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進程中長樂公園更新設計途徑研究
本文關鍵詞:西安城市進程中長樂公園更新設計途徑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城市發(fā)展 長樂公園 城市公園更新設計途徑
【摘要】:西安城市化的快速發(fā)展,城市規(guī)模的擴大以及城市內部功能的不斷變化和更新使得一些地塊原有的用地性質不斷發(fā)生變化。城市公園綠地作為城市戶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城市化進程中被不斷新建和改建,城市公園綠地發(fā)揮著生態(tài)、社會和經濟三大效益,對于美化城市環(huán)境、減輕城市大氣污染、調節(jié)城市小氣候和城市雨洪、維持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平衡起著重要作用。城市公園綠地是城市居民休閑游憩的場所,是發(fā)生災難時城市居民的避險避難地,也是傳承和發(fā)揚城市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城市公園綠地對城市的意義重大。如今部分已建成城市公園綠地的主題或性質隨著城市的更新與舊城的改造變化已不能滿足城市發(fā)展需求,這類公園綠地的更新改造對整個城市發(fā)展的影響也在日益加重,城市公園綠地的更新改造已經成為城市發(fā)展所面臨的一個重要方面。新建城市公園綠地及城市現(xiàn)有公園綠地的更新改造,對提高城市環(huán)境品質、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和發(fā)展城市區(qū)域經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在國內外城市公園更新改造相關研究基礎上,對西安城鎮(zhèn)化進程中,長樂公園的演變歷程進行分析研究,揭示出長樂公園的歷史文化內涵,及其目前存在問題,將西安城市的發(fā)展與長樂公園的更新發(fā)展相結合,提出在西安未來城市發(fā)展中長樂公園更新設計途徑,使其順應城市發(fā)展。針對長樂公園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長樂公園歷史內涵的保護及利用、長樂公園內部景觀的改造及長樂公園生態(tài)節(jié)點的創(chuàng)建,提出解決途徑。以此總結出適合西安城市公園綠地更新改造的途徑和對策,以期為西安城市公園綠地后續(xù)的更新改造工作及其他城市的公園綠地的更新改造提供理論與實踐的參考。
【關鍵詞】:城市發(fā)展 長樂公園 城市公園更新設計途徑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U986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緒論9-22
- 1.1 選題背景9-12
- 1.1.1 西安城市化發(fā)展9-11
- 1.1.2 使用者需求發(fā)生變化11-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12-14
- 1.2.1 研究目的12-13
- 1.2.2 研究意義13-14
- 1.3 相關概念界定與分析14-18
- 1.3.1 城市公園綠地及其相關概念的界定14-17
- 1.3.2 城市公園綠地更新相關概念的界定17-18
- 1.4 研究方法18-19
- 1.5 研究內容及論文框架19-22
- 2. 城市公園綠地更新歷程及相關理論22-32
- 2.1 城市公園綠地更新發(fā)展歷程22-24
- 2.1.1 國內城市公園綠地發(fā)展歷程22-23
- 2.1.2 國外城市公園發(fā)展歷程23-24
- 2.2 城市公園綠地更新的相關理論基礎24-28
- 2.2.1 有機更新理論25
- 2.2.2 人性化設計理論25-26
- 2.2.3 場地使用評價理論(POE理論)26
- 2.2.4 景觀都市主義26-27
- 2.2.5 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27
- 2.2.6 生態(tài)城市27-28
- 2.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28-31
- 2.3.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28-29
- 2.3.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29-31
- 2.4 本章小結31-32
- 3. 西安城市進程中城市公園綠地的發(fā)展演變32-42
- 3.1 西安城市化發(fā)展進程32-33
- 3.2 西安城市規(guī)劃中綠地演變過程33-37
- 3.1.1 建國初期西安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情況33-34
- 3.1.2 改革開放時期西安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情況34-35
