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川鰲鳳山豎穴土坑墓的分期與年代
本文選題:劍川鰲鳳山 + 豎穴土坑墓 ; 參考:《四川文物》2013年01期
【摘要】:通過系統(tǒng)分析劍川鰲鳳山墓地豎穴土坑墓中隨葬陶器、銅鉞、銅劍等,可確定鰲鳳山豎穴土坑墓的陶器序列,該墓地分為早、中、晚三期。通過與其他墓地的比較,得出其相對年代;并結(jié)合碳-14測年結(jié)果,推定其絕對年代在公元前600~前100年。
[Abstract]: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pottery, bronze axe and copper sword in the grave of Jianfeng Mountain Cemetery, the graveyar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early, middle and late. By comparison with other cemeteries, the relative age is obtained, and the absolute age is estimated to be 600 ~ 100 BC,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carbon-14 dating.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分類號】:K878.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立;潘海民;;河南洛陽市潤陽廣場C1M9950號東周墓葬的發(fā)掘[J];考古;2009年12期
2 毛瑞林;周廣濟;;甘肅武山縣東旱坪戰(zhàn)國秦漢墓葬[J];考古;2003年06期
3 張松林;焦建濤;蔡強;張家強;;河南滎陽娘娘寨城址西周墓葬發(fā)掘簡報[J];文物;2009年09期
4 李洪甫;;江蘇連云港市花果山的兩座漢墓[J];考古;1982年05期
5 馮普仁;;無錫市錫惠橋北宋墓[J];考古;1986年12期
6 夏學華,張正寧;西昌市經(jīng)久鄉(xiāng)發(fā)現(xiàn)西漢李音墓[J];四川文物;1991年01期
7 黎毓馨;徐軍;鄭嘉勵;;浙江湖州市方家山第三號墩漢墓[J];考古;2002年01期
8 周金玲;于建軍;張成安;周曉明;;新疆哈密市艾斯克霞爾墓地的發(fā)掘[J];考古;2002年06期
9 呂恩國;鄭渤秋;;新疆鄯善縣蘇貝希遺址及墓地[J];考古;2002年06期
10 吳勇;托乎提;李文瑛;;新疆尉犁縣營盤墓地1999年發(fā)掘簡報[J];考古;2002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劉松柏;;龜茲葬俗與墓葬[A];龜茲學研究(第二輯)[C];2007年
2 樓朋林;;琉璃河遺址2001年度西周墓葬發(fā)掘簡報[A];北京文物與考古第五輯[C];2002年
3 岱方;黃吉博;;紅山文化筒形器墓之略見[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八輯上冊)——中國古都學會2001年年會暨赤峰遼王朝故都歷史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4 武成;王秀清;;內(nèi)蒙古中南部漢墓出土貨幣概述[A];《內(nèi)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七輯)[C];2006年
5 莊明軍;張安生;;山東青州西辛戰(zhàn)國墓中的金銀器皿帶有外域草原民族的藝術(shù)[A];中外關(guān)系史論文集第17輯——“草原絲綢之路”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陳維鼎;;巍山彝族火葬墓探索[A];滇川黔桂四。▍^(qū))毗鄰縣第二屆彝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內(nèi)蒙古和林格爾盛樂經(jīng)濟園區(qū)發(fā)掘大批歷代古墓葬[N];中國文物報;2006年
2 本版編輯 柴中慶 喬保同 張智勇 張治強;南水北調(diào)考古新發(fā)現(xiàn)[N];中國文物報;2007年
3 張智勇邋郭京寧 韓鴻業(yè);北京豐臺王佐遺跡考古發(fā)掘取得重要收獲[N];中國文物報;2008年
4 李振光 喬正罡 馬文平 張輝 黨浩;山東平陰張溝周、漢代墓地有重要發(fā)現(xiàn)[N];中國文物報;2006年
5 徐華 陳大海 岳涌;南京梅家山發(fā)現(xiàn)東晉墓上建筑遺跡[N];中國文物報;2009年
6 趙戰(zhàn)護邋高建強;河北永年鄧底遺址發(fā)掘取得重要成果[N];中國文物報;2008年
7 劉學堂 李溯源 伊利夏提;新疆發(fā)掘尼勒克縣烏圖蘭和小哈拉蘇墓葬[N];中國文物報;2006年
8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水江考古隊;貴州清水江流域再次大規(guī)模發(fā)掘[N];中國文物報;2011年
9 張智勇 劉風亮 鄭旭生;北京通州發(fā)掘兩漢和清代墓葬[N];中國文物報;2006年
10 記者 郝靜;共發(fā)掘古墓葬153座[N];阿勒泰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洪迎迎;新疆史前合葬試析[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2 何培;唐代以前的梯形棺[D];暨南大學;2010年
3 李萍;云南古代火葬墓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4 路艷超;大同地區(qū)北魏墓葬的初步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5 李卓;新疆伊犁地區(qū)早期鐵器時代的封堆墓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6 程曉丹;虢國墓地喪葬制度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劉文科;黃河流域史前男女合葬墓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8 郭軍濤;禮縣地區(qū)中小型秦墓的分期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9 岳亞莉;豫北地區(qū)戰(zhàn)國墓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10 母少娟;試論寧夏地區(qū)東周時期的墓葬[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917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179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