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石峁遺址座談會紀要
本文選題:遺址 切入點:考古研究 出處:《考古與文物》2013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2012年10月15日,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勘探工作隊、神木縣文體局共同舉辦了"神木石峁遺址專家座談會"。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張忠培先生、國家文物局考古處王錚、陜西省文物局劉云輝副局長以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文物報社、新華社、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香港中文大
[Abstract]:October 15, 2012, the Shaanxi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Yulin city cultural relics exploration team, Shenmu county sports bureau jointly organized the "Shenmu Shimao site forum of experts. Chinese Archaeological Association Chairman Mr. Zhang Zhongpei, the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Cultural Relics Bureau Wang Zheng, deputy director of Shaanxi Provincial Bureau of cultural relics Liu Yun Hui and from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China, China cultural newspaper, Xinhua news agency, Peking University, Nanjing University, Fudan University, Shandong University, Hongkong Chinese large
【作者單位】: 《考古與文物》編輯部;
【分類號】:K87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文物考古界座談清江吳城商代遺址[J];南方文物;1974年02期
2 楊澍;;河南臨汝柏樹圪W胖煩鐾戀囊盼颷J];考古;1985年03期
3 唐際根;荊志淳;徐廣德;瑞普·拉普;;洹河流域區(qū)域考古研究初步報告[J];考古;1998年10期
4 李裕群;閻躍進;;龍山童子寺遺址[J];中國文化遺產;2008年01期
5 滕銘予;;額濟納古代遺址測量工作簡報[J];邊疆考古研究;2008年00期
6 張潤英;張喜斌;;岢嵐縣窯子坡遺址的發(fā)掘[J];文物世界;2010年03期
7 王克林;海金東;;山西汾陽縣峪道河遺址調查[J];考古;1983年11期
8 蔡鳳書;于海廣;趙平文;宋家華;;山東泗水尹家城第一次試掘[J];考古;1980年01期
9 李法軍 ,周劍 ,李光先;2004年廣東中山龍穴遺址發(fā)掘簡報[J];四川文物;2005年04期
10 葉知秋;;《臨潼零口村》簡介[J];考古;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志俊;;從半坡遺址的保護現(xiàn)狀看史前土遺址的保護工作[A];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xié)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許衛(wèi)紅;董衛(wèi)劍;;寶雞市陳倉區(qū)寧王村遺址調查簡報[A];秦文化論叢(第十一輯)[C];2004年
3 王鑫;樓朋林;;平谷縣龍坡遺址發(fā)掘簡報[A];北京文物與考古第6輯[C];2004年
4 高強;;白家文化經濟類型的初步考察[A];中國史前考古學研究——祝賀石興邦先生考古半世紀暨八秩華誕文集[C];2004年
5 吉學平;Nina G.Jablonski;George Chaplin;劉建輝;董為;李枝彩;王黎銳;;云南保山塘子溝遺址2003年發(fā)掘簡報[A];第九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袁靖;;中國古代家馬的研究[A];中國史前考古學研究——祝賀石興邦先生考古半世紀暨八秩華誕文集[C];2004年
7 張玉奇;;帶湖與稼軒遺址考探[A];紀念辛棄疾逝世80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周笑通;;古且于與今茶城[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六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十六屆年會暨莒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9 張文立;;“園寺吏舍”考論[A];秦文化論叢(第十一輯)[C];2004年
10 李仲均;李慶元;李衛(wèi);;春秋、戰(zhàn)國、秦漢冶鐵遺址綜述[A];李仲均文集——中國古代地質科學史研究[C];199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龍軍;玉蟾巖遺址考古研究有重大進展[N];光明日報;2010年
2 記者 張軼;小珠山遺址最新重大發(fā)現(xiàn)[N];大連日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熊遠帆 通訊員 尹檢順 徐佳林;洞庭湖掩蓋的青山遺址[N];湖南日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文亮;若羌縣境內新發(fā)現(xiàn)三處遺址[N];巴音郭楞日報;2009年
5 記者王伊明;圓覺寺遺址初步清出各類文物數(shù)百件[N];唐山勞動日報;2010年
6 王曉軍;旬邑完成革命遺址普查工作[N];咸陽日報;2010年
7 劉潔;侵華日軍七三一遺址能否申遺[N];中國文化報;2010年
8 記者 闕愛民 通訊員 冷新星 劉國奇;淅川發(fā)現(xiàn)“全崗聚落大型遺址”[N];河南日報;2010年
9 馮深;保護錫崖溝掛壁公路遺址原貌迫在眉睫[N];山西日報;2010年
10 ;皮央東嘎遺址[N];西藏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姚政權;襄汾陶寺等遺址的植硅石分析[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2 呂學明;中國北方地區(qū)出土的先秦時期銅刀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3 楊瑞霞;中原地區(qū)數(shù)字環(huán)境考古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金萍;瞿曇寺壁畫的藝術考古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2012年
5 劉建國;GIS支持的聚落考古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6 張蕓;長江流域全新世以來環(huán)境考古研究[D];南京大學;2002年
7 蔣剛;太行山兩翼北方青銅文化的演進及其與夏商西周文化的互動[D];吉林大學;2006年
8 陳國慶;遼西地區(qū)新石器時代考古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D];吉林大學;2006年
9 于孟洲;峽江地區(qū)夏商時期考古學文化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萌;雙塔遺址一期的動物利用方式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徐倩倩;小清河下游商周制鹽遺址聚落考古分析[D];山東大學;2011年
3 水碧紋;我國古代夯土建筑遺址灰土材料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4 李艷紅;中國北方前仰韶時代石鏟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5 申靜怡;東天山地區(qū)青銅至早期鐵器時代遺址陶器制作工藝與產地的相關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6 劉f ;試論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夏商周時期文化[D];鄭州大學;2006年
7 周高亮;河南地區(qū)出土早期白瓷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8 曹艷朋;陶寺文化研究[D];鄭州大學;2009年
9 沈莎莎;晉南地區(qū)仰韶早期遺存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邵晶;試析mP灞流域新石器時代聚落演變[D];西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5809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1580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