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圓橋遺址與成都平原新石器文化發(fā)展脈絡(luò)
發(fā)布時間:2021-04-13 20:32
<正>桂圓橋遺址是目前成都平原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而簡報[1]受限于篇幅和體例,并未能對遺址中的一些重要信息進行充分討論。這些信息摻雜了發(fā)掘者和整理者的認識,雖然不如簡報中遺跡、遺物描述的客觀,但對我們更深入地認識桂圓橋遺址以及整個成都平原新石器晚期文化的發(fā)展不無裨益。簡報以四個典型遺跡或地層為例,說明桂圓橋遺址三個時期的文化面貌。僅從這四個遺跡或地層出土的器物看,三個時期的文化面貌涇渭分明、一目了然。而實際上,任何一個文化的發(fā)
【文章來源】:文物. 2013,(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溪文化紅燒土房屋研究[J]. 李文杰.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2012(06)
[2]四川茂縣營盤山遺址浮選結(jié)果及分析[J]. 趙志軍,陳劍. 南方文物. 2011(03)
[3]四川汶川縣姜維城新石器時代遺址發(fā)掘簡報[J]. 黃家祥. 考古. 2006(11)
[4]白龍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譜系的初步研究[J]. 張強祿. 考古. 2005(02)
[5]淺議岷江上游新石器時代文化[J]. 陳衛(wèi)東,王天佑. 四川文物. 2004(03)
[6]甘青地區(qū)新石器時代的水器[J]. 閻渭清. 考古與文物. 2004(03)
本文編號:3135964
【文章來源】:文物. 2013,(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溪文化紅燒土房屋研究[J]. 李文杰.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2012(06)
[2]四川茂縣營盤山遺址浮選結(jié)果及分析[J]. 趙志軍,陳劍. 南方文物. 2011(03)
[3]四川汶川縣姜維城新石器時代遺址發(fā)掘簡報[J]. 黃家祥. 考古. 2006(11)
[4]白龍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譜系的初步研究[J]. 張強祿. 考古. 2005(02)
[5]淺議岷江上游新石器時代文化[J]. 陳衛(wèi)東,王天佑. 四川文物. 2004(03)
[6]甘青地區(qū)新石器時代的水器[J]. 閻渭清. 考古與文物. 2004(03)
本文編號:31359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31359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