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與南宋揚無咎
本文關鍵詞: 揚無咎 墨梅 圈花法 村梅 野逸 出處:《農(nóng)業(yè)考古》2013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梅花是中華民族堅毅高潔之精神的象征,也成為歷代文人筆下經(jīng)久不衰的表現(xiàn)題材。南宋畫家揚無咎以畫墨梅著稱,所繪墨梅高潔清幽,不染塵俗,成為士大夫人格的理想象征。他所創(chuàng)立的墨梅新派,追隨者代不乏人,對于推動文人水墨畫的新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使其成為墨梅藝術史上地位極高的畫家之一。
[Abstract]:Plum blossom is the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s spirit of perseverance and cleanness, and it has also become a lasting expression theme in the writings of literati throughout the dynasties. The Southern Song painters are famous for their painting of ink and plum. As an ideal symbol of the personality of literati and bureaucrats, the new school of Mo Mei, founded by him, was not lack of followers, which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new development of literati ink painting and made i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inters in the history of Mo Mei art.
【作者單位】: 江西省藝術研究院;江西省社會科學院;
【基金】:文化部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項目編號:06EA02)
【分類號】:K879.49;J20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惠;;論道家文藝觀對宋徽宗書畫創(chuàng)作的影響[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9期
2 楊玲;宋雕版印書工藝技術要素考[J];圖書與情報;2005年01期
3 張靜;;五代兩宋時期花鳥畫技法初探[J];成功(教育);2009年06期
4 柯希侖;;再論崔白的繪畫風格[J];大家;2010年07期
5 李延;;盛世修史 傳承文化——《20世紀美術作品國家檔案》工程解讀[J];檔案與建設;2010年05期
6 張愛玲;;寫生逼真——論宋代院體花鳥畫的寫實性[J];東方藝術;2011年18期
7 魏曉敏;;淺析兩宋美術教育的基本精神[J];大眾文藝;2010年11期
8 孫娜;;宋代畫院教育研究[J];大眾文藝;2011年06期
9 馮保榮;;工筆畫中的情感表達初探[J];飛天;2011年22期
10 鄧喬彬;南宋初院畫的興盛及其原因[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過曉;論作為中國傳統(tǒng)繪畫美學概念的“似”[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2 王海;宋明兩代院體畫的興衰對現(xiàn)代工筆畫復興的啟示[D];天津大學;2011年
3 李曉丹;17-18世紀中西建筑文化交流[D];天津大學;2004年
4 駱曉倩;兩宋宗室文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5 張其鳳;宋徽宗對文人畫的影響[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6 蔡顯良;宋代論書詩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7 王嚴;“宣和體”及北宋宮廷花鳥畫與詩的相關性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9年
8 蔡英余;南宋工筆花鳥畫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0年
9 陳章龍;北方宋墓裝飾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10 韓雪松;中國古代繪畫品評理論研究[D];上海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亞蘭;論畫學與宋代繪畫[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楊燁琳;元代米家山水繪畫的傳承與流變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關玉姝;宋代人物畫色彩語言特征[D];沈陽大學;2010年
4 陳靜;筆簡神具,得之自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繼秀;筆簡神足—淺析梁楷的水墨藝術[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宇;試論南宋風俗畫的題材拓展[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彥彥;米友仁山水畫藝術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8 王欣;王詵山水畫復古特色探析[D];河南大學;2011年
9 宋文文;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弊端批評[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10 王曉娜;宋代青瓷刻劃花蓮紋特征的演變規(guī)律研究[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英林;;宋雪巖《梅花喜神譜》的研究[J];齊魯藝苑;1992年02期
2 費東寶;;以梅寓志寫心情(一)——歷代梅花寫意畫風大觀[J];老年教育(書畫藝術);2009年11期
3 張蓉蓉;冰花個個圓如玉——幾位古代畫家筆下的梅花[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0年04期
4 劉龍庭;東風吹著便成春——有感于王蘭亭畫梅[J];美術向導;1998年06期
5 巖叟;;梅花詩意圖[J];管理與財富;2007年03期
6 卓國平;;瓷繪“梅花”紋飾創(chuàng)作談[J];陶瓷研究;2007年02期
7 陳履生;;我的梅花之緣[J];美術界;2007年12期
8 陶平;;試論藝術陶瓷中的梅花題材[J];景德鎮(zhèn)陶瓷;2008年04期
9 李德X,
本文編號:15061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1506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