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的重合:虎非虎
本文選題:中國民間藝術 切入點:“虎”造型 出處:《裝飾》2013年07期
【摘要】:中國民間藝術中的虎以內(nèi)涵豐富和造型多樣成為人們審美需求和情感表達的載體。無論是基于分解、簡化手法對虎的具象形態(tài)的打破,還是以"花中有虎,虎中有花"、雙頭虎、多重意象重組等以意象造型為主導的"虎非虎"形象的重新樹立,都深刻地體現(xiàn)出勞動人民那種意由心生的忘我陶醉,這種對未來美好生活憧憬和期盼的意象空間也許是民間藝術留存至今的根本原因所在。
[Abstract]:The tiger in Chinese folk art has become the carrier of people's aesthetic demand and emotion expression with rich connotation and various shapes.Whether it is based on decomposition, simplification of the tiger's figurative form, or "flower in the flower, tiger in the flower", double-headed tiger, multi-image recombination and so on, "tiger is not the tiger" image modeling as the leading re-establishment of the "tiger is not a tiger" image.All of them deeply reflect the selfless intoxication of the laboring people, which is perhap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folk art to be preserved until now, and this kind of image space of longing and expectation for a better life in the future may be the root 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folk art.
【作者單位】: 濟南大學美術學院;
【分類號】:J52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羅國蕊;;彝族“羅羅”虎崇拜與民族精神[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09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果;周波;陳一;李旭東;;傳統(tǒng)民居屋頂語言解析——以雷暢故居屋頂裝飾為例[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29期
2 劉春雷;張杰;;中國傳統(tǒng)吉祥觀念對現(xiàn)代包裝設計的影響[J];包裝工程;2007年09期
3 王愛紅;劉春麗;;中國傳統(tǒng)吉祥觀念對現(xiàn)代產(chǎn)品設計的影響[J];包裝工程;2010年12期
4 劉紅偉;;解析中國民間圖案色彩的傳承[J];包裝工程;2011年10期
5 劉志;徐萃;;唐代寶相花紋藝術構成形式透析[J];包裝學報;2010年02期
6 馮麗娟;;鄂州花樣剪紙“筆定雙錢”紋樣解讀[J];包裝學報;2012年01期
7 余劍;歐潮海;;包裝設計的傳統(tǒng)圖案承揚——以卷式紋樣為例[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7期
8 王強;;魏晉南北朝時期堆塑罐的造型風格及裝飾特點探微[J];創(chuàng)意與設計;2011年01期
9 陳和虎;;淺議醫(yī)療環(huán)境的人性化設計——以小白兔口腔醫(yī)院設計為個案[J];大家;2012年02期
10 李春梅;;民間藝術中安寧與慰藉的視覺形式探略[J];大家;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梁惠娥;胥箏箏;;淺析中國傳統(tǒng)服飾中的幾何紋樣及其藝術魅力[A];“五洋杯”2010年江蘇紡織學術論文集[C];2011年
2 邱紅;;漢繡的色彩語言形式探究[A];傳統(tǒng)色彩與現(xiàn)代應用——海峽兩岸傳統(tǒng)色彩與現(xiàn)代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劉春雷;張杰;;中國傳統(tǒng)吉祥觀念對現(xiàn)代包裝設計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二)[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曉東;明清民居與文人園林中花文化的比較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2 劉芳芳;戰(zhàn)國秦漢妝奩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3 谷莉;宋遼夏金裝飾紋樣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4 羅yN波;漢唐時期禮儀服飾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5 張曉霞;中國古代植物裝飾紋樣發(fā)展源流[D];蘇州大學;2005年
6 許大海;漢代藝術設計思想要義[D];蘇州大學;2005年
7 宋立民;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室內(nèi)空間形態(tài)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9年
8 衣曉龍;詩意的家居[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王強;光耀乾坤[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10 劉雁;中國古代設計藝術中的“動感”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文兵;中國傳統(tǒng)吉祥紋樣盤長紋藝術符號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孔元元;中國傳統(tǒng)吉祥紋樣在現(xiàn)代翡翠制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郝鳴;魏晉南北朝時期如意紋藝術符號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王靜;明代纏枝紋視覺形式語言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胡秋萍;服飾鳳紋研究及其在現(xiàn)代禮服設計中的應用[D];江南大學;2010年
