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旅游地感知研究綜述
[Abstract]:This paper combs and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perception,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perspective, research content and so on. The study divides the study of foreign tourism destination perception into four stages,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age. The main methods of tourism destination perception are also reviewed in chronological order. The research divides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 tourism destination research into two angles: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erspective and space-time difference perspective,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focus and train of thought of tourism destination perception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The research also summarizes the main fields of foreign tourism destination perception research, analyze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used in foreign tourism destination research,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key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influencing factors lies in the reduction and summary of factors. The study also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ourist related factors and tourist destination related factors on tourist percep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s and tourist destinations. The research further clarifies the research chain of the influence of perception on psychological behavior in the study of tourism destination percep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puts forward that the applied research of tourism destination percep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is mainly used in the field of tourist destination positioning and marketing. Finally, the research makes a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on the research trend of foreign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search suggestions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bility of domestic research.
【作者單位】: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旅游研究與規(guī)劃中心;海南省發(fā)展與改革委員會;
【基金】:香港理工大學基金項目(1-ZV77)
【分類號】:F59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羅建基;周桂林;蔣樂琪;;國內游客旅游地感知研究綜述[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馬紅麗;中國旅游熱點城市入境游客居民好客度感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國慶,齊代華,趙毅;重慶市旅游者行為研究——以江北區(qū)為例[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經(jīng)濟論壇;2003年01期
2 吳必虎;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動行為研究[J];地理學報;1994年02期
3 陸林;山岳風景區(qū)旅游者空間行為研究──兼論黃山與美國黃石公園之比較[J];地理學報;1996年04期
4 吳必虎,唐俊雅,黃安民,趙榮,邱扶東,方芳;中國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選擇行為研究[J];地理學報;1997年02期
5 黎潔,趙西萍;美國游客對西安的感知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6 宋章海;從旅游者角度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討[J];旅游學刊;2000年01期
7 李國平,葉文;游客感知“灰度區(qū)”的旅游形象策劃初探——兼曲靖市旅游形象策劃[J];人文地理;2002年04期
8 李君軼,馬耀峰;我國入境游客旅游認知分析研究[J];社會科學家;2005年01期
9 白凱,馬耀峰,李天順;北京市入境游客感知行為研究[J];消費經(jīng)濟;2005年03期
10 聶獻忠,張捷,呂菽菲,湯家法;九寨溝國內旅游者行為特征初步研究及其意義[J];自然資源學報;1998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璇;;國內文化旅游品牌化研究綜述[J];農(nóng)業(yè)科技與信息;2007年16期
2 楊財根;郭劍英;;近10年我國森林公園旅游研究綜述[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03期
3 馬勇;張祥勝;;國內旅游目的地研究綜述[J];世界地理研究;2008年01期
4 邵雪詩;馬麗卿;;基于傳播學視角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綜述[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11年02期
5 呂拉昌;肇慶市的旅游吸引與旅游形象建設[J];廣州師院學報;2000年11期
6 唐禮智;泉州市旅游形象定位與設計研究[J];現(xiàn)代城市研究;2002年04期
7 崔鳳軍,潘華麗;媒體廣告對旅游業(yè)的貢獻分析[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8 何仁芳;;塑造南寧市旅游形象的CIS戰(zhàn)略[J];改革與戰(zhàn)略;2005年12期
9 廖建華;鄭宗玲;沈乾芳;;云南紅河縣旅游形象策劃[J];紅河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10 胡麗花;楊曉霞;;國外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誠研究綜述[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程金龍;吳國清;;我國會展旅游研究綜述[A];中國地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2 闞耀平;高鵬;;鄉(xiāng)村旅游研究綜述[A];旅游學研究(第五輯)[C];2010年
3 薛琳琳;;中國旅游高等教育研究綜述[A];旅游學研究(第五輯)[C];2010年
4 李山;王錚;;旅游區(qū)形象策劃的一種模式[A];地理教育與學科發(fā)展——中國地理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5 何永彬;;地域旅游形象塑造與營銷研究[A];2005年滇黔桂三省區(qū)五州市氣象協(xié)作區(qū)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6 邵莉莉;;國內外獎勵旅行研究綜述[A];旅游學研究(第五輯)[C];2010年
7 楊路塔;;重塑貴州旅游形象的構想[A];布依學研究(之七)——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8 陳福義;;加快貴州旅游發(fā)展的基本思路[A];區(qū)域旅游開發(fā)與黔中旅游經(jīng)濟發(fā)展[C];2000年
9 李世泰;張安定;孫峰華;李慶志;;煙臺市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問題與建議[A];21世紀的人文地理學——中國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專業(yè)委員會暨全國高校人文地理學研究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10 李山;王錚;;旅游地品牌化中的旅游形象與旅游口號[A];中國地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惠州市旅游局 鐘聲宏;旅游形象工程:發(fā)展制勝的“殺手锏”[N];中國旅游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儲東華;擦亮香格里拉品牌增色中國旅游形象[N];云南日報;2009年
3 王惠;常德旅游形象可定位在“古”[N];常德日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王魯銓;“整臟治亂”提升黔南旅游形象[N];貴州日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吳丹;三大舉措推廣“避暑之都”[N];貴陽日報;2007年
6 許慧;長興旅游形象標識與口號征集活動不斷深入[N];華東旅游報;2007年
7 姚良方;確立我市旅游形象標識與主題口號勢在必行[N];濟寧日報;2008年
8 張靜 丁寧;上海評選旅游形象大使[N];中國旅游報;2004年
9 申文;洛陽著力提升旅游形象[N];中國旅游報;2004年
10 韓解林;無錫旅游形象標識在港首發(fā)[N];華東旅游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薇華;?诨鹕铰糜钨Y源開發(fā)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2 羅丹;旅游規(guī)劃案例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3 王婉飛;我國分時度假規(guī)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楊劍;旅游業(yè)多元化發(fā)展的理論與戰(zhàn)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5 彭蝶飛;南岳衡山生態(tài)旅游構建及其運籌策略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6 姜科;非常規(guī)突發(fā)事件背景下旅游城市形象及旅游者行為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7 艾進;中國城市遺址類博物館開發(fā)模式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8 張文娟;基于區(qū)域整體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營銷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9 李翠林;新疆地質遺跡景觀資源保護開發(fā)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10 石曉峰;中國中部地區(qū)體育旅游資源開發(fā)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谷利;基于到訪游客感知分析的保定旅游形象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2 張卓;吉林省旅游形象的特色傳播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黃慧敏;內蒙古旅游形象傳播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4 高偉;建水旅游形象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黨嬌;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上傳播的西安市旅游形象差異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祖健;旅游形象屏蔽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吳學明;九江旅游形象傳播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8 劉玲玲;合肥市旅游形象的媒介呈現(xiàn)[D];安徽大學;2011年
9 王鑫;中國國家旅游形象分維調查和要素評價[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10 于立群;貴州省旅游形象研究[D];中南林學院;2001年
,本文編號:25260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2526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