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經濟思想論文 >

互補性研發(fā)努力下垂直合作新產品開發(fā)中的收益共享契約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9-05-19 22:46
【摘要】:研發(fā)努力表現為互補還是替代關系,對于合作新產品開發(fā)中激勵契約的設計有重要影響。在研發(fā)努力存在互補關系的情形下,探討垂直合作新產品開發(fā)中的收益共享機制。研究表明,新產品開發(fā)的組織安排取決于由研發(fā)努力彈性和成本參數所確定的研發(fā)投入產出效率,當雙方的研發(fā)投入產出效率相差懸殊時,新產品開發(fā)應由效率更高的一方獨自承擔;當雙方各自承擔部分開發(fā)任務時,收益共享契約可以有效調節(jié)合作者的研發(fā)努力水平;最優(yōu)收益共享率介于使合作者分別達到各自最大努力水平的不同收益共享率之間,且取決于雙方的研發(fā)努力彈性,而與雙方的研發(fā)成本參數、新產品市場風險等因素無直接關系;研發(fā)努力彈性較高的一方應分享到更多收益,而當雙方研發(fā)努力彈性相同時,應均分收益。
[Abstract]: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are complementary or alternative, which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sign of incentive contract in cooperativ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R & D effor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come sharing mechanism in the development of vertical cooperative new product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depends on the R & D input-output efficiency determined by the flexibility of R & D efforts and cost parameters, and when the R & D input-output efficiency of the two sides is very differen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should be undertaken by the more efficient party alone; When each side undertakes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task, the income sharing contract can effectively adjust the level of R & D efforts of the partners. The optimal income sharing rate is between the different income sharing rates that enable the partners to reach their maximum effort level, and depends on the flexibility of the R & D efforts of both sides, and the R & D cost parameters of both parties. There is no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rket risk of new products and other factors. Those with higher flexibility in R & D efforts should share more benefits, while when both sides have the same flexibility in R & D efforts, they should share the benefits equally.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重大招標項目(12&ZD20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0973017,71172044,71273047) 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資助項目(20120092110039) 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資助重大招標項目(2011ZDAXM009)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資助項目(09JD018)
【分類號】:F06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勇,張異,楊秀苔,但斌,朱淘;供應鏈中制造商-供應商合作研發(fā)博弈模型[J];系統(tǒng)工程學報;2005年01期

2 王安宇;司春林;駱品亮;;研發(fā)外包中的關系契約[J];科研管理;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龍勇;李薇;李根道;;技術型專利通過戰(zhàn)略聯(lián)盟實現產業(yè)化的進入模型研究:基于專有資產投資的角度[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蔣士杰;我國汽車電子產業(yè)分析與投資價值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2 鐘勝;寡頭供應鏈企業(yè)間合作競爭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陳雷雷;基于博弈理論的供應鏈項目構建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6年

2 劉建峰;基于博弈論的合作促銷競合策略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3 谷力勇;基于技術戰(zhàn)略聯(lián)盟的合作R&D機制研究[D];燕山大學;2007年

4 林莉;企業(yè)技術自主創(chuàng)新的實現路徑與相關機制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07年

5 徐曉鳴;面向技術溢出的供應鏈企業(yè)間合作研發(fā)協(xié)調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6 陳聲益;供應鏈環(huán)境下節(jié)點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合作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7 何淑霞;企業(yè)R&D投入效益的博弈分析[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連建輝,趙林;“企業(yè)性質”重探——合作剩余創(chuàng)造和分配的市場性關系契約[J];當代經濟研究;2004年01期

2 鄭文軍,張旭梅,劉飛,陳星明,雷琦;敏捷虛擬企業(yè)利潤分配機制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1年01期

3 張軍果;任浩;;供應鏈上下游企業(yè)合作研發(fā)博弈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4 李麗君,黃小原,莊新田;雙邊道德風險條件下供應鏈的質量控制策略[J];管理科學學報;2005年01期

5 駱品亮;陸毅;;共同代理與獨家代理的激勵效率比較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06年01期

6 林則夫,陳德泉,溫珂;試論信息技術外包中的風險管理策略[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年02期

7 駱品亮,周勇;虛擬研發(fā)組織利益分配的分成制與團隊懲罰機制研究1[J];科研管理;2005年05期

8 黃俊;劉靜;李傳昭;;供應商早期參與新產品開發(fā)的實證研究[J];科研管理;2007年01期

9 郭麗紅,薛偉賢;垂直性R&D合作的成本分配研究[J];西安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10 李勇,張異,楊秀苔,但斌,朱淘;供應鏈中制造商-供應商合作研發(fā)博弈模型[J];系統(tǒng)工程學報;2005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茂林;;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與新古典經濟學價值理論的比較[J];經濟縱橫;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昌明;合作行為與經濟學中的互補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瑞建;高風險項目可行性研究與評價[D];山東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248112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248112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b48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