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經濟理論論文 >

我國出口貿易中的隱含碳排放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5 06:34

  本文關鍵詞:我國出口貿易中的隱含碳排放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出口貿易 隱含碳排放 投入產出模型 LMDI 模型


【摘要】:目前,大規(guī)模的能源消耗所產生的CO2等溫室氣體(Green House Gases,GHG)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潛在威脅已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對外貿易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我國對外貿易在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間發(fā)展迅猛,進出口總額以18%的年均增長率增長了近100倍,使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貿易國。與此同時,在1979~2001年間我國的CO2排放量增長緩慢,從2001年入世伊始,我國的CO2排放量的年均增速達到10%以上。不難發(fā)現(xiàn),我國CO2排放的變化趨勢與我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歷程有相似趨勢。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運用Matbal R2012b軟件與投入產出模型相結合的方式,采用2002~2010年的投入產出表及其延長表的數據,主要選取煤炭、焦炭、原油、柴油、汽油、煤油、燃料油、天然氣共8種燃料作為各行業(yè)部門的主要能源消耗源的CO2排放系數,從而計算出其直接碳排放系數和完全碳排放系數。根據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出口貿易的迅速發(fā)展是導致我國碳排放量不斷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其資源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就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呈現(xiàn)出顯著增加態(tài)勢,在世界CO2排放總量中的份額日益擴大。通過本文實證研究結果可知:我國出口貿易中的隱含碳排放量從2002年的15.8億噸上升到2010年的32.4億噸,增長了2.05倍;迅速擴大的中國出口貿易額,規(guī)模效應使隱含碳排放量增加顯著;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生產技術提高(強度效應)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隱含碳排放量減少,但弱于規(guī)模效應影響;結構效應不能確定其是否對隱含碳排放量的變動有影響,隱含碳排放量隨著貿易結構的優(yōu)化而減少,而貿易結構劣化會導致隱含碳排放量的增多。本文可能的創(chuàng)新主要包括:一是本文選擇汽油、煤油等8種燃料作為各行業(yè)部門的消耗源,較之前的文獻選擇煤炭、原油、天然氣3種燃料作為碳排放源多出了5種,計算結果更為合理和科學;二是本文在計算隱含碳排放以及分析其驅動因素時不僅只是從總體進行分析,還從28個行業(yè)部門和三次產業(yè)三個不同的視角進行比較分析,使得分析更加全面和完整。
【關鍵詞】:出口貿易 隱含碳排放 投入產出模型 LMDI 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貴州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752.62;X196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緒論8-16
  • 1.1 選題依據與研究意義8-9
  • 1.1.1 選題背景與問題的提出8
  • 1.1.2 選題意義8-9
  • 1.2 文獻綜述9-12
  •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9-10
  • 1.2.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0-12
  • 1.2.3 總體評述12
  •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12-14
  • 1.3.1 研究思路12-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4 內容安排14-15
  • 1.5 創(chuàng)新之處15-16
  • 2 我國對外貿易發(fā)展與CO_2排放現(xiàn)狀16-26
  • 2.1 中國對外貿易發(fā)展狀況16-20
  • 2.1.1 我國對外貿易總量16-17
  • 2.1.2 我國出.商品結構17-19
  • 2.1.3 我國出.貿易方式19
  • 2.1.4 我國出.地區(qū)結構19-20
  • 2.2 中國CO_2排放現(xiàn)狀20-25
  • 2.2.1 中國CO_2排放總量概況21-22
  • 2.2.2 中國人均CO_2排放情況22-23
  • 2.2.3 中國CO_2排放結構構成23-25
  • 2.3 本章小結25-26
  • 3 我國出.貿易中的隱含碳排放估算26-44
  • 3.1 隱含碳的基本內涵26
  • 3.2 出.貿易隱含碳估算的投入產出模型構建26-31
  • 3.2.1 投入產出模型26-29
  • 3.2.2 投入產出模型在貿易隱含碳排放測算中的應用29-31
  • 3.3 數據來源及處理31-33
  • 3.3.1 行業(yè)劃分及調整31
  • 3.3.2 CO_2排放系數估算值:IPCC方法31-32
  • 3.3.3 出.隱含碳排放模型中數據的處理32-33
  • 3.4 實證結果與討論分析33-42
  • 3.4.1 我國出.貿易中的碳排放系數33-37
  • 3.4.2 總體視角37
  • 3.4.3 28個行業(yè)部門視角37-41
  • 3.4.4 三次產業(yè)視角41-42
  • 3.5 本章小結42-44
  • 4 我國出.貿易中的隱含碳排放驅動因素分解44-61
  • 4.1 指數分解法及研究方法選取44-49
  • 4.1.1 IDA的基本形式44-45
  • 4.1.2 Laspeyres指數分解法45-46
  • 4.1.3 Divisia指數分解法46-48
  • 4.1.4 研究方法選取48-49
  • 4.2 中國出.貿易中隱含碳排放LMDI模型構建49-51
  • 4.3 數據來源及處理51
  • 4.4 實證結果與分析討論51-59
  • 4.4.1 總體視角51-53
  • 4.4.2 28個行業(yè)部門視角53-58
  • 4.4.3 三次產業(yè)視角58-59
  • 4.5 本章小結59-61
  • 5 結論與政策含義61-64
  • 5.1 主要結論61-62
  • 5.2 政策含義62-64
  • 參考文獻64-67
  • 致謝67-68
  • 附表68-76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雯;李強;;增加值出口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氣體排放——新貿易核算方法下的中美對比[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年01期

