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陶藝的審美取向
本文關鍵詞:現代陶藝的審美取向 出處:《大舞臺》2013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作為一種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陶藝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本文從現代陶藝的發(fā)展歷史出發(fā),分析了現代陶藝的審美特性及其現實意義,以期加強人們對于現代陶藝的了解和認識。
[Abstract]:As a unique artistic form , ceramic art is closely related to our life , and has extremely high aesthetic value and practical value . From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odern ceramic art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modern ceramics , with a view to strengthen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ceramic art .
【作者單位】: 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陶藝系;
【分類號】:J527
【正文快照】: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都發(fā)生了很大改變。陶藝憑借其雅俗共賞、實用性與審美性相結合的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F代陶藝融入了現代設計理念和表現手法,對傳統(tǒng)陶藝進行了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它的審美特性也隨之發(fā)生了改變。一、現代陶藝是傳統(tǒng)陶藝的重建從廣義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趙世學;論現代陶藝的審美追求[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鄒超榮;;現代陶藝與時代審美芻議[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2年07期
2 范麗霞;;論裝飾功能在中國現代陶藝發(fā)展中的作用[J];中國陶瓷工業(yè);2010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夏;;論現代陶藝的審美意蘊[J];陶瓷科學與藝術;2006年Z1期
2 曾明玉;;論現代陶藝創(chuàng)作中審美情趣的重要性[J];陶瓷;2009年12期
3 吳忠;商亞敏;;淺議現代陶藝欣賞[J];美與時代;2006年02期
4 黃美堯;;現代陶藝初探[J];陶瓷研究;1988年02期
5 吳立君;淺析現代陶藝的神秘性[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6 程耀;試論現代陶藝的設計意念[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7 林冰;對中國現代陶藝本土理念的再認識[J];陶瓷科學與藝術;2005年02期
8 秦錫麟,張婧婧;現代陶藝的世界性、民族性、地域性及個性[J];陶瓷學報;2005年01期
9 鄧和清;趙中良;;陶藝 文化[J];景德鎮(zhèn)陶瓷;2006年03期
10 高揚;張若峰;;反思中國現代陶藝發(fā)展[J];陶瓷研究;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洪運;;現代陶藝裝飾中的形式美法則[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2 寧鋼;;現代陶藝觀念和語言的創(chuàng)新[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3 李雪玲;;論民間美術和現代陶藝的契合[A];第九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chuàng)新評比暨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4 王阿嵐;;淺談制作性肌理在陶藝作品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A];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二)[C];2009年
5 鄒幸;;延伸與突破——論構成主義在現代陶藝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A];第九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chuàng)新評比暨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6 張景輝;施琪;;淺論現代陶藝的造型特征[A];《中國陶瓷藝術設計發(fā)展趨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程紅璞;徐玉玲;;開拓生活陶藝的現實意義[A];《中國陶瓷藝術設計發(fā)展趨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吳維tR;;想象在現代民間繪畫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9 張菊芳;姚棋;;釉色在現代陶藝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與表現[A];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二)[C];2009年
10 郝建英;唐巧虬;;從絞胎陶藝看當代“和文化”[A];第九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chuàng)新評比暨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張舒涵;到市博欣賞現代陶藝[N];昆明日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周慧;“泥”與“火”的藝術[N];郴州日報;2009年
3 鮑峰淮南市壽州窯陶瓷研究所;論現代陶藝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N];安徽經濟報;2009年
4 吳忠;現代陶藝再生之淺見[N];美術報;2004年
5 白明;關注現代陶藝[N];北京日報;2001年
6 白明;現代陶藝走出深閨[N];北京日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王臻青;現代陶藝讓泥土“說話”[N];遼寧日報;2002年
8 本報記者 孫美;“21世紀的現代陶藝是中國的!”[N];唐山勞動日報;2007年
9 盧緩;瓷塑:從依賴到“現代化”[N];中國商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王曉陽邋實習生 方娟;從果園中的博物館走向現代陶藝之都[N];陜西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毛雄飛;傳承與超越[D];中央美術學院;2009年
2 張紅霞;現代陶藝的崛起[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2年
3 陳雨前;宋代景德鎮(zhèn)青白瓷的審美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祥翠;論現代青花裝飾的審美特征[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07年
2 杜紅霞;試論陳逸飛油畫的價值取向[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3 趙克;流—涌動“關系”態(tài)勢中的現代陶藝[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1年
4 趙潔;現代陶藝在景觀藝術中的應用與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5 李茂盛;論現代水彩畫創(chuàng)作中抽象形態(tài)與審美情趣[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謝菲;生命律動的藝術脈搏[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7 王建梅;西方抽象藝術對中國現代陶藝發(fā)展的影響[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0年
8 易尚上;論現代陶藝中的裝置藝術[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0年
9 余雪蓮;論禪對美國現代陶藝起源的影響[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0年
10 李婷婷;論現代陶藝在室內環(huán)境中的人文價值[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14310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143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