- 3.1.3 城市快速發(fā)展時期西安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情況35-36
- 3.1.4 當今西安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情況36-37
- 3.3 西安城市進程中城市公園綠地建設特點37-39
- 3.2.1 建國前西安城市公園綠地的建設37-38
- 3.2.2 建國后西安城市公園綠地的建設38-39
- 3.4 西安城市發(fā)展與城市公園綠地更新的關系39-41
- 3.4.1 城市發(fā)展帶動了城市公園綠地的更新發(fā)展39-40
- 3.4.2 城市的發(fā)展對城市公園綠地的定位產生影響40-41
- 3.5 本章小結41-42
- 4. 西安城市進程中長樂公園的發(fā)展演變42-62
- 4.1 西安城市進程中長樂公園周邊用地的演變42-44
- 4.2 作為生產型綠地的韓森寨苗圃44-45
- 4.3 作為專類公園的西安市動物園45-49
- 4.3.1“動物園”搬遷至韓森寨苗圃的主要因素46
- 4.3.2“動物園”總體布局46-47
- 4.3.3 觀賞路線組織47-48
- 4.3.4 豎向設計48-49
- 4.3.5 充分利用原有植被49
- 4.4 作為城市公園綠地的西安市長樂公園49-58
- 4.4.1 公園規(guī)模的縮小50-51
- 4.4.2 公園總體布局更新51-53
- 4.4.3 游覽路線改造53-54
- 4.4.4 豎向改造54-55
- 4.4.5 水系的調整55-56
- 4.4.6 豐富植物景觀56
- 4.4.7 建筑的改造利用56-58
- 4.5 影響長樂公園發(fā)展的因素58-60
- 4.5.1 自然因素58
- 4.5.2 社會因素58-60
- 4.6 長樂公園發(fā)展演變中形成的歷史內涵60-61
- 4.7 本章小結61-62
- 5. 未來城市進程中長樂公園更新設計途徑研究62-85
- 5.1 長樂公園更新改造的必要性62-65
- 5.1.1 西安城市發(fā)展對長樂公園的影響62-63
- 5.1.2 長樂公園自身發(fā)展的局限性63-65
- 5.1.3 公園使用人群需求的變化65
- 5.2 長樂公園更新設計原則65-69
- 5.2.1 加強公園整體關聯(lián)性65-66
- 5.2.2 注重公園生態(tài)建設66-67
- 5.2.3 營造公園特色67
- 5.2.4 提升公園的視覺美學效果67-68
- 5.2.5 公園尺度的人性化設計68-69
- 5.3 長樂公園更新設計途徑研究69-84
- 5.3.1 長樂公園與周邊城市用地的有機融合69-74
- 5.3.2 長樂公園歷史地形地貌的保護與利用74-77
- 5.3.3 長樂公園景觀品質的提升77-82
- 5.3.4 長樂公園生態(tài)節(jié)點的構建82-84
- 5.4 本章小結84-85
- 6. 總結85-88
- 6.1 本文結論85-86
- 6.2 本文創(chuàng)新點86
- 6.3 本文研究的展望86-88
- 致謝88-89
- 參考文獻89-92
- 圖表目錄92-95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研究成果9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磊;吳文智;;本土文化傳承與城市公園綠地規(guī)劃[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3年09期
2 鄢進軍;丁真兵;鄭凌予;秦華;;基于GIS-Network Analyst的重慶城市公園綠地可達性分析[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12期
3 李迪華,范聞捷;北京城市離退休居民與城市公園綠地關系[J];城市環(huán)境與城市生態(tài);2001年03期
4 王靖松;丁豐華;肖云異;;城市公園綠地景觀構建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20期
5 譚少華;趙萬民;;城市公園綠地社會功能研究[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6 烏日汗;宋麗萍;溫小榮;佘光輝;;深圳特區(qū)城市公園綠地景觀格局分析[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8年04期
7 張媛;王沛永;;韓國首爾市城市公園綠地的變遷[J];中國園林;2009年01期
8 聶蕊;;城市公園綠地的防災設計[J];新建筑;2009年02期
9 李玉紅;;日本城市公園綠地管理發(fā)展研究[J];中國園林;2009年10期
10 江海燕;周春山;;國外城市公園綠地的社會分異研究[J];城市問題;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玎;王越;;保育城市公園綠地中的歷史文化實物[A];上海市風景園林學會論文集[C];2005年
2 李樹華;;東京城市公園綠地建設的歷史發(fā)展、課題與目標[A];2010北京園林綠化新起點[C];2010年