2 陳楠;劉學敏;;“貿易隱含碳”研究進展與評述[J];經濟研究參考;2014年41期

3 余少謙;;國際貿易顯性競爭優(yōu)勢指數實證研究[J];商業(yè)時代;2007年31期

4 朱雪佳;;金融危機下中國服務業(yè)前景與對策分析[J];特區(qū)經濟;2009年07期

5 朱德進;杜克銳;;對外貿易、經濟增長與中國二氧化碳排放效率[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年05期

6 高靜;劉國光;;地緣結構、能源消費偏向與中國出口碳排放的測算[J];統(tǒng)計與決策;2015年04期

7 袁清;;環(huán)境保護約束機制下浙江省外貿增長持續(xù)性探索[J];中國市場;2015年30期

8 唐德才;王云;仲鳳霞;李長順;;基于IO-SDA模型的廣東省外貿隱含碳的分解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14年01期

9 童泉格;孫涵;成金華;;內蒙古能源碳排放驅動因子研究及趨勢預測[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5年03期

10 戰(zhàn)岐林;曾小慧;伍麗菊;;中國出口貿易隱含污染驅動因素研究——基于連續(xù)年度IO表的觀察分析[J];現(xiàn)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15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陳碧瓊;張梁梁;;金融規(guī)模對碳排放的影響力分析——基于省際動態(tài)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A];2012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2012年?ㄒ唬C];2013年

2 王云;王琳佳;;基于IO-SDA中國主要工業(yè)品外貿隱含碳的分解分析[A];第32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6 應對氣候變化、低碳發(fā)展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C];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裴前麗;中國對外貿易對碳排量的影響以及驅動因素的實證分析[D];暨南大學;2012年

2 任燕;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出口貿易轉型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3 張尋微;基于隱含碳分析的中美貿易結構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4 仲鳳霞;廣東省對外貿易隱含碳排放估算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

5 張端端;基于投入產出分析的中國紡織品貿易隱含碳排放研究[D];東華大學;2014年

6 張魁元;中日貿易隱含碳排放及影響因素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4年

7 李珊;江蘇省碳排放對出口商品結構的影響[D];南京財經大學;2013年

8 王珊珊;基于SDA隱含碳的我國對歐盟出口商品結構優(yōu)化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4年

9 蘇哲哲;中國出口貿易的隱含碳測算及因素分解分析[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10 肖容;財政分權、財政支出與環(huán)境污染[D];暨南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85488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gjililun/85488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a63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