6 李麗;彝族黑—涼山彝族植物染黑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0年
7 翟頡;銅鼓紋飾視覺語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8 彭曉玲;云南楚雄彝族家具裝飾藝術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9 程琦;云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基督教教堂建筑裝飾藝術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10 李波;花腰彝服飾語言及其在現(xiàn)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敏;齊永新;;論傳統(tǒng)工筆人物畫意象造型的培養(yǎng)形式[J];科技信息;2011年05期
2 黃載文;;意象造型中的節(jié)律與審美智識——再讀民間美術(民俗藝術)的造型原理[J];數(shù)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10年05期
3 李百鳴;;寫意人物課的造型能力培養(yǎng)[J];藝術研究;2010年02期
4 茹輝;;凝神聚氣 刪繁就簡——古代文人畫家和意象造型[J];中國美術;2009年03期
5 吳自忠;;水墨意象初探[J];國畫家;1996年06期
6 張峻德;中國畫基礎教學思考[J];內(nèi)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7 周堅;論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意象造型的具體方法[J];唐都學刊;2004年04期
8 孫慧霞;;當代意象油畫解讀[J];美術大觀;2007年10期
9 楊小晉;;傳統(tǒng)工筆人物畫的意象造型與線的流變[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01期
10 姜凌;;意·象——中國畫意象造型觀念管窺[J];黃河之聲;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郭文貴;魏裕昌;邢文灝;江夏碧;;新色彩意象空間對服飾色彩意象評估效果之探討[A];傳統(tǒng)色彩與現(xiàn)代應用——海峽兩岸傳統(tǒng)色彩與現(xiàn)代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劉振永;;論漢畫像藝術的意象造型[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唐家路;;“福祿壽喜”吉祥觀念及其圖形表現(xiàn)[A];“歲寒三友——詩意的設計”——兩岸三地中國傳統(tǒng)圖形與現(xiàn)代視覺設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韋啟美;;創(chuàng)造性的繼承[A];論漫畫——中國漫畫交流文集[C];2003年
5 周越;于媛媛;;民間年畫藝術特色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探索[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靖;道法自然的無限意象空間[N];中國藝術報;2010年
2 李濟民;“彩墨構成”的意象營造[N];中國文化報;2008年
3 馬小依;高遠之音 匯聚蒼茫[N];中國藝術報;2009年
4 閻真 邯鄲大學藝術系教授;追尋單純 展現(xiàn)自然[N];美術報;2004年
5 王東聲;一個幻想與抒情的世界[N];美術報;2003年
6 ;袁海涌:象形書法自然天成[N];中國商報;2006年
7 蔡群;婚禮攝影 細節(jié)入手[N];中國攝影報;2007年
8 李永強 劉剛;賈海泉藝術研討會在武安舉行[N];邯鄲日報;2010年
9 宗婭;生命意識的展現(xiàn)[N];中國文化報;2009年
10 盧平;“冰雪水墨”繪畫語言的拓展[N];美術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胡壽榮;理智與直覺[D];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2 張明學;道教與明清文人畫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X;中國民間美術中的意象造型[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2 張猛;互動的情緒[D];中央美術學院;2009年
3 趙婷;樸素的意味[D];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
4 肖衡娟;陳洪綬人物畫意象造型探究[D];江西科技師范學院;2011年
5 鐘捷;傳統(tǒng)中國畫人物寫生與創(chuàng)作意象造型表現(xiàn)淺談[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6 張敏;從創(chuàng)作視角談現(xiàn)代工筆人物畫的意象造型[D];山東理工大學;2011年
7 孫合卿;立象以盡意 得意而忘象[D];河南大學;2002年
8 趙朋楊;中國傳統(tǒng)審美心理在中國畫意象造型中的體現(xiàn)[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9 姜程瀚;山水畫中的筆墨意象[D];吉林藝術學院;2011年
10 徐珊珊;論目識心記在中國花鳥畫造型中的價值與意義[D];中央美術學院;2008年
,本文編號:17305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1730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