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苗人研究 ——以生計方式為中心的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1-04-08 12:59
本文繼續(xù)追蹤苗學專家王富文在泰國清邁的田野點——諾姆亞(Nomya),通過繼續(xù)追蹤經歷不同生活階段的苗人人群,獲知他們對于當時的生命史記憶。在結合歷史文獻和田野資料的基礎上,既有整體上的呈現,又有細致的案例作為例證,結合兩者對泰國苗人的生計變遷進行研究。通過田野調查、歷史文獻梳理等方式對苗人在泰國近兩百年的歷史中,是如何進行生計的轉換和調適。圍繞苗人在泰國所經歷的生計選擇,從縱向上探討苗人這一族群是如何在復雜、多元的社會背景中調適自身與泰國的關系,從而得以在異域延續(xù)下去,維持著自己的文化特質和族群邊界,并成功融入國家的話語之中,實現身份上的轉變。同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的時候,分別提出了“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簡稱“一帶一路”戰(zhàn)略),加強與周邊國家在經濟、文化、金融等方面的合作。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東南亞就成為了中國周邊外交的重點之一。泰國作為東南亞經濟發(fā)展最快的國家,也是“一帶一路”經濟帶的重要樞紐,兩國必將在多方面進行合作,本文將從“一帶一路”大背景下研究泰國對于發(fā)展苗人經濟所制定的民族政策,以及政策對于民族經濟發(fā)展所帶來的影...
【文章來源】:貴州大學貴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10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目的與意義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四、研究方法與詞匯界定
五、田野點概況:山脊上的竹林村
第一章 遠山的來客:山林深處的刀耕火種
第一節(jié) 苗人遷入東南亞的歷程
一、縱向的位移:從中國到越南
二、橫向的離散:從越南到老撾、泰國
第二節(jié) 泰國苗人的歷史由來及基本情況
一、泰國苗人的由來
二、泰國苗人的人口及其分布
三、遷徙之因由
第三節(jié) 泰國苗人的傳統(tǒng)生計方式
一、隱藏在山嶺中的“自由苗人”
二、苦難的求穩(wěn)之路
小結
第二章 “落后”者的生計選擇:鴉片經濟
第一節(jié) 英法殖民殖民時期的生計轉折
一、英法殖民時期的東南亞鴉片生產與貿易
二、泰國政府對于鴉片種植的曖昧態(tài)度
三、中英之間的鴉片貿易與中國的鴉片市場
第二節(jié) 鴉片經濟給泰國苗人帶來的甜蜜與悲哀
一、鴉片帶來的短暫甜蜜
二、鴉片帶來的悲哀
小結
第三章 禁毒與開發(fā):走向新生的苗人
第一節(jié) 禁毒運動下苗人的不適與恐慌
一、政府強力主導下的禁毒運動
二、禁毒給苗人帶來的生存困境
第二節(jié) 泰國政府的山區(qū)發(fā)展計劃與苗人適應問題
一、國家為開發(fā)山區(qū)所采取的行動
二、替代種植計劃中的苗人生境問題
第三節(jié) 鮮花盛開的山頭——新經濟的成功
小結
第四章 下山進城與上山種地:泰國年輕苗人的生計選擇
第一節(jié) 走出去:接受泰文教育、融入泰國社會
一、文化教育帶來的轉變
二、南下平原、融入城市
第二節(jié) 回到山上:文化上的自由精神
一、城市生活的困境
二、“追求山上那自由的精神”
小結:二元選擇中的生活觀與家庭觀
結論
一、泰國苗人生計方式的規(guī)律總結
二、泰國民族發(fā)展政策對于我國民族發(fā)展的啟示
三、泰國苗人研究有利于我國“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實施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圖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熔爐”到“馬賽克”——加拿大的族群及族群政策[J]. 周大鳴,申玲玲. 青海民族研究. 2017(01)
[2]從海外文獻看泰國苗族生產方式變遷[J]. 萬順,安芮.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16(03)
[3]從泰北民族原生態(tài)產品設計反思中國旅游品開發(fā)的地域性[J]. 王雅蓮. 設計. 2012(10)
[4]泰國的苗族人口與經濟變遷[J]. 劉向陽. 東南亞之窗. 2010(02)
[5]18世紀末~20世紀中葉苗族向滇東南和中印半島北部遷徙的政治與經濟因素[J]. 婁自昌. 文山學院學報. 2010(01)
[6]泰北山地民族文化的變遷與延續(xù)[J]. 趙永勝. 東南亞南亞研究. 2009(03)
[7]“金三角”地區(qū)泰國北部毒品形勢調查報告[J]. 梁晉云. 云南警官學院學報. 2009(02)
[8]從社會文化的視角分析泰國赫蒙人的社會性別關系[J]. 彭雪芳. 世界民族. 2007(05)
