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生產理論的生態(tài)學維度及其當代意義
本文關鍵詞:總體生產理論的生態(tài)學維度及其當代意義 出處:《首都師范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總體生產 生態(tài)學維度 生態(tài)文明 當代意義
【摘要】:生產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一個基礎的、核心的概念,也是貫穿人類社會發(fā)展始終的實踐方式。現代社會仍處于資本主義時期,生態(tài)危機猶如一個幽靈般張狂肆虐。從根本上說,這是當代人類社會遭遇的生產困境,即生產異化。本文將生產異化作為生態(tài)危機產生的主要誘因,并以此為切入點,緊緊圍繞人類社會生產歷程與現代社會生產實踐,在新的背景下,深入挖掘馬克思總體生產理論的生態(tài)因素,剖析生產與生態(tài)、總體生產與自然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力求廓清生產問題認識上的迷霧,摒棄對馬克思生產理論的傳統(tǒng)認識誤區(qū),擺脫傳統(tǒng)生產觀念帶來的發(fā)展困境,對馬克思總體生產理論做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全面的理解。 本文首先從介紹傳統(tǒng)生產理論及其生態(tài)學反思入手,以生產與生態(tài)關系的歷史演變的角度來闡述生產的生態(tài)學內涵,對傳統(tǒng)生產理論從生態(tài)維度進行歷史性考察,深入分析其帶來的生產異化這一現代社會的發(fā)展困境及其“自救”行動不可能從根本上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其生產理論能為解決生產異化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但當前學界對馬克思生產理論研究中仍存在著忽略理論自身發(fā)展過程的漸進性和缺乏總體性與生態(tài)性兩大認識誤區(qū),結合馬克思生產理論的形成發(fā)展歷程,從邏輯演變、基本內容和價值訴求三個層面闡釋了馬克思生產理論的理論內容。為全面理解馬克思總體生產理論及其當代價值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源。 本文結合當前研究現狀與時代新要求,闡釋了總體生產理論的生態(tài)學維度。從文本上對馬克思生產理論的生態(tài)學內涵進行了挖掘,闡述了馬克思生產理論的生態(tài)學淵源及馬克思的生態(tài)哲學思想,歷史地考察了馬克思生產理論中總體生產與生態(tài)的關系,闡明生態(tài)生產是總體生產的應有之義;對總體生產理論進行了筆者獨特的分析,闡釋了總體生產理論的新形態(tài),并從生態(tài)學視域進行了解讀;并從總結了生態(tài)視角下總體生產理論的兩大轉變:一是在研究視域上,從社會轉向世界;二是在人與自然的主客體關系上,從主體性轉向主體間性。這是本文的主干部分。 最后,闡述研究總體生產理論的生態(tài)學維度的當代意義,那就是開啟了構建生態(tài)文明的新視界,并分別從理論上和實踐上闡釋總體生產理論的生態(tài)化轉向。理論上,明確生態(tài)文明是是馬克思總體生產理論的必然走向:從生產與生態(tài)關系的角度,對生態(tài)文明的內涵給予新的理解和界定;從時代要求、現實訴求與理論發(fā)展需要三個層面論述總體生產理論走向生態(tài)文明的必然性;針對生產理論的生態(tài)化轉向,從制度安排(社會關系)、價值觀念和實踐方式三個維度進行了詳細的探討。實踐上,結合中國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現代化的生產實踐,分析和探討社會主義生產實踐生態(tài)化轉向的現實路徑選擇。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X2;F091.9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文大會;馬克思生產理論與西方生產理論的比較及思考[J];長白學刊;1996年04期
2 李明;馬克思、恩格斯全面生產理論對樹立科學發(fā)展觀的啟示[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魏旭;張春舒;;西方主流經濟學生產理論批判[J];當代經濟研究;2011年06期
4 陳學明;馬克思的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與當代人的生活取向[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5 王德峰;馬克思意識概念和生產概念的存在論探源──兼論海德格爾對馬克思的批評[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6 覃志紅;;馬克思總體生產視野下的消費社會批判[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7 覃志紅;;時代境域中的馬克思生產理論研究[J];河北學刊;2011年02期
8 何煦;;生態(tài)文明價值域內“自然—人—社會”的重新解讀[J];廣西社會科學;2010年02期
9 孫伯揾,張一兵,陳勝云;從“實踐”轉向“物質生產”的邏輯過渡──試析社會關系范疇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地位和意義[J];江蘇社會科學;1997年01期
10 張金鳳;;馬克思“人的生產是全面的”思想的當代解讀[J];江漢論壇;2009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張興;馬克思哲學中的生產概念[D];武漢大學;2010年
2 周娟;馬克思恩格斯生態(tài)文明思想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3 羅健;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的方法論[D];蘇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3292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gjililun/1329284.html