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服飾之圖騰遺存審美
發(fā)布時間:2020-05-16 18:09
【摘要】: 本文以納西族圖騰崇拜在服飾中的反映為切入點,探討納西族服飾的圖騰審美形式及其內涵。全文分前言、納西族的一般情況、關于圖騰、納西族的圖騰、納西族服飾、納西族圖騰在服飾中的反映、納西族服飾之圖騰功能、納西族服飾之圖騰遺存比較研究、納西族服飾之圖騰遺存審美、納西族服飾之圖騰遺存制約因素、結語等十一個部分。 筆者認為,在如今的非圖騰時代追溯遠古的圖騰,必須借助服飾等一定的形式,并考察這個圖騰在文化的深層是否與族群有血緣關系、是否是祖先、是否是保護神、是否由圖騰來命名族群、是否有圖騰死體化生萬物的神話等因素。通過對納西族族稱、語言、文字、民俗活動、神話傳說等分析,筆者認為納西族的圖騰物有羊、虎、牦牛、黑色。并且,這些圖騰在納西族的羊皮披肩、羊毛披氈、虎皮衣飾、牦牛尾帽、服色等服飾文化中留有遺跡。圖騰的特性決定了納西族圖騰服飾具有超實用的保護、區(qū)別、美化、圣化的功能。因為納西先民在氏族社會時期是古羌人文化集團及其彝語支文化集團的成員,因此,在圖騰崇拜上具有一致性。所以,,本文將納西族服飾中的圖騰遺存與羌族、藏族、彝族、傈僳族等民族服飾中的圖騰遺存進行了比較,深入挖掘了它們的源流關系。從審美的角度看,筆者認為,納西族對其服飾中的圖騰遺存審美體現(xiàn)了納西族樸素的辯證法思想,體現(xiàn)了納西族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層次的民族文化精神,體現(xiàn)了納西族注重集體等的民族意識。筆者認為納西族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民族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以及宗教信仰是納西族服飾中圖騰遺存遺留至今的原因所在。作此研究的目的,在于鉤沉納西族服飾中所遺存的圖騰崇拜因素,將它置于廣闊的歷史背景下,闡釋其文化內容與美學意義,進一步認識納西文化的特點、規(guī)律,繼而進一步揭示納西文化的精神。
【圖文】:
大研鎮(zhèn)婦女服飾
塔城婦女服飾皮短褂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J523
本文編號:2667106
【圖文】:
大研鎮(zhèn)婦女服飾
塔城婦女服飾皮短褂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J523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楊寧寧;謝芳;;生態(tài)美學視閾下的納西族女性服飾[J];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毛計平;瀘沽湖摩梭小學美育課程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2 楊敏;旅游和貧困地區(qū)居民生活:影響、感知和態(tài)度[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6671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26671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