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華簡《系年》看康叔的始封
本文選題:《系年》 切入點:康丘 出處:《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清華簡《系年》簡文"康丘"的出現,彌補了傳世文獻對康叔所封之"康"失載的缺憾。根據簡文所載,成王平定商人叛亂后封康叔于"康丘",康叔所建之國遂以"康"稱之?凳咫m為衛(wèi)國的始封君,但在其受封時應稱"康侯",而且直至康昭時期,"康"仍作為封國名稱存在。"康丘"應位于《左傳·定公四年》衛(wèi)祝陀所言的"殷虛"范圍內,即原商都故地。"淇衛(wèi)"之地在西周早期即已成為康叔之國的領土范圍,后世方正式以之為都邑,"衛(wèi)"亦正式成為封國名稱。
[Abstract]:The appearance of "Kangqiu" in Qing Hua Bamboo slips, which makes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on the loss of load of Kang Shu's "Kang". After the king pacified the merchants' rebellion, he sealed Uncle Kang in "Kangqiu", and the kingdom he built was called "Kang". Although Uncle Kang was the first monarch of the defending country, But when it was sealed, it should be called "Kang Hou", and "Kang" still existed as the name of the country until Kangzhao period. "Kangqiu" should be within the scope of "Yin Xu" as described by Wei Zhu Tuo, "Zuo Zhuan 路Ding Gong four years > Wei Zhu Tuo". In the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land of Qi Wei became the territory of Uncle Kang, and later generations formally took it as the capital city.
【作者單位】: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
【分類號】:K877.5;K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夏商周斷代工程朝歌遺址調查組;王迅;;1998年鶴壁市、淇縣晚商遺址考古調查報告[J];華夏考古;2006年01期
2 于省吾;;略娭西周金文中的“六■”和“八■”及其屯田制億,[J];考古;1964年03期
3 朱鳳瀚;;■公簋與唐伯侯于晉[J];考古;2007年03期
4 張應橋;;西周衛(wèi)國國君康伯懋事跡考[J];文博;2006年06期
5 蔡運章;;康伯壺蓋跋[J];文物;1995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正術;論“五帝時代”[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2 劉洋;;漢代“不道”罪考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3 陸青松;;試論商鞅變法對秦禮制演變的影響[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4 李旭;王營池;;文化的遺韻,精神的空間——以中國古代廣場為例[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5 劉錦濤;;試論維護農村社會穩(wěn)定的根本路徑[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17期
6 張建農;;信在義中至善[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1期
7 何淵;李蓉;;西周金文聯綿詞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2期
8 俞江;;近代中國民法學中的“私權”及其研究[J];北大法律評論;2001年02期
9 楊輝;;先秦禮教與樂教之關系及地位變遷考[J];保定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10 閻步克;士·事·師論——社會分化與中國古代知識群體的形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齊;;《五岳真形圖》的成立——以南岳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李滿洲;;第四紀全新世中期中原氣候環(huán)境的特征[A];河南地球科學通報2009年卷(上冊)[C];2009年
3 宋偉軒;;中國封閉式居住模式的源流、現狀與趨勢[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陳立柱;;說“國必依山川"[A];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學術研究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郝本性;;談鄭州商都文化傳統(tǒng)在中國歷史上的深遠影響[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輯)——鄭州商都3600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R壓G,
本文編號:16227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1622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