3 張繼紅;白偉嵐;;2001年美國城市公園綠地考察報告[A];中國公園協(xié)會2001年論文集[C];2001年
4 申世廣;費文君;李衛(wèi)正;王斯卉;;可達性方法指導下的城市公園綠地規(guī)劃——以欒城縣為例[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1年
5 ;城市公園綠地的生態(tài)價值和免費開放后的生態(tài)保持[A];中國公園協(xié)會2008年論文集[C];2008年
6 霍瑜;;城市公園綠地的空間差異性研究——以浦東新區(qū)為例[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0.風景園林規(guī)劃)[C];2012年
7 張軍飛;李小龍;顧綱;;城市公園綠地的人性化探討——以石嘴山市城市公園綠地梳理規(guī)劃為例[A];城市時代,,協(xié)同規(guī)劃——2013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4-風景旅游規(guī)劃)[C];2013年
8 于紹華;;關于澳大利亞、新西蘭城市公園綠地的考察報告[A];中國公園協(xié)會2006年論文集[C];2006年
9 謝軍飛;李延明;李樹華;;北京城市公園綠地應急避險功能布局研究(英文)[A];Selected Papers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C];2008年
10 章銀柯;馬婕婷;王恩;包志毅;;城市公園綠地長期固碳效益評價研究——以杭州花港觀魚公園為例[A];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2012[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海燕;本市今年再添20處大型城市公園綠地[N];北京日報;2007年
2 記者 郝健 佟永宏;北京將新增城市公園綠地700公頃[N];中國綠色時報;2011年
3 崔中 汪怡民;我市城市園林綠化全力推進[N];黃山日報;2010年
4 記者 周芬棉;城市公園綠地嚴禁經營性開發(fā)[N];法制日報;2012年
5 本報記者 郭澤莉;防災公園建設要立規(guī)范重規(guī)劃[N];中國花卉報;2008年
6 記者 呂毅 實習生 吳月秀;構筑獨特的濱江山水城市公園綠地系統(tǒng)[N];蕪湖日報;2011年
7 惠平 李軒;北京免費公園比例達78%[N];中國綠色時報;2009年
8 湯莉;山水新安 綠色建德[N];中國建設報;2013年
9 通訊員 寧建新;提升功能 惠及百姓 加快實施城市綠道建設[N];南京日報;2013年
10 本報記者 王夕;北京大建公園[N];北京科技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宋秀華;城市公園綠地社會服務功能評價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2 陳蓉;城市公園綠地主題的確立與表達[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3 晏海;城市公園綠地小氣候環(huán)境效應及其影響因子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郗若君;西安城市進程中長樂公園更新設計途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年
2 王兵;開放性城市公園綠地邊界空間設計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3 高駱秋;基于空間可達性的山地城市公園綠地布局探討[D];西南大學;2010年
4 劉彥;杭州城市公園綠地建設與城市空間發(fā)展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5 陳丹;城市公園綠地各類邊緣空間設計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6 苗琨;城市公園綠地游憩環(huán)境承載力分析[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1年
7 笪飛;城市公園綠地社會化管理的分析與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8 陳冬福;城市公園綠地宜人化設計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9 張博;基于引力多邊形的哈爾濱城市公園綠地布局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2年
10 鄭玉俏;城市公園綠地景觀設施應用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0850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085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