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北魏關中地區(qū)佛教造像的地方風格
發(fā)布時間:2021-01-29 11:11
北魏時期,陜西關中地區(qū)在接受來自都城平城與洛陽影響的同時,也在發(fā)展著自身的地方風格的佛教造像。地方風格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密集型陰刻平行線衣紋與傳自平城、洛陽的佛菩薩服飾的變形,以及獨創(chuàng)的漢民族交領式佛菩薩服裝。關中地區(qū)的這兩種地方風格造像僅在6世紀上半葉流行,且多與傳自平城、洛陽的正統(tǒng)風格造像并存。該地區(qū)佛教造像風格的多元化,體現(xiàn)了當?shù)孛癖娫谶@個特定時期內(nèi)對佛教藝術(shù)審美的多元化。截至目前,密集衣紋造像發(fā)現(xiàn)較多,主要分布在關中北部地區(qū),波及范圍在陜西北部、寧夏南部、甘肅東部地區(qū);交領式服裝造像發(fā)現(xiàn)較少,明確的只在關中一帶發(fā)現(xiàn)。這種分布情況似乎說明了關中是其制作的中心地區(qū),或是接受此種風格主體信眾的集中地區(qū)。
【文章來源】:故宮博物院院刊.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8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長安地區(qū)北魏佛教造像的形制特征[J]. 于春. 考古與文物. 2015(06)
[2]陜北佛教石窟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 王紅娟. 佛學研究. 2011(00)
[3]中國古代石雕論——石獸、石人與石佛[J]. 石松日奈子,楊效俊. 考古與文物. 2010(06)
[4]陜西北魏道(佛)教造像碑、石類型和形象造型探究[J]. 胡文和. 考古與文物. 2007(04)
[5]陜西安塞云山品寺石窟調(diào)查報告[J]. 冉萬里. 考古與文物. 2005(04)
[6]關于陜西省耀縣藥王山博物館藏《魏文朗造像碑》的年代──始光元年銘年代新論[J]. 石松日奈子,劉永增. 敦煌研究. 1999(04)
[7]西安北郊出土北朝佛教造像[J]. 文博. 1998(02)
[8]陜西石窟概論[J]. 韓偉. 文物. 1998(03)
[9]陜西麟游縣東川寺、白家河、石鼓峽的佛教遺跡[J]. 常青. 考古. 1996(01)
[10]安塞縣出土一批佛教造像[J]. 楊宏明. 文博. 1991(06)
博士論文
[1]長安地區(qū)北朝佛教造像考古學研究[D]. 于春.西北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陜西北朝佛教造像碑初探[D]. 馮健.西北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06786
【文章來源】:故宮博物院院刊.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8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長安地區(qū)北魏佛教造像的形制特征[J]. 于春. 考古與文物. 2015(06)
[2]陜北佛教石窟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 王紅娟. 佛學研究. 2011(00)
[3]中國古代石雕論——石獸、石人與石佛[J]. 石松日奈子,楊效俊. 考古與文物. 2010(06)
[4]陜西北魏道(佛)教造像碑、石類型和形象造型探究[J]. 胡文和. 考古與文物. 2007(04)
[5]陜西安塞云山品寺石窟調(diào)查報告[J]. 冉萬里. 考古與文物. 2005(04)
[6]關于陜西省耀縣藥王山博物館藏《魏文朗造像碑》的年代──始光元年銘年代新論[J]. 石松日奈子,劉永增. 敦煌研究. 1999(04)
[7]西安北郊出土北朝佛教造像[J]. 文博. 1998(02)
[8]陜西石窟概論[J]. 韓偉. 文物. 1998(03)
[9]陜西麟游縣東川寺、白家河、石鼓峽的佛教遺跡[J]. 常青. 考古. 1996(01)
[10]安塞縣出土一批佛教造像[J]. 楊宏明. 文博. 1991(06)
博士論文
[1]長安地區(qū)北朝佛教造像考古學研究[D]. 于春.西北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陜西北朝佛教造像碑初探[D]. 馮健.西北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067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30067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