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南陽漢代畫像石藝術若干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09 14:47
本文旨在通過對南陽漢代畫像石藝術成因和藝術特點的探討,闡述其藝術魅力本源以及對當代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的借鑒價值。首先通過分析南陽漢代畫像石藝術形成的歷史背景和南陽地區(qū)藝術思想體系的傳承性,論述南陽漢化像石藝術風格形成的內(nèi)在因素。依據(jù)對資料的分析和有關圖片的解讀,從造型語言和表現(xiàn)形式等審美元素出發(fā),探索其藝術特征和永恒性藝術美感的生成內(nèi)涵,集中評述它的率真樸實的藝術語言、永恒的藝術形象、完整和諧的藝術風格、意象造型意識等方面的藝術價值。最后通過與中國傳統(tǒng)審美理念的比較和分析,找出南陽漢代畫像石藝術與當代中國藝術的契合點,展開對南陽漢代畫像石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借鑒價值的論述。本文有別于現(xiàn)有資料中對南陽漢畫的研究方式,側重從南陽漢代畫像石藝術的風格形成因素和藝術語言特征的角度進行分析,提出南陽漢畫以“寫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表現(xiàn)手法、平面的構圖方式和對造型規(guī)律的理解與運用以及其對“神似”的追求等方面綜合構成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的見解。
【文章來源】: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捕魚角抵戲以及舞樂戲畫像的內(nèi)
耕車
高髻侍女(見圖6)畫像刻一女子,頭梳高髻,腰肢纖細,雙手捧著可能是放化妝品的盒子。端燈侍女(見圖5)畫像刻二侍女,一前一后,前者端燈而立,后者肩背一袋狀物相隨。舞樂宴饗圖(見圖7),頗能反映漢代宴會情狀。畫面上一人汲坐,二人鼓舞。下有一案,案上盛一魚,頭尾伸出盤外。另有兩個耳杯,四只肥鴨,還有肉串及其他食品。漢
本文編號:3025799
【文章來源】: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捕魚角抵戲以及舞樂戲畫像的內(nèi)
耕車
高髻侍女(見圖6)畫像刻一女子,頭梳高髻,腰肢纖細,雙手捧著可能是放化妝品的盒子。端燈侍女(見圖5)畫像刻二侍女,一前一后,前者端燈而立,后者肩背一袋狀物相隨。舞樂宴饗圖(見圖7),頗能反映漢代宴會情狀。畫面上一人汲坐,二人鼓舞。下有一案,案上盛一魚,頭尾伸出盤外。另有兩個耳杯,四只肥鴨,還有肉串及其他食品。漢
本文編號:30257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30257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