū)域經濟增長與城市化耦合關系研究[J];知識經濟;2008年10期
5 夏鑫;;對外貿易對區(qū)域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J];現(xiàn)代營銷(學苑版);2010年08期
6 楊德志;;以效率為中心加快區(qū)域經濟增長[J];才智;2011年20期
7 方林,楊纓,王芝光,楊榮俊,曾富善,曾春平;關于井岡山區(qū)域經濟增長點的培育原則和產業(yè)群建立[J];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04期
8 熊衛(wèi)平;論現(xiàn)代集約型區(qū)域經濟增長方式[J];湖南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3期
9 司正家;區(qū)域經濟增長機制探略[J];新疆社會科學;2001年04期
10 阮曄,馬海燕;論新疆非均衡區(qū)域經濟增長戰(zhàn)略[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郭曉合;李巍;;區(qū)域經濟增長中的地方政府轉型效應分析[A];中國經濟60年 道路、模式與發(fā)展: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9年
2 ;人力資本視角下的區(qū)域經濟增長與發(fā)展——基于江西省與浙江省的實證分析[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楊桂元;高艷;;安徽省區(qū)域經濟增長趨同性研究[A];21世紀數(shù)量經濟學(第8卷)[C];2007年
4 陳春林;;我國區(qū)域經濟增長的驅動結構及其類型劃分[A];《中國區(qū)域經濟》2012年第5期(總第20期)[C];2012年
5 石敏俊;王妍;張卓穎;;區(qū)際經濟聯(lián)系與區(qū)域經濟增長模式[A];地理學核心問題與主線——中國地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慶典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宏濤;王曉芳;;西部大開發(fā)中的信息化、經濟結構與區(qū)域經濟增長——基于1998--2009年我國省際面板數(shù)據的實證研究[A];陜西省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2010年年會“西部大開發(fā)10年”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何東霞;李彬聯(lián);;廣東區(qū)域經濟增長不平衡的文化原因研究[A];市場經濟與轉型升級——2011年廣東經濟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華;工業(yè)提速拉動區(qū)域經濟增長[N];北大荒日報;2009年
2 記者 姜蘊真;新東產業(yè)集聚區(qū)鋪就區(qū)域經濟增長“快速路”[N];安陽日報;2012年
3 通訊員 達新正;著力打造區(qū)域經濟增長極[N];紅河日報;2013年
4 延安新區(qū)投資開發(fā)建設有限公司 張娟;延安市以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助力區(qū)域經濟增長[N];延安日報;2013年
5 侯杰 華中科技大學;形成新區(qū)域經濟增長極[N];經濟日報;2014年
6 本報記者 杜鵬飛;激發(fā)區(qū)域經濟增長活力[N];阿勒泰日報(漢);2014年
7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zhàn)略研究院、APEC與東亞合作中心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基地 趙江林;“一帶一路”:構建以中國為核心的區(qū)域經濟增長新體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8 記者 陸艷紅;九三管委會積極打造區(qū)域經濟增長極[N];北大荒日報;2014年
9 周京奎;房地產業(yè):區(qū)域經濟增長的推動力[N];天津日報;2007年
10 臨汾市委黨校副教育長 劉佶鵬;行政區(qū)域經濟增長的統(tǒng)計問題分析[N];山西黨校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園園;中國區(qū)域經濟增長收斂性及其機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2 吳文學;知識溢出與落后區(qū)域經濟增長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3 劉暢;中國區(qū)域經濟增長與集聚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4 江激宇;產業(yè)集聚與區(qū)域經濟增長[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5年
5 張玉明;知識溢出、空間依賴與中國省際區(qū)域經濟增長問題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6 徐滌非;產權結構與區(qū)域經濟增長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7 楊春生;我國區(qū)域經濟增長的收斂性分析[D];安徽大學;2014年
8 王立平;知識溢出及其對我國區(qū)域經濟增長作用的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9 趙廣君;上海公共支出促進區(qū)域經濟增長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10 于銘;中國產業(yè)集聚與區(qū)域經濟增長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鵬;河南省金融發(fā)展對區(qū)域經濟增長影響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2 檀雋;甘肅省商業(yè)銀行發(fā)展與區(qū)域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3 聶建超;知識溢出對杭州經濟增長作用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4 袁昌榮;基于空間計量理論的區(qū)域經濟增長研究[D];貴州大學;2015年
5 王茉;FDI溢出對區(qū)域經濟增長的影響[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5年
6 汪金花;金融深度、金融寬度與區(qū)域經濟增長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5年
7 韓芳明;地方財政支出對區(qū)域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8 周璐瑤;遼寧省金融業(yè)發(fā)展對區(qū)域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沈陽大學;2016年
9 賈慧英;我國物流產業(yè)集聚與區(qū)域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10 胡冰;江蘇生產性服務業(yè)集聚對區(qū)域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2524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252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