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儀式與權力意志——華北米村喪葬儀式的變遷研究
本文選題:民間儀式 + 權力 ; 參考:《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摘要】:本文將鄉(xiāng)村民間儀式的研究置于國家政權建設與社會轉型雙重背景之下,考察了民間儀式的變遷歷程,探討了究竟是何種力量主導了民間儀式的變化。對華北米村喪葬儀式變遷歷程的分析發(fā)現(xiàn),在民間儀式的實踐場中,國家與社會發(fā)生互動,共同推演著儀式的變遷;儀式的存在與發(fā)展并不是某一權力單一作用的結果,其中包含著不同權力主體相互博弈,是村莊主體——鄉(xiāng)民——在經濟、社會與文化場域中基于生存而做出的選擇;在此過程中,儀式變遷不是一種權力征服另一種權力,而是不同權力相互博弈的結果。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the study of rural folk rituals under the dual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e power and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examines the vicissitude course of folk rituals, and discusses what kind of power dominates the changes of folk ritual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urse of funeral ceremony changes in Mi-cun village of North China,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practice field of folk ritual, the state and societ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o deduce the change of ritual, and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ritual is not the result of a single function of power.It contains the game between different power subjects, which is the choice made by village main-villager based on survival in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fields, and in this process, ritual change is not one kind of power to conquer another kind of power, in the course of which, the change of ceremony is not one kind of power to conquer another kind of power.It is the result of different powers playing games with each other.
【作者單位】: 華中農業(yè)大學社會學系/農村社會管理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CSH009)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11YJC840010)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2012RW003);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2012RW010)
【分類號】:K892.2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寧;;羌族成年禮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2 曹月如;;從祖蔭之下到宗教超市——冀中農村宗教變遷考察[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2期
3 曹月如;;人類學視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徑探討[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2期
4 周舫;;四川古藺苗族婚戀觀的變遷調查及原因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4期
5 王亞明;;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6 李慶真;鄉(xiāng)村情緣在農村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社會效應[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7 李遠行;大共同體本位?小共同體本位?——中國農村基層組織性質探析[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8 何宏光;李遠行;;中國社會語境下關系網的發(fā)生、運作和變遷[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9 任丙強;家庭與近代資本主義的興起——對馬克斯·韋伯觀點的闡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10 錢雯;;文化詩學:理論、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景新;麻勇愛;詹靜;;江南村落土地的產權分化與制度安排——基于諸葛古村落土地契約文書的研究[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王汝能;;發(fā)展檢察文化促進執(zhí)法規(guī)范的思考[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陳景信;;我國農村家庭關系弱化分析及其現(xiàn)實思考[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甘超英;;“三農”問題的若干憲法觀察與思考[A];新農村建設的制度保障[C];2005年
5 羅志田;;科舉制廢除在鄉(xiāng)村中的社會后果[A];北京論壇(2005)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全球化視野中亞洲的機遇與發(fā)展:“歷史變化:實際的、被表現(xiàn)的和想象的”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6 張錚;;簡論人類文明的藝術性[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7 孫信茹;朱凌飛;;都市中的“媒介儀式”——文化人類學視野中的媒介傳播研究[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8 劉敏;;村落儀式的傳承與嬗變——可邑村阿細跳月的傳播現(xiàn)象分析[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9 周立;;兩部門合作:農村金融體系形成的一般邏輯與中國經驗[A];首屆中國經濟論壇論文集[C];2005年
10 何林;;多樣的“天堂”之路——茶臘村三個不同宗教信徒的葬禮[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樣性[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趙學森;我國毛南族聚居區(qū)傳統(tǒng)體育與健康相關生命質量的實證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制度障礙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間中的湫神信仰儀式及其口頭傳統(tǒng)[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5 劉秋芝;口頭表演與文化闡釋[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長娟;社會性別視角下鄉(xiāng)村女教師生涯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董傳嶺;建國60年華北農村社會生活變遷[D];南開大學;2010年
9 卞國鳳;近代以來中國鄉(xiāng)村社會民間互助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韓振華;人際信任的影響因素及其機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明書;農村未婚青年擇偶觀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高冬梅;客家地區(qū)農村女性閑暇生活方式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林超;編碼方式、自我構念對自我參照效應的影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肖易儒;林權糾紛解決機制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9年
5 王小雪;語文教育中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胡優(yōu)玄;廣西民族文化資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7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8 張t,
本文編號:17465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1746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