[9]泰國苗族村寨經濟轉型探究[J]. 唐志明,稂麗萍. 懷化學院學報. 2007(04)
[10]東南亞苗族的分布及其經濟變遷[J]. 龐海紅. 唐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6(04)
博士論文
[1]中國、印度與東南亞之間的鴉片“三角貿易”研究(1602-1917)[D]. 連東.河北師范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探析泰國兩種不同類型的民族問題[D]. 劉影.云南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125600
【文章來源】:貴州大學貴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10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目的與意義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四、研究方法與詞匯界定
五、田野點概況:山脊上的竹林村
第一章 遠山的來客:山林深處的刀耕火種
第一節(jié) 苗人遷入東南亞的歷程
一、縱向的位移:從中國到越南
二、橫向的離散:從越南到老撾、泰國
第二節(jié) 泰國苗人的歷史由來及基本情況
一、泰國苗人的由來
二、泰國苗人的人口及其分布
三、遷徙之因由
第三節(jié) 泰國苗人的傳統(tǒng)生計方式
一、隱藏在山嶺中的“自由苗人”
二、苦難的求穩(wěn)之路
小結
第二章 “落后”者的生計選擇:鴉片經濟
第一節(jié) 英法殖民殖民時期的生計轉折
一、英法殖民時期的東南亞鴉片生產與貿易
二、泰國政府對于鴉片種植的曖昧態(tài)度
三、中英之間的鴉片貿易與中國的鴉片市場
第二節(jié) 鴉片經濟給泰國苗人帶來的甜蜜與悲哀
一、鴉片帶來的短暫甜蜜
二、鴉片帶來的悲哀
小結
第三章 禁毒與開發(fā):走向新生的苗人
第一節(jié) 禁毒運動下苗人的不適與恐慌
一、政府強力主導下的禁毒運動
二、禁毒給苗人帶來的生存困境
第二節(jié) 泰國政府的山區(qū)發(fā)展計劃與苗人適應問題
一、國家為開發(fā)山區(qū)所采取的行動
二、替代種植計劃中的苗人生境問題
第三節(jié) 鮮花盛開的山頭——新經濟的成功
小結
第四章 下山進城與上山種地:泰國年輕苗人的生計選擇
第一節(jié) 走出去:接受泰文教育、融入泰國社會
一、文化教育帶來的轉變
二、南下平原、融入城市
第二節(jié) 回到山上:文化上的自由精神
一、城市生活的困境
二、“追求山上那自由的精神”
小結:二元選擇中的生活觀與家庭觀
結論
一、泰國苗人生計方式的規(guī)律總結
二、泰國民族發(fā)展政策對于我國民族發(fā)展的啟示
三、泰國苗人研究有利于我國“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實施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圖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熔爐”到“馬賽克”——加拿大的族群及族群政策[J]. 周大鳴,申玲玲. 青海民族研究. 2017(01)
[2]從海外文獻看泰國苗族生產方式變遷[J]. 萬順,安芮.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16(03)
[3]從泰北民族原生態(tài)產品設計反思中國旅游品開發(fā)的地域性[J]. 王雅蓮. 設計. 2012(10)
[4]泰國的苗族人口與經濟變遷[J]. 劉向陽. 東南亞之窗. 2010(02)
[5]18世紀末~20世紀中葉苗族向滇東南和中印半島北部遷徙的政治與經濟因素[J]. 婁自昌. 文山學院學報. 2010(01)
[6]泰北山地民族文化的變遷與延續(xù)[J]. 趙永勝. 東南亞南亞研究. 2009(03)
[7]“金三角”地區(qū)泰國北部毒品形勢調查報告[J]. 梁晉云. 云南警官學院學報. 2009(02)
[8]從社會文化的視角分析泰國赫蒙人的社會性別關系[J]. 彭雪芳. 世界民族. 2007(05)
[9]泰國苗族村寨經濟轉型探究[J]. 唐志明,稂麗萍. 懷化學院學報. 2007(04)
[10]東南亞苗族的分布及其經濟變遷[J]. 龐海紅. 唐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6(04)
博士論文
[1]中國、印度與東南亞之間的鴉片“三角貿易”研究(1602-1917)[D]. 連東.河北師范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探析泰國兩種不同類型的民族問題[D]. 劉影.云南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1256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tj/31256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