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繡民俗工藝的文化底蘊及其職業(yè)教育發(fā)展對策
本文選題:羌繡 切入點:文化底蘊 出處:《大舞臺》2013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羌繡作為羌族文化藝術的奇葩,無論在題材、對象、圖案、色彩、針法還是結構上都凝聚著千年古羌文化的底蘊和羌族人民的生活理想。在當今羌繡瀕臨滅絕的形勢下,我們如何根據羌繡的實際情況,挖掘羌繡的文化內涵,走與職業(yè)教育相結合的道路,將羌繡工藝傳承下去,這是本文重點討論的問題。
[Abstract]:Qiang embroidery, as a wonderful flower of Qiang culture and art, embodies the essence of the ancient Qiang culture and the life ideal of the Qiang people in terms of subject matter, object, design, color, needling method and structure. Under the situation that Qiang embroidery is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Qiang embroidery, how to excavat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Qiang embroidery, how to combine it with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ow to inherit Qiang embroidery technology is the key issu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作者單位】: 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美術系;
【基金】: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多元文化研究中心項目重點課題“羌繡文化的普及發(fā)展與羌繡職業(yè)教育研究”(DYWH1226)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523.6-4;G7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蕭今,鐘宇平;香港職業(yè)教育: 需求與發(fā)展[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宗明;;羌族居住環(huán)境保護與自然意識觀[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4期
2 陳興龍;陳松;;薩朗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母親文化[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3 古開弼;民間規(guī)約在歷代自然生態(tài)與資源保護活動中的文化傳承[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4 古開弼;我國歷代保護自然生態(tài)與資源的民間規(guī)約及其形成機制——以南方各少數民族的民間規(guī)約為例[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5 張鈞;;法律多元理論及其在中國的新發(fā)展[J];法學評論;2010年04期
6 李桂平;;羌族習慣法研究[J];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10年03期
7 袁瑜t$;馬瑞東;;從《被冷落的真實——新山村調查手記》說起——一個法史學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07年03期
8 古開弼;我國南方少數民族保護自然生態(tài)與資源的民間規(guī)約述略[J];古今農業(yè);2004年04期
9 龍大軒;劉玲;;略論西南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民事糾紛及其解決機制[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10 龍大軒;喻成;;羌族民事習慣法與國家制定法的沖突與和合[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葉英萍;黎族習慣法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楊文碩;民間金融習慣法的實踐邏輯[D];上海大學;2011年
3 肖暉;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tǒng)與現代轉型[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4 楊道波;中國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5 李學蘭;明清以來江南地區(qū)商人團體習慣法的演化[D];山東大學;2007年
6 謝全發(fā);漢代債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7 明輝;傳統(tǒng)中國侵權行為的法律對待[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8 周欣宇;文化與制度:藏區(qū)命價糾紛的法律分析[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9 孫曄;回族民商事習慣法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10 羊芙葳;謊言的識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時銳;海南黎族習慣法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郭書林;明代土兵述略[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波;習慣法在當代中國法制進程中的角色扮演[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張楠;法經濟學視野下的少數民族習慣法和國家法[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張煥喜;淺析西夏的農業(yè)法律制度[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6 周明;西夏刑事法律制度的儒家化[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7 丘耀輝;論風俗習慣在司法實踐中的適用[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珍;民族習慣法司法適用探析[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9 陸艷;論壯族習慣法與我國刑法的沖突與調適[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10 曾思平;清代以來嶺南地區(qū)瑤族習慣法初探[D];暨南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躍龍;;淺談職業(yè)教育中書法教學的潛能[J];職業(yè)技術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2 姚川;;淺談構成開放思維方式的訓練[J];藝術研究;2007年03期
3 花仕旺;任宏霞;;美術基礎教育與廣告設計的關系探討——職業(yè)院校廣告設計專業(yè)美術基礎教育[J];時代人物;2008年04期
4 周新軍;;對高職《室內設計》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17期
5 華艷;梁矗軍;;以就業(yè)為導向,優(yōu)化動漫游戲專業(yè)的教學模式[J];福建電腦;2008年08期
6 王一偉;;藝術設計專業(yè)在高職教育中的定位[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7 王旭霞;;淺談提高服裝實踐性教學的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08期
8 張宏英;;淺談高職教育中藝術設計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J];陶瓷研究與職業(yè)教育;2009年01期
9 南楠;;素描教學淺見[J];才智;2009年23期
10 林志明;;對職教電腦美術教學的探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9年2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曉秋;酈衛(wèi)紅;;扶上馬,,送一程——談職業(yè)設計課對中專學生發(fā)展的意義和作用[A];全國德育教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王霞;;紅安刺繡與中原文化[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3 安學森;;淺析楹聯書法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為[A];聯墨藝術與時代——全國第三屆聯墨名家邀請展暨第二屆全國對聯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王莉;;佤族織錦探析[A];中國佤族“司崗里”與傳統(tǒng)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孫建軍;皮書舉;;高職院校設計專業(yè)教學理念的ABC[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6 王宜梁;;論老北京的招幌廣告[A];第七屆北京青年科技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C];2003年
7 趙農;;鑒古知今——中國傳統(tǒng)圖形的現代化[A];“歲寒三友——詩意的設計”——兩岸三地中國傳統(tǒng)圖形與現代視覺設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武祥永;;“國際化”催生的傳統(tǒng)再發(fā)現[A];“歲寒三友——詩意的設計”——兩岸三地中國傳統(tǒng)圖形與現代視覺設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李敏;;創(chuàng)新設計中民族藝術語言應用的一點思考[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10 袁金戈;;藝術設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中的創(chuàng)業(yè)教育研究與實現[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小娟;婺州窯文化底蘊深厚值得恢復光大[N];金華日報;2006年
2 記者 于烈;“行攝昌平”攝影大展揭幕[N];文藝報;2009年
3 熊春水 記者 王小剛;挖掘文化底蘊 積極推介南昌[N];南昌日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黃河 尹慧;千件展品彰顯千年文化底蘊[N];阿克蘇日報;2007年
5 馮海嘯;定格瞬間美麗展示張垣魅力[N];張家口日報;2010年
6 程大利 王絮 徐恩存 嚴學章;從文化底蘊探尋藝術的魅力[N];吉林日報;2003年
7 記者 張英杰;王昆山參觀“保定人書畫展”[N];保定日報;2006年
8 蘇小紅;妙手丹青盡顯文化底蘊[N];中山日報;2007年
9 王薦;鐵嶺的文化符號——手指畫[N];鐵嶺日報;2008年
10 記者 易飛 通訊員 彭華;7畫家組成“云架橋”專攻重大題材[N];湖北日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玲;中等職業(yè)教育服裝專業(yè)美術類課程設置改革初探[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楊劍民;研究性學習在中職室內設計教學中的運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3 易慶;職業(yè)教育中藝術設計專業(yè)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蔡璐;中國早期油畫中的本土情結[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5 史瑞英;高職室內設計專業(yè)CDIO培養(yǎng)模式課程改革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瑩瑩;韻·探究廣告設計的中國味[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嘎;《詩經》服飾考論[D];西北大學;2007年
8 宋慶彬;江蘇民辦高等職業(yè)藝術設計教育問題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9 張礦玲;清代女子馬甲的審美文化內涵探析[D];蘇州大學;2009年
10 周敏;“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室內陳設設計課程設計探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6104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1610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