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云肩技藝及民俗文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03 17:44
云肩是我國民間女性服飾中重要的服飾品,是研究我國古代女性社會角色和審美文化的重要性元素。民間云肩具有形制種類多、制作技藝巧、藝術魅力強等多方面的內容,而云肩技藝一直是一處尚未開發(fā)的技藝寶藏,魯南地區(qū)的民間云肩技藝是具有地方特色和濃厚文化底蘊的民間藝術活化石,是一門融合了藝術、歷史、文化、以及民俗于一身的獨特藝術,有著鮮明的民族特點和藝術風格,因此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诖艘陨綎|魯南地區(qū)的民間云肩為研究對象,著眼于“民間云肩技藝”這一本質層面的內容進行了探析,采用田野采風的方法對沂南地區(qū)的依汶鎮(zhèn)兩泉村莊的手工藝人進行了的訪談及其云肩制作技藝的實踐,并借用數(shù)碼技術攝錄記載了民間具有代表性款式的云肩制作流程。旨在喚起全民族對民間藝術的認同感,使這項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能抵擋住現(xiàn)代文化的沖擊并能長久的繼承和傳承下去。 本文以前人在各學科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并結合考古資料,對云肩的起源發(fā)展、形制結構進行了深入分析,明確了云肩為表現(xiàn)美或祈福祝頌借鑒來源于仙人的頸部裝飾,后來以中國古代女性不可缺少的禮儀服飾品而存在。其形制中由最初的四合如意式發(fā)展為晚期造型各異的民間藝術,蘊含著豐富的民間思想。通過在對江南大學民間服飾傳習館館藏的大量云肩遺存的整理與分析中,歸納出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的民間云肩的地域性特征及其蘊含的深厚民俗文化。 民間云肩以傳統(tǒng)手工制作為主,其制作透漏著豐富的手工技巧。本文通過實地調查和田野采風的方式,多次走訪了沂南地區(qū),通過對當?shù)乩纤嚾说脑L談、搜集調研、現(xiàn)場實踐等手段對當?shù)孛耖g云肩的工藝流程、形制、色彩發(fā)展有了深層次的認識,并記錄了民間云肩制作從準備、縫制到整理的全部工藝流程。歸納其制作時的技巧,剖析蘊育其中的藝術審美層面的內蘊。 文章最后基于對田野調查所獲悉的傳統(tǒng)技藝的基礎上,,由此引申到云肩藝術對現(xiàn)代服飾設計的應用及影響。進一步探討了云肩技藝如刺繡、鑲、滾、貼、綴等和形制、紋飾等在現(xiàn)代服飾中的設計應用。通過以上對云肩的分析,了解到云肩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面臨漸亡的趨勢前具有強烈的保護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江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J523.5
本文編號:2224881
【學位授予單位】:江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J523.5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課題研究意義
1.2 研究目的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4 研究內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云肩的起源與歷史發(fā)展
2.1 云肩的概念
2.2 云肩的起源和歷史發(fā)展
2.2.1 神話傳說人物服飾中云肩形態(tài)
2.2.2 隋唐壁畫與五代石刻中宗教人物云肩形態(tài)
2.2.3 宋、元、明、清時期的云肩形態(tài)
2.3 云肩的現(xiàn)狀(日益式微的近代云肩)
第三章 云肩的基本結構與造型藝術
3.1 云肩的基本結構
3.1.1 一片式結構云肩
3.1.2 層疊式結構云肩
3.1.3 連綴式結構云肩
3.1.4 混搭式結構云肩
3.2 云肩的造型藝術
3.2.1 兒童小云肩
3.2.2 成年女性云肩
3.3 其他服飾中的云肩紋
第四章 民間云肩的地域特征及民俗文化
4.1 民間云肩的地域特色
4.2 不同地域特色的民間云肩
4.3 云肩的民俗文化分析
4.3.1 實用性功能
4.3.2 民俗裝飾審美
4.3.3 民俗寄寓
第五章 民間云肩的制作技藝
5.1 沂南地區(qū)云肩的生存環(huán)境
5.2 云肩的工藝流程
5.2.1 準備階段
5.2.2 縫制階段
5.2.3 整理階段
5.3 云肩制作中的工藝技巧及藝術特征
5.3.1 工藝技巧
5.3.2 制作中的審美藝術特征
5.3.3 民間技巧向藝術的升華
5.4 云肩制作技藝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第六章 云肩藝術在現(xiàn)代服飾設計中的應用
6.1 云肩技藝的現(xiàn)代應用
6.1.1 刺繡
6.1.2 盤、鑲、滾、貼、綴、嵌
6.1.3 其他技藝的應用
6.2 云肩形制及紋樣的應用
6.2.1 形制的應用
6.2.2 圖案紋飾的應用
6.3 云肩在現(xiàn)代服飾中的設計實踐
6.4 小結
第七章 結論
7.1 研究結論
7.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雅瓊;;中國古代服飾顏色與政治關系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9期
2 杉本正年,樊一;中國古代的服色及其思想背景[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4期
3 李宏復;;民間刺繡圖案的象征符號闡釋[J];大連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4 李金俠;張競瓊;;動植物結合紋樣在民間服飾中的體現(xiàn)[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5 歧周 ,歧從文;云霞映日 晴空散虹——中國漢民族服飾云肩[J];東南文化;2002年12期
6 崔榮榮;梁惠娥;;服飾刺繡與民俗情感語言表達[J];紡織學報;2008年12期
7 梁惠娥;胡少華;;芻議云肩中云紋的形態(tài)美[J];國外絲綢;2009年05期
8 羅宏杰;葫蘆生殖象征意義的符號生成[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9 楊帆;;民間工藝傳承中的家族、市場與展演——以山東菏澤穆李面塑工藝調查為例[J];民俗研究;2010年03期
10 葛承雍;秦隴文化的地域特色與歷史地位[J];人文雜志;1998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廣平;魯繡的傳統(tǒng)工藝及設計開發(fā)[D];青島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2248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222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