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東障墓地發(fā)掘報告
本文選題:即墨東障 切入點:宋金墓葬 出處:《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3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東障墓地的發(fā)掘屬于搶救性清理,包括2座六角形及4座四角形磚室墓,根據(jù)其中保存較完好3座墓的仿木結構磚砌門樓以及出土遺物,推測其屬于宋金時期。這次發(fā)現(xiàn)為研究即墨地區(qū)宋金時期的葬俗葬制以及相關歷史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Abstract]:The excavation of Dongchang Cemetery is a rescue clean-up, including two hexagonal and four tetragonal brick room tombs, according to the wood-imitated brick gateways and unearthed relics of which three tombs have been better preserved. It is supposed to belong to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is discovery provides valuable material material for the study of the burial system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in Jimo region as well as relate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作者單位】: 即墨市博物館;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
【分類號】:K878.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增午;河南林縣金墓清理簡報[J];華夏考古;1998年02期
2 ;山東淄博市淄川區(qū)磁村古窯址試掘簡報[J];文物;1978年06期
3 商彤流;郭海林;;山西沁縣發(fā)現(xiàn)金代磚雕墓[J];文物;2000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善國;金代的茶葉與飲茶風俗[J];北方文物;2001年02期
2 陳杰;從“仁和館”銘四系瓶談起——兼談四系瓶的幾個問題[J];北方文物;2003年03期
3 王孝華;;金代女真人與酒[J];北方文物;2007年03期
4 伍秋鵬;;試論瓷器口沿鑲金銀問題[J];東方博物;2006年04期
5 秦_g;“青州窯”考[J];東南文化;2001年07期
6 劉未;;尉氏元代壁畫墓札記[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7年03期
7 鄭巖;;論“半啟門”[J];故宮博物院院刊;2012年03期
8 彭善國;;金元三彩述論[J];邊疆考古研究;2012年02期
9 張紀群;楊亮;;淄博傳統(tǒng)工藝文化發(fā)展原因試析[J];管子學刊;2013年01期
10 董新林;;北宋金元墓葬壁飾所見“二十四孝”故事與高麗《孝行錄》[J];華夏考古;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陳浩;;孝子丁蘭“刻木事親”形象的演化[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趙永軍;金代墓葬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楊亮;淄博民間工藝文化與當代產業(yè)化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文芳;“二十四孝”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毅;宋元時期山東地區(qū)的礦冶業(y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永婷;唐宋時期饅頭窯初步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許若茜;山西金墓分區(qū)分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付瀛瑩;扒村窯白地黑花瓷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6 盧青峰;金代墓葬探究[D];鄭州大學;2007年
7 胡彥羽;絞胎陶瓷器初步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8 王純婧;山西地區(qū)宋金時期瓷器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王衛(wèi)丹;宋金元三彩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10 趙相麗;宋金元磁州窯吉祥圖案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少明;;甘肅清水宋金墓葬的磚雕特色及其成因[J];雕塑;2008年02期
2 袁泉;;宋金墓葬“貓雀”題材考[J];考古與文物;2008年04期
3 南寶生;清水宋代畫像磚評述[J];絲綢之路;2001年S1期
4 尹建兵,王永軍;邯鄲市連城別苑古墓發(fā)掘簡報[J];文物春秋;2004年06期
5 李振光 ,胡常春 ,蔣惠民 ,王之萍 ,趙斯田;山東龍口市閻家店遺址發(fā)掘簡報[J];華夏考古;2004年03期
6 裴志昂;;試論晚唐至元代仿木構墓葬的宗教意義[J];考古與文物;2009年04期
7 張擁軍 ,丁新 ,任一龍;安徽省濉溪縣周大莊宋金墓葬[J];東南文化;2002年11期
8 賈慶元;;宿州王樓遺址發(fā)掘報告[J];東南文化;2006年01期
9 劉彥鋒;丁蘭坡;索全星;王振宇;鄭立敏;趙宏發(fā);王冰;郭留通;張倩;張清池;蔡強;胡繼忠;;鄭州高新區(qū)賈莊宋金墓葬發(fā)掘簡報[J];中原文物;2009年04期
10 廖奔;;宋金元仿木結構磚雕墓及其樂舞裝飾[J];文物;200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云龍;;契丹大字《耶律昌允墓志》考釋[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八輯下冊)——中國古都學會2001年年會暨赤峰遼王朝故都歷史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2 楊新平;高念華;;杭州古塔概觀[A];中國古都研究(第四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集[C];1986年
3 秦國經(jīng);高換婷;;明清大高殿的始建維修與使用——一組輝煌宏大的皇家道觀建筑群[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四輯)[C];2004年
4 霍巍;;中心與邊緣:漢文化的擴張與變異——以四川樂山麻浩一號崖墓畫像石刻為例[A];文化傳承與歷史記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李江漢;;從速寫的角度談陽方口西山長城[A];《中國長城博物館》2007年第1期[C];2007年
6 張峰;;海寧漢畫像石墓的數(shù)字虛擬研究[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李江漢;;明代大同鎮(zhèn)現(xiàn)存磚包敵樓舉例[A];《中國長城博物館》2008年第2期[C];2008年
8 孫惠東;高興旺;;金山嶺長城庫房樓“庫房”釋疑[A];《中國長城博物館》2008年第4期 (“首屆中國長城論壇”?C];2008年
9 李曉東;;河北古墓壁畫和塔基地宮壁畫的保護[A];文物保護技術(1981~1991)[C];2010年
10 唐長壽;;四川樂山麻浩“陽嘉三年”墓石刻調查[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馬f 王俊;山西宋金墓葬考古取得重要發(fā)現(xiàn)[N];中國文物報;2008年
2 樊書海;明代仿木結構墓葬現(xiàn)身河北行唐[N];中國文物報;2007年
3 孫軼瓊;山西新世紀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N];山西政協(xié)報;2010年
4 ;靈壽傅氏牌坊[N];農民日報;2007年
5 吳葒;甘肅高臺發(fā)掘地埂坡墓群魏晉墓葬[N];中國文物報;2008年
6 趙寧偉 李s
本文編號:16250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1625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