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場調查法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設計研究 ——以小浪底旅游區(qū)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2-01 23:08
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業(yè)內人士發(fā)現(xiàn)旅游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科學的旅游形象有助于增強旅游目的地的綜合競爭力,對于旅游者選擇旅游目的地的過程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而旅游目的地之間的競爭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旅游形象的競爭,因此,如何塑造富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就成為旅游研究人士最為關注的問題。本文以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設計作為研究對象,以旅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旅游地理學、旅游心理學以及旅游規(guī)劃理論作為研究基礎。本文首先總結了國內外有關旅游目的地形象設計的研究成果,探討了旅游形象的概念、定義,并從旅游者、旅游規(guī)劃者兩個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過程,指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設計必須得到客源市場的認可。其次,本文對基于市場調查法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設計的流程進行了全面的解析。具體如下:在對旅游目的地的資源、競爭者狀況分析的基礎上,闡述了形象定位的原則和內容,然后導入企業(yè)識別系統(tǒng),詳細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形象、視覺形象和行為形象,并對多次使用市場調查法對旅游形象進行修訂的步驟進行了描述。為了給旅游目的地形象設計理論提供案例支撐,本文最后以小浪底旅游區(qū)的旅游形象定位和旅游形象設...
【文章來源】: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旅游者選擇旅游地的行為過程
圖 2:旅游者的旅游需要與旅游動機對旅游者旅游類型的分類與了解,可幫助旅游目的地進行相應的旅游形象設計,開展有針對性的旅游活動與旅游服務。圖 3 體現(xiàn)出不同旅游類型旅游者的特征:
26圖 3:旅游者的旅游類型經過被動地接受旅游信息和主動的選擇這兩個步驟之后,潛在的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的心理感受從初步印象到整體印象,最后形成對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期望。這時的旅游期望將在旅游者今后的旅游活動過程中逐步外化并成為度量旅游體驗質量與旅游目的地質量的標尺。3.1.2 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旅游體驗的行為過程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旅游體驗的行為過程,即旅游者通過自己親身的旅游經歷,接受旅游目的地的各種旅游信息,并結合自己對該旅游目的地的原初印象,最后形成對該旅游目的地的最終評價,這是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整體印象的形成的過程。旅游形象設計就是根據(jù)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旅游體驗的行為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客源型城市塑造旅游形象的初步研究[J]. 章牧,劉慶,聶卉. 廣西社會科學. 2002(03)
[2]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認知與推廣模式[J]. 黃震方,李想. 旅游學刊. 2002(03)
[3]論旅游地形象策劃的參與型組織模式[J]. 謝朝武,黃遠水. 旅游學刊. 2002(02)
[4]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 趙偉兵.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S2)
[5]淺談開封旅游形象的設計[J]. 吳翔,付邦道.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 2000(04)
[6]城市旅游形象設計淺議[J]. 唐禮智. 發(fā)展研究. 2000(12)
[7]大連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及整體策劃[J]. 谷明. 旅游學刊. 2000(05)
[8]從旅游者角度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討[J]. 宋章海. 旅游學刊. 2000(01)
[9]區(qū)域旅游形象設計研究——以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為例[J]. 劉鋒. 經濟地理. 1999(03)
[10]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內涵研究[J]. 王磊,劉洪濤,趙西萍.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01)
本文編號:3527226
【文章來源】: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旅游者選擇旅游地的行為過程
圖 2:旅游者的旅游需要與旅游動機對旅游者旅游類型的分類與了解,可幫助旅游目的地進行相應的旅游形象設計,開展有針對性的旅游活動與旅游服務。圖 3 體現(xiàn)出不同旅游類型旅游者的特征:
26圖 3:旅游者的旅游類型經過被動地接受旅游信息和主動的選擇這兩個步驟之后,潛在的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的心理感受從初步印象到整體印象,最后形成對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期望。這時的旅游期望將在旅游者今后的旅游活動過程中逐步外化并成為度量旅游體驗質量與旅游目的地質量的標尺。3.1.2 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旅游體驗的行為過程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旅游體驗的行為過程,即旅游者通過自己親身的旅游經歷,接受旅游目的地的各種旅游信息,并結合自己對該旅游目的地的原初印象,最后形成對該旅游目的地的最終評價,這是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整體印象的形成的過程。旅游形象設計就是根據(jù)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旅游體驗的行為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客源型城市塑造旅游形象的初步研究[J]. 章牧,劉慶,聶卉. 廣西社會科學. 2002(03)
[2]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認知與推廣模式[J]. 黃震方,李想. 旅游學刊. 2002(03)
[3]論旅游地形象策劃的參與型組織模式[J]. 謝朝武,黃遠水. 旅游學刊. 2002(02)
[4]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 趙偉兵.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S2)
[5]淺談開封旅游形象的設計[J]. 吳翔,付邦道.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 2000(04)
[6]城市旅游形象設計淺議[J]. 唐禮智. 發(fā)展研究. 2000(12)
[7]大連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及整體策劃[J]. 谷明. 旅游學刊. 2000(05)
[8]從旅游者角度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討[J]. 宋章海. 旅游學刊. 2000(01)
[9]區(qū)域旅游形象設計研究——以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為例[J]. 劉鋒. 經濟地理. 1999(03)
[10]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內涵研究[J]. 王磊,劉洪濤,趙西萍.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01)
本文編號:35